一种冷却通道、模芯结构及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15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通道、模芯结构及注塑模具,其中冷却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流入端、流入冷却区、环流冷却区、流出冷却区和流出端,所述流入端、所述流入冷却区分别与所述流出端、所述流出冷却区相对设置,所述流入冷却区包括若干条流入冷却流道;所述流出冷却区包括若干条流出冷却流道;所述流入冷却流道和所述流出冷却流道均沿周向环绕分布,通过在流入冷却区和流出冷却区中分别设置若干条流入冷却流道和流出冷却流道,各冷却流道之间支撑模芯,模芯座对模芯起支撑作用,模芯座对模芯产生一定的预压力,可以抵抗注塑压力,增加模芯的寿命,同时模芯的壁厚可以相应变薄,加强冷却效果。却效果。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通道、模芯结构及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冷却通道、模芯结构及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对于薄壁深腔高流长比的瓶盖、杯子等制品,在现有的注塑模具中,模芯座对模芯起不到支撑作用,模芯为了满足抵抗注塑压力的要求,需要保证一定的壁厚,而模芯壁厚增加会影响其冷却效果,导致现有的注塑模具的模芯冷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通道、模芯结构及注塑模具。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冷却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流入端、流入冷却区、环流冷却区、流出冷却区和流出端,所述流入端、所述流入冷却区分别与所述流出端、所述流出冷却区相对设置,所述流入冷却区包括若干条流入冷却流道;所述流出冷却区包括若干条流出冷却流道;所述流入冷却流道和所述流出冷却流道均沿周向环绕分布。
[0006]在本技术中,所述流入端包括流入区,所述流入区为轴向延伸的部分空心圆柱状,所述流入区的径向最大夹角小于180
°
,所述流入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流入区和所述环流冷却区;所述流出端包括流出区,所述流出区为轴向延伸的部分空心圆柱状,所述流出区的径向最大夹角小于180
°
,所述流出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环流冷却区与所述流出区。
[0007]在本技术中,所述流入端还包括流入口,所述流入口设置在所述流入区远离所述环流冷却区的一端;所述流出端还包括流出口,所述流出口设置在所述流出区远离所述环流冷却区的一端。
[0008]在本技术中,所述流入冷却流道的最大宽度与相邻流入冷却流道的间距之比为(3

10):1。
[0009]在本技术中,所述环流冷却区包括一个或多个相连的空心圆锥状体和/或空心圆柱状体。
[0010]在本技术中,所述流出冷却流道的最大宽度与相邻流出冷却流道的间距之比为(3

10):1。
[0011]基于上述提供的一种冷却通道,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模芯结构,包括模芯和模芯座,模芯套装于模芯座外侧;模芯座的两端均与模芯的内壁密封结合,以构成模芯座与模芯之间的密封区间,所述密封区间经配置形成模芯冷却通道,所述模芯冷却通道为上述的冷却通道。
[0012]在本技术中,所述模芯座设有流入弧面凹槽和流出弧面凹槽,所述流入弧面凹槽和所述流出弧面凹槽之间通过隔板间隔;所述流入弧面凹槽、所述流出弧面凹槽分别
与所述模芯的部分内壁构成所述冷却通道的流入区、流出区。
[0013]在本技术中,所述模芯座还设有多个抵于模芯内壁的凸筋,相邻凸筋之间间隔形成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与所述模芯的部分内壁构成所述冷却通道的流入冷却流道,另一部分所述冷却槽与所述模芯的部分内壁构成所述冷却通道的流出冷却流道。
[0014]基于上述提供的一种模芯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同轴安装的内模芯、推套、模腔、衬套、模腔底和上述的模芯结构,所述模芯结构套装于内模芯的外侧。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流入冷却区和流出冷却区中分别设置若干条流入冷却流道和流出冷却流道,各冷却流道之间支撑模芯,模芯座对模芯起支撑作用,模芯座对模芯产生一定的预压力,可以抵抗注塑压力,增加模芯的寿命,同时模芯的壁厚可以相应变薄,加强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冷却通道的立体结构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模芯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施例模芯结构的爆炸图;
[0020]图4为本实施例注塑模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冷却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流入端1、流入冷却区2、环流冷却区3、流出冷却区4和流出端5,其中,流入端1、流入冷却区2分别与流出端5、流出冷却区4相对设置。
[0024]在本实施例中,流入端1包括流入区11,流入区11为轴向延伸的部分空心圆柱状,其径向最大夹角小于180
°
。流入冷却区2包括若干条流入冷却流道21;流入冷却流道21沿周向等间距环绕分布,以使其冷却均匀;流入冷却流道21的最大宽度与相邻流入冷却流道21的间距之比为(3

10):1。环流冷却区3包括一个或多个相连的空心圆锥状体和/或空心圆柱状体。同样的,流出冷却区4包括若干条流出冷却流道41;流出冷却流道41沿周向等间距环绕分布,以使其冷却均匀;流出冷却流道41的最大宽度与相邻流出冷却流道41的间距之比为(3

10):1。流出端5包括流出区51,流出区51为轴向延伸的部分空心圆柱状,其径向最大夹角小于180
°

[0025]在本实施例中,流入端1还包括流入口12,流入口12设置在流入区11远离环流冷却区3的一端;流出端5还包括流出口52,流出口52设置在流出区51远离环流冷却区3的一端。流入冷却流道21的两端分别连通流入区11和环流冷却区3;流出冷却流道41的两端分别连通环流冷却区3与流出区51。
[0026]在本实施例中,流入端1、流入冷却区2分别与流出端5、流出冷却区4对称设置。冷
却介质由流入口12进入,经流入区11、流入冷却区2、环流冷却区3、流出冷却区4和流出区51后,从流出口52排出。
[0027]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冷却通道,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模芯结构,包括模芯A和模芯座B,模芯A套装于模芯座B外侧;模芯座B的两端均与模芯A的内壁密封结合,以构成模芯座B与模芯A之间的密封区间,该密封区间经配置形成模芯冷却通道,该模芯冷却通道为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冷却通道。
[0028]在本实施例中,模芯座B设有流入弧面凹槽B1和流出弧面凹槽B2,流入弧面凹槽B1和流出弧面凹槽B2之间通过隔板B3间隔;流入弧面凹槽B1与模芯A的部分内壁构成流入区11,流出弧面凹槽B2与模芯A的部分内壁构成流出区51。模芯座B还设有多个抵接于模芯A内壁的凸筋B4,模芯座B对模芯A产生一定的预压力,可以抵抗注塑压力,增加模芯A的寿命,同时模芯A的壁厚可以相应变薄,加强冷却效果;相邻凸筋B4之间间隔形成冷却槽B5,部分冷却槽B5与模芯A的部分内壁构成若干条流入冷却流道21,另一部分冷却槽B5与模芯A的部分内壁构成若干条流出冷却流道41。
[0029]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区间远离流入区11和流出区51的一端为环流冷却区3,若干条流入冷却流道21构成流入冷却区2,若干条流出冷却流道41构成流出冷却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流入端、流入冷却区、环流冷却区、流出冷却区和流出端,所述流入端、所述流入冷却区分别与所述流出端、所述流出冷却区相对设置,所述流入冷却区包括若干条流入冷却流道;所述流出冷却区包括若干条流出冷却流道;所述流入冷却流道和所述流出冷却流道均沿周向环绕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端包括流入区,所述流入区为轴向延伸的部分空心圆柱状,所述流入区的径向最大夹角小于180
°
,所述流入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流入区和所述环流冷却区;所述流出端包括流出区,所述流出区为轴向延伸的部分空心圆柱状,所述流出区的径向最大夹角小于180
°
,所述流出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环流冷却区与所述流出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端还包括流入口,所述流入口设置在所述流入区远离所述环流冷却区的一端;所述流出端还包括流出口,所述流出口设置在所述流出区远离所述环流冷却区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冷却流道的最大宽度与相邻流入冷却流道的间距之比为(3

1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流冷却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基姜晓平林昌武涂小庭成俊燊卢佳杨建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