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缆索转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71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缆索转运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缆索转运设备技术领域;该缆索转运设备包括支撑机构、移动机构和缆索吊装转运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缆索吊装转运机构起到了利用缆索绳收放带动吊钩升降的目的,可用于吊装物件,当缆索绳收放时,由于缆索绳的上端一端固定在移动轮二上,缆索绳的另一端收放时实现配合转动轮升降的操作,所以配合转动轮是在缆索绳上滚动的,而在配合转动轮中设置有环形油腔,环形油腔中存储有润滑油,当配合转动轮滚动时,环形油腔中的润滑油会通过出油通道补充到缆索绳上,从而对缆索绳实现润滑目的,保持缆索绳使用过程中磨损较小,从而避免缆索绳出现断裂的情况。裂的情况。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缆索转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缆索转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缆索转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建筑工程中使用的缆索转运设备通常为吊装机,吊装机使用钢索进行吊装,但是钢索在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磨损,磨损严重后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0003]因此,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缆索转运设备用于解决上述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缆索转运设备。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缆索转运设备,包括支撑机构、移动机构和缆索吊装转运机构,所述缆索吊装转运机构包括缆索绳、连接盘、吊钩,所述缆索绳呈U字形布置,连接盘包括安装壳体、配合转动轮、第一铰接轴,所述安装壳体的上方开口,配合转动轮通过第一铰接轴转动设置于安装壳体中,所述缆索绳下端的U字形结构活动套设在配合转动轮上,所述吊钩的上端设置有吊钩座,所述吊钩座通过第二铰接轴活动铰接在安装壳体的下端;所述配合转动轮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油腔,所述配合转动轮上设置有出油通道,所述出油通道的一端贯穿配合转动轮的外圈,另一端连通环形油腔中,所述出油通道贯穿配合转动轮外圈处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转动套设有辊体,所述辊体的外圈处固定套设有棉套,所述棉套上的一端活动封堵在出油通道靠近凹槽的一端,棉套上另一端突出于凹槽远离出油通道的一端。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的端部活动贴合在棉套的外圈处。
[0007]本专利技术中缆索绳收放时,缆索绳下端U字形结构上的配合转动轮相应的升降,配合转动轮在升降时吊钩同步升降,起到了利用缆索绳收放带动吊钩升降的目的,可用于吊装物件,当缆索绳收放时,由于缆索绳的上端一端固定在移动轮二上,缆索绳的另一端收放时实现配合转动轮升降的操作,所以配合转动轮是在缆索绳上滚动的,而在配合转动轮中设置有环形油腔,环形油腔中存储有润滑油,当配合转动轮滚动时,环形油腔中的润滑油会通过出油通道补充到缆索绳上,从而对缆索绳实现润滑目的,保持缆索绳使用过程中磨损较小,从而避免缆索绳出现断裂的情况。
[0008]具体的,当配合转动轮上的出油通道贯穿配合转动轮外表面的一端开口向下时,环形油腔中的润滑油因重力沿着出油通道自然流动到靠近凹槽的位置,由于凹槽中设置有辊体,辊体外表面的棉套突出于配合转动轮外圈,当配合转动轮转动时,棉套也相应的转动,从而使得润滑油少量的通过棉套的涂抹作用而涂抹在缆索绳上。
[0009]进一步的,凹槽内壁设置有刷毛,使得棉套表面的颗粒杂质能够被清除干净,避免
了出现颗粒杂质粘附在棉套表面的润滑油上的现象,使得润滑油质量保持较高,从而使得缆索绳上的润滑油中不含杂质。
[0010]且设备中若是缆索绳表面粘附有颗粒杂质,颗粒杂质经过棉套位置时容易被棉套粘附,而棉套转动后其表面的颗粒杂质能够被刷毛刮除,起到了间接清理缆索绳表面颗粒杂质的目的,缆索绳外表面保持无颗粒杂质的状态下使用时磨损会相对减小。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安装壳体的上端中部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焊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外固定环和内转动环,所述外固定环固定焊接于第二连接杆的端部,所述外固定环的内圈处设置有环形槽,所述内转动环转动设置于环形槽中,所述内转动环的内圈处固定设置有涂抹橡胶环,所述涂抹橡胶环活动套设于缆索绳的外圈。
[0012]再进一步的,缆索绳在收放时经过涂抹橡胶环的内圈处,由于缆索绳和涂抹橡胶环之间的摩擦力作用,缆索绳被收放时会带动涂抹橡胶环和内转动环转动,从而使得涂抹橡胶环将缆索绳表面的润滑油进一步的涂抹在缆索绳的外圈一周,从而增加润滑油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润滑油不能均匀作用在缆索绳外圈的现象。
[0013]在实际中,缆索绳通常由多股钢丝绞绕而成,因此,缆索绳的外圈为类似螺纹的结构,可带动涂抹橡胶环顺利转动。
[0014]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缆索绳下端的U字形结构两侧具有向内收口的倾向,缆索绳移动过程中更加易于带动涂抹橡胶环转动,而不会出现缆索绳直线通过涂抹橡胶环中部而不能带动涂抹橡胶环转动的现象。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刷毛。
[0016]其中,凹槽两侧的刷毛保持棉套在转动方向不同时其靠近出油通道的外圈处均处于被清洁后的状态,使得颗粒杂质等不易进入出油通道中形成堵塞。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出油通道在配合转动轮上设置有三组,三组出油通道呈等角度分布。
[0018]其中,三组出油通道保证了配合转动轮在转动的过程中至少有一组出油通道能够将润滑油排至缆索绳上,而出油通道的数量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上框架,所述上框架呈矩形框体结构,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四组,四组支撑架分别固定连接在上框架的下表面四角处。
[0020]支撑架是起到了将上框架整体支撑在地面的目的,而上框架用于供缆索吊装转运机构被稳定的支撑使用。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移动梁设置有两组,两组移动梁分别设置于上框架两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并列分布,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横跨上框架分布,且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移动梁上。
[0022]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可供缆索吊装转运机构沿着上框架的宽度方向移动,移动梁可沿着上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实现了缆索吊装转运机构在平面范围内的移动操作。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横梁上设置有动力机构一,动力机构一包括第一伺服电机、主动齿轮轴、从动齿轮和齿轮传动用链条,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底部固定
安装有滑动块,滑动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横梁一侧,所述齿轮传动用链条传动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上,两组移动梁之间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轴传动套设在齿轮传动用链条和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从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杆,所述转动轴杆转动连接在移动梁,所述转动轴杆上固定设置有移动轮一,所述移动轮一滚动连接在上框架上。
[0024]具体的,第一伺服电机通过齿轮传动用链条带动主动齿轮轴转动时,主动齿轮轴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转动时从动轴同步转动,从动轴转动时其两端的转动轴杆和移动轮一同步转动,移动轮一在上框架上滚动,从而带动移动梁整体沿着上框架的长度方向移动。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横梁上设置有动力机构二,动力机构二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移动轮滑板、移动轮二,移动轮滑板设置有两组,所述移动轮二设置有多组,多组移动轮二分别转动设置于两组移动轮滑板相互靠近的一面,所述移动轮二滚动设置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缆索转运设备,包括支撑机构、移动机构和缆索吊装转运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吊装转运机构(6)包括缆索绳(7)、连接盘(8)、吊钩(9),所述缆索绳(7)呈U字形布置,连接盘(8)包括安装壳体(19)、配合转动轮(21)、第一铰接轴(20),所述安装壳体(19)的上方开口,配合转动轮(21)通过第一铰接轴(20)转动设置于安装壳体(19)中,所述缆索绳(7)下端的U字形结构活动套设在配合转动轮(21)上,所述吊钩(9)的上端设置有吊钩座(25),所述吊钩座(25)通过第二铰接轴(24)活动铰接在安装壳体(19)的下端;所述配合转动轮(21)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油腔(26),所述配合转动轮(21)上设置有出油通道(27),所述出油通道(27)的一端贯穿配合转动轮(21)的外圈,另一端连通环形油腔(26)中,所述出油通道(27)贯穿配合转动轮(21)外圈处的一端设置有凹槽(36),所述凹槽(36)的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上转动套设有辊体(34),所述辊体(34)的外圈处固定套设有棉套(35),所述棉套(35)上的一端活动封堵在出油通道(27)靠近凹槽(36)的一端,棉套(35)上另一端突出于凹槽(36)远离出油通道(27)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缆索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6)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刷毛(37),所述刷毛(37)的端部活动贴合在棉套(35)的外圈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缆索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9)的上端中部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杆(22),所述第一连接杆(22)的上端焊接有第二连接杆(23),所述第二连接杆(23)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外固定环(30)和内转动环(33),所述外固定环(30)固定焊接于第二连接杆(23)的端部,所述外固定环(30)的内圈处设置有环形槽(32),所述内转动环(33)转动设置于环形槽(32)中,所述内转动环(33)的内圈处固定设置有涂抹橡胶环(31),所述涂抹橡胶环(31)活动套设于缆索绳(7)的外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缆索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6)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刷毛(3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缆索转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通道(27)在配合转动轮(21)上设置有三组,三组出油通道(27)呈等角度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琛黄杜莉王涛高喜胜何明昌马国贤高贯洋郝东波王建华穆广鑫王凯洁项晓蕊徐磊李丛
申请(专利权)人:铭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