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起装置、车辆背门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501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01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弹起装置、车辆背门以及车辆。该弹起装置包括:基座,基座包括套筒以及设置在套筒的外壁上的安装部和连接部,安装部适于连接至待弹起物体,连接部比安装部更靠近套筒的开口,连接部包括环绕套筒超过一圈的第一外螺纹;弹性件,设置在套筒内;伸缩件,经由开口插入到套筒内,并且能够相对于套筒滑动以压缩或释放弹性件;可变形缓冲件,设置在伸缩件的远离基座的一端;以及可变形调节件,可变形调节件包括能够与第一外螺纹过盈配合且环绕超过一圈的第一内螺纹。该弹起装置能够同时实现背门弹起功能、背门缓冲功能和车辆制造偏差吸收功能,从而能够降低成本、降低制造工艺复杂度、节省空间,操作更便捷且背门打开后更美观。开后更美观。开后更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起装置、车辆背门以及车辆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车辆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用于车辆背门的弹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车辆设计时为了追求外观的简约美观,有些车辆背门会设计成外部没有开门抓手或把手。
[0003]为了实现这种车辆背门的开启,一种常规的方案是在车辆背门上另外布置弹起机构。对于这种具有弹起机构的车辆背门,弹起机构会在背门解锁时将背门弹起一定高度,进而使背门与背门门槛之间产生一定空间,之后通过手部操作即可打开背门。另外,为了在这种背门关闭时对背门进行缓冲,通常在背门的下拐角处布置缓冲块。在背门上的不同位置同时设置缓冲块和弹起机构,会造成空间浪费、增加制造工艺的复杂度并且影响背门打开后的美观性。
[0004]此外,为了实现上述车辆背门的开启,另一种常规的方案是在车辆背门上加装电动系统。在背门解锁时,可以通过电动系统的控制来打开背门。然而,电动系统由于架构复杂、构件众多而导致成本大幅增加。此外,由于电动系统结构复杂,因而在不同环境下失效的风险较高。在电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仍然难以实现手动开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起装置(100)包括:基座(5),所述基座(5)包括套筒(51)以及设置在所述套筒(51)的外壁上的安装部(52)和连接部(53),所述安装部(52)适于连接至待弹起物体,所述连接部(53)比所述安装部(52)更靠近所述套筒(51)的开口(55),所述连接部(53)包括环绕所述套筒(51)超过一圈的第一外螺纹(531);弹性件(4),设置在所述套筒(51)内;伸缩件(2),经由所述开口(55)插入到所述套筒(51)内,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套筒(51)滑动以压缩或释放所述弹性件(4);可变形缓冲件(1),设置在所述伸缩件(2)的远离所述基座(5)的一端;以及可变形调节件(3),所述可变形调节件(3)包括能够与所述第一外螺纹(531)过盈配合且环绕超过一圈的第一内螺纹(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2)包括:主体部(21),经由所述开口(55)插入到所述套筒(51)内,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套筒(51)滑动以压缩或释放所述弹性件(4);以及突出部(22),设置在所述主体部(21)的远离所述基座(5)的一端,所述突出部(22)连接至所述可变形缓冲件(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1)为杆状,所述主体部(21)的一端设置有所述突出部(22),并且所述主体部(21)的另一端抵靠所述弹性件(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1)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伸缩件(2)从所述套筒(51)脱离的弹性卡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起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调节件(3)上设置有通孔(32),并且所述伸缩件(2)穿过所述通孔(32)而插入到所述套筒(51)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起装置(100),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鲁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