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及敲鼓声主动控制系统、方法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NVH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及敲鼓声主动控制系统、方法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路噪是汽车行驶过程中的主要噪声之一。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下,由于没有了传统内燃机噪声的掩蔽,路噪成为最易引起驾乘人员抱怨的噪声。其中,20Hz~50Hz的低频敲鼓声由于能量大,更易引起压耳感甚至身体不适感,是驾乘人员最难以接受的路噪声。工程经验表明,路噪敲鼓声主要由不平整路面激励轮胎产生的振动,经由悬架系统、车体传递到背门,最终推动背门做刚体振动并挤压车内声腔而产生。因此,传统的路噪敲鼓声控制方式主要有:(1)调整悬架系统隔振性能,如修改衬套刚度等;(2)车体结构优化,如调整车体框架刚度;(3)调整背门约束系统,如铰链、密封条、限位块及缓冲块等约束刚强度优化;(4)背门结构加强,如增加加强件或粘贴补强胶;(5)控制背门响应,如增加吸振器等。前两种方式由于设变难度大,且对行驶性能、疲劳耐久性能影响较大,在车型开发后期难以实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安装在背门上,包括驱动电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应变弹簧片(20)、卡板(17)、卡板轴(18)和蜗杆(3);蜗杆(3)同轴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卡板轴(18)与背门保持相对固定,卡板(17)套在卡板轴(18)上,卡板(17)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蜗杆(3)啮合的传动齿,蜗杆(3)能带动卡板(17)绕卡板轴(18)旋转;卡板(17)的另一侧开设有锁销卡槽(171),锁销卡槽能卡在锁销上也能脱离锁销;应变弹簧片(20)安装在卡板(17)上且位于锁销卡槽(171)内,应变弹簧片(20)能检测锁销与卡板的接触压力,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1)和底座连接轴(4);驱动电机(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底座连接轴(4)与背门保持相对固定且穿过底座(1)的角部,底座(1)能相对底座连接轴(4)旋转,底座连接轴处设置有能使蜗杆(3)与卡板(17)的传动齿紧密啮合的扭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弹簧片(20)的表面包覆有塑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轴处设置有能给卡板提供缓冲力矩的扭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卡槽(171)内与锁销(19)撞击的部位通过开设椭圆孔的方式形成有缓冲结构(172)。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母式连杆(7)、滑动销(8)、滑槽板(9)、滑槽板连接轴(11)和限位块(13);限位块(13)与背门保持相对固定且位于滑槽板(9)与蜗杆(3)之间,滑槽板连接轴(11)与背门保持相对固定且穿过滑槽板(9)的上端,滑槽板(9)能相对于滑槽板连接轴(11)旋转,滑槽板连接轴处设置有能使滑槽板(9)的下端部与限位块(13)抵靠的扭簧;滑槽板(9)内开设有循环滑槽(10),并设置有隔板(14)和弹性挡板(16),隔板(14)将循环滑槽(10)分隔为连通的左滑道和右滑道,左滑道的下端高于右滑道的下端,左滑道的下端部设置有使左滑道向下逐渐收窄的坡道(15),弹性挡板(16)连接在隔板(14)的下端且与坡道(15)的下端配合;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具有外螺纹部(6),螺母式连杆(7)的一端套在该外螺纹部上,与该外螺纹部组成滚珠丝杆副,螺母式连杆(7)的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滑动销(8),滑动销(8)位于循环滑槽(10)内,能在螺母式连杆的带动下在左滑道、右滑道内滑动,滑动销(8)能挤压弹性挡板(16)并通过坡道的下端与弹性挡板(16)之间的空隙进入右滑道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板(9)的下端部设有手动解锁拉环(12)。8.一种敲鼓声主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车体上的锁销(19)、安装在背门上的背门锁状态检测模块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自适应降噪背门锁;应变弹簧片(20)与控制单元连接,将检测的锁销与卡板的接触压力转换为电信号发送给控制单元;背门锁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文,贾文宇,杨亮,庞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