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液冷直流快充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90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动汽车用液冷直流快充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护套、包带、电源线、辅助线、地线和填充物,外护套包裹在包带的外侧,包带内侧的中心处设置有液冷软管,包带的内侧且位于液冷软管的外侧还设置有四个内护件,电源线包括有两个电源导线、两个第一绝缘层、两个电能传输线和两个第二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护套、包带、内护件、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填充物的材质特性,有效提高了本电缆的韧性及抗拉抗扭曲性,同时通过内护件的结构设计,使得能够对电缆在频繁拉动时的应力进行抵抗,有效保护内部结构的稳定,进而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性,有效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了电缆的使用寿命。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用液冷直流快充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电缆
,特别是涉及电动汽车用液冷直流快充电缆。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汽车。但是,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能源消耗,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促使各大汽车公司竞相研制各种新型无污染的环保车。而电动汽车是以电能为能源,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这完全符合研制零污染汽车的理念。因此,电动汽车作为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关于电动汽车的各个市场需求极速上升,使得电动汽车相关配件要求日益增加,其中就包括电缆,目前城市安装充电设施环境复杂多样,充电线缆的移动使用频率高,这就需要线缆具备良好的抗拉伸性、抗扭曲性来提高其使用寿命跟安全性能,而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电动汽车用充电线缆高频度使用时无法保证其有很好的抗拉伸、抗扭曲性及长久的使用寿命,因而使用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同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当内部热量较高时会减少电缆使用寿命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汽车用液冷直流快充电缆,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电动汽车用充电线缆高频度使用时无法保证其有很好的抗拉伸、抗扭曲性及长久的使用寿命,因而使用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同时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当内部热量较高时会减少电缆使用寿命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安全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动汽车用液冷直流快充电缆,包括外护套、包带、电源线、辅助线、地线和填充物,所述外护套包裹在包带的外侧,所述包带内侧的中心处设置有液冷软管,所述液冷软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的下端均位于液冷软管内侧并与液冷软管内部相通,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的上端均贯穿外护套并与外护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件,所述密封圈件位于外护套外侧并与外护套固定,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的顶端均设置有顶盖,所述包带的内侧且位于液冷软管的外侧还设置有四个内护件,所述电源线包括有两个电源导线、两个第一绝缘层、两个电能传输线和两个第二绝缘层,每个所述电源导线的外侧均包裹有第一绝缘层,每个所述电能传输线的外侧均包裹有第二绝缘层。
[0005]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和内护件的材质均为合成橡胶,所述包带的材质为聚酯纤维,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的材质均为聚氨酯。
[0006]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线包括有四个信号控制线、四个信号传输线和两个屏蔽层,四个所述信号控制线和四个所述信号传输线的外侧均包裹有屏蔽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层为铜箔层。
[0008]进一步地,所述包带内侧还设置有地线和两个温控信号线,所述地线和温控信号
线的缆芯均由多个铜丝绞合而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包带内侧且位于内护件、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地线、温控信号线和屏蔽层之间设置有填充物。
[0010]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物为高强度无纺布。
[0011]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内侧设置有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有滑柱和弹簧,所述顶盖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四个滑柱,每个所述滑柱的一端均与顶盖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柱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顶盖固定,所述滑柱远离弹簧的一端分别位于进液管和排液管的内部并与进液管和排液管滑动连接。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外护套、包带、内护件、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填充物的材质特性,有效提高了本电缆的韧性及抗拉抗扭曲性,同时通过内护件的结构设计,使得能够对电缆在频繁拉动时的应力进行抵抗,有效保护内部结构的稳定,进而保证了使用时的安全性,有效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0014]2、本技术通过液冷软管、进液管、排液管、密封圈件、顶盖的结构设计,使得电缆内的各个线芯均能通过液冷软管进行降温,进而有效降低电缆的内部温度,同时通过卡接组件的结构设计使得便于对液冷软管内的冷却液进行装填与更换,并且通过温控信号线对温度进行控制,避免电缆内部温度失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外护套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外护套内侧液冷软管和填充物的结构平面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卡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外护套;2、包带;3、液冷软管;4、进液管;5、排液管;6、密封圈件;7、顶盖;8、内护件;9、电源线;10、电源导线;11、第一绝缘层;12、电能传输线;13、第二绝缘层;14、地线;15、温控信号线;16、辅助线;17、信号控制线;18、信号传输线;19、屏蔽层;20、填充物;21、滑柱;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图4所示,本技术为电动汽车用液冷直流快充电缆,包括外护套1、
包带2、电源线9、辅助线16、地线14和填充物20,为了对电缆内部进行保护,外护套1包裹在包带2的外侧,为了在电缆使用时能够有效降低电缆内部温度,包带2内侧的中心处设置有液冷软管3,为了方便对液冷软管3内的冷却液进行更换与装填,液冷软管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4和排液管5,进液管4和排液管5的下端均位于液冷软管3内侧并与液冷软管3内部相通,为了保证密封性,进液管4和排液管5的上端均贯穿外护套1并与外护套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件6,密封圈件6位于外护套1外侧并与外护套1固定;
[0024]为了方便打开与关闭进液管4和排液管5的顶端,进而方便更换冷却液,进液管4和排液管5的顶端均设置有顶盖7,顶盖7内侧设置有卡接组件,卡接组件包括有滑柱21和弹簧22,顶盖7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四个滑柱21,每个滑柱21的一端均与顶盖7之间设置有弹簧22,弹簧22的一端与滑柱21固定,弹簧22的另一端与顶盖7固定,滑柱21远离弹簧22的一端分别位于进液管4和排液管5的内部并与进液管4和排液管5滑动连接,当需要将进液管4或排液管5打开时,拉动顶盖7使得对滑柱21进行挤压,使滑柱21挤压进入顶盖7内部,进而解除卡接将顶盖7从进液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汽车用液冷直流快充电缆,包括外护套(1)、包带(2)、电源线(9)、辅助线(16)、地线(14)和填充物(2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包裹在包带(2)的外侧,所述包带(2)内侧的中心处设置有液冷软管(3),所述液冷软管(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4)和排液管(5),所述进液管(4)和排液管(5)的下端均位于液冷软管(3)内侧并与液冷软管(3)内部相通,所述进液管(4)和排液管(5)的上端均贯穿外护套(1)并与外护套(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件(6),所述密封圈件(6)位于外护套(1)外侧并与外护套(1)固定,所述进液管(4)和排液管(5)的顶端均设置有顶盖(7),所述包带(2)的内侧且位于液冷软管(3)的外侧还设置有四个内护件(8),所述电源线(9)包括有两个电源导线(10)、两个第一绝缘层(11)、两个电能传输线(12)和两个第二绝缘层(13),每个所述电源导线(10)的外侧均包裹有第一绝缘层(11),每个所述电能传输线(12)的外侧均包裹有第二绝缘层(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液冷直流快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和内护件(8)的材质均为合成橡胶,所述包带(2)的材质为聚酯纤维,所述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绝缘层(13)的材质均为聚氨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液冷直流快充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线(16)包括有四个信号控制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鲍继强王明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日丰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