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胶机构、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479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7
本申请涉及一种贴胶机构、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贴胶机构包括:第一折胶部,配置为沿第一方向相对电极组件移动,并沿第一方向对位于电极组件轴线方向两侧的胶带进行一次折弯;及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配置为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相对电极组件移动,并沿第二方向对一次折弯后的胶带进行二次折弯。本申请第一折胶部对胶带进行一次折弯,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二方向分别对经过一次折弯后的胶带的两端进行二次折弯,由此,使得胶带沿电极组件的轴线方向对其进行捆绑,为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提供相互贴紧的粘接力,避免电极组件出现开口的问题,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从而提高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贴胶机构、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贴胶机构、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池单体的制作过程中,卷绕后的电极组件在入壳前需要进行预压整形,使电极组件的结构更加紧凑,以便放入壳体形成电池单体。
[0003]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池的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电池单体的尺寸越来越大。基于此,导致电池单体的大面面积越来越大。
[0004]然而,由于电池单体的大面面积越来越大,即卷绕后的电极组件进行预压整形时,正负极片之间或极片与隔膜之间的接触面积越来越大。由此,在目前的预压整形条件下,导致电极组件预压整形之后容易出现开口,导致电极组件内部的隔膜或极片下塌,在后续工序中可能存在打皱等风险,进而影响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极组件在预压整形后容易出现开口的问题,提供一种贴胶机构、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贴胶机构,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胶机构,用于为电极组件贴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机构包括:第一折胶部,配置为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电极组件移动,并沿所述第一方向对位于所述电极组件轴线方向两侧的胶带进行一次折弯;及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配置为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电极组件移动,并沿所述第二方向对一次折弯后的胶带进行二次折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胶机构包括第一压板及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及所述第二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电极组件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中至少一者配置为相对所述电极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并为所述电极组件表面的胶带提供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胶部凸设于所述第一压板及所述第二压板中一者朝向另一者的表面上,所述第一压板及所述第二压板中另一者上开设与所述第一折胶部配合的避空位;其中,所述第一折胶部用于对胶带进行一次折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面向所述电极组件上贴附有胶带的表面设置,所述第一折胶部凸设于所述第一压板朝向所述第二压板的表面,所述避空位开设于所述第二压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胶部包括沿胶带的延伸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相对两侧的两个,所述避空位包括两个,且与两个所述第一折胶部一一对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及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均包括移动主体及第二折胶部,所述移动主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折胶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移动主体的一端,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保铭张琦谢媛媛成朋汤云潞耿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