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内陷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464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头内陷牵引器,包括筒体结构、牵引线和底座;所述筒体结构用于套设在患者的乳头外;所述筒体结构的上端靠近边沿处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两个通孔相对设置;牵引线穿过患者的乳头和乳房的过渡处后,其两端分别由两个通孔伸出并与筒体结构固定;所述底座由所述筒体结构底部凸伸形成,用于与患者的乳房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乳头内陷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头内陷牵引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关于一种乳头内陷牵引器。

技术介绍

[0002]正常女性乳头突出乳晕平面10

15mm,乳头内陷表现为乳头部分或者全部凹陷于乳晕平面,受刺激后不易突出或不易挤出,呈火山口状。乳头内陷是一种常见的女性乳房畸形,并且乳头内陷的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级:Ⅰ级(轻度)表现为乳头部分内陷,可以被轻易挤出,且正常凸出,乳头下组织纤维化程度很轻;Ⅱ级(中度)表现为乳头全部凹陷,可以被挤出,凸出部分较正常小,且乳头下组织纤维化程度较重;Ⅲ级(重度)表现为乳头完全凹陷,无法挤出,且乳头下组织纤维化程度严重。内陷的乳头即使挤出,常无明显的乳头颈部,并呈分裂状。女性乳头内陷的发生率为1%~2%,通常为双侧,亦可仅发生于一侧,乳头内陷程度可不一致。
[0003]然而,乳头内陷不仅影响乳房外形美观,而且由于凹陷乳头可能积存污垢或油脂,造成感染或异味,更为严重的是,乳头内陷使婴儿难以吸吮乳汁,影响哺乳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头内陷牵引器,能够解决乳头内陷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所述的乳头内陷牵引器,包括筒体结构、牵引线和底座;所述筒体结构用于套设在患者的乳头外;所述筒体结构的上端靠近边沿处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两个通孔相对设置;牵引线穿过患者的乳头和乳房的过渡处后,其两端分别由两个通孔伸出并与筒体结构固定;所述底座由所述筒体结构底部凸伸形成,用于与患者的乳房相接触。
[0007]所述的乳头内陷牵引器,优选地,所述筒体结构上的通孔为四个,两两相对设置;所述牵引线也为两条,两条牵引线十字交叉设置并分别穿过患者的乳头和乳房的过渡处后,由对应的通孔穿出并与筒体结构固定。
[0008]所述的乳头内陷牵引器,优选地,所述牵引线为钢丝。
[0009]所述的乳头内陷牵引器,优选地,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在患者的乳房处,以将所述筒体结构和所述牵引线容纳在其内部。
[0010]所述的乳头内陷牵引器,优选地,所述保护罩包括第一保护罩本体和第二保护罩本体;所述第一保护罩本体上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二保护罩本体上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一保护罩本体和所述第二保护罩本体扣合设置并通过卡扣和卡槽配合扣紧。
[0011]所述的乳头内陷牵引器,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罩本体和所述第二保护罩本体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凸棱,所述筒体结构的两侧设置有凹槽,在所述第一保护罩本体和所述第二保护罩本体扣合时,所述凸棱嵌入所述凹槽内。
[0012]所述的乳头内陷牵引器,优选地,所述第一保护罩本体和所述第二保护罩本体上
分别设置有扣手位。
[0013]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技术通过牵引线和筒体结构可以牵拉乳头,避免乳头内陷;
[0015](2)本技术通过保护罩,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保护乳头;另一方面可以方便患者穿戴衣物。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0021]1‑
筒体结构;2

牵引线;3

底座;4

通孔;5

保护罩;501

第一保护罩本体;502

第二保护罩本体;6

卡扣;7

卡槽;8

凸棱;9

凹槽;10

扣手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乳头内陷牵引器,通过牵引线和筒体结构可以牵拉乳头,使乳头从内陷区域伸出,从而防止了因乳头内陷所带来的乳房缺陷问题。
[0024]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乳头内陷牵引器,包括筒体结构1、牵引线2和底座3;筒体结构1用于套设在患者的乳头外;筒体结构1的上端靠近边沿处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4,两个通孔4相对设置;牵引线穿过患者的乳头和乳房的过渡处后,其两端分别由两个通孔4伸出并与筒体结构1固定;底座3由筒体结构1底部凸伸形成,用于与患者的乳房相接触。
[0025]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筒体结构1上的通孔4为四个,两两相对设置;牵引线2也为两条,两条牵引线2十字交叉设置并分别穿过患者的乳头和乳房的过渡处后,由对应的通孔4穿出并与筒体结构1固定。
[0026]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牵引线2为钢丝。
[0027]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本技术还包括保护罩5,保护罩5罩设在患者的乳房处,以将筒体结构1和牵引线2容纳在其内部。
[0028]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保护罩5包括第一保护罩本体501和第二保护罩本体502;第一保护罩本体1上设置有卡扣6,第二保护罩本体502上设置有卡槽7,第一保护罩本体501和第二保护罩本体502扣合设置并通过卡扣6和卡槽7配合扣紧。
[0029]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保护罩本体501和第二保护罩本体502的内壁分别设置有凸棱8,筒体结构1的两侧设置有凹槽9,在第一保护罩本体501和第二保护罩本体502
扣合时,凸棱8嵌入凹槽9内。由此,可以防止保护罩5掉落。
[0030]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保护罩本体501和第二保护罩本体502上分别设置有扣手位10。由此,可以方便拆卸。
[0031]使用本技术时,首先通过微创手术将牵引线穿过患者的乳头和乳房过渡处,然后将带有底座3的筒体结构1套设在患者的乳房上,使底座3与乳房接触,使乳头位于筒体结构1内;然后在将保护罩5罩设在筒体结构1外。
[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头内陷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结构、牵引线和底座;所述筒体结构用于套设在患者的乳头外;所述筒体结构的上端靠近边沿处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两个通孔相对设置;牵引线穿过患者的乳头和乳房的过渡处后,其两端分别由两个通孔伸出并与筒体结构固定;所述底座由所述筒体结构底部凸伸形成,用于与患者的乳房相接触;其中,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设在患者的乳房处,以将所述筒体结构和所述牵引线容纳在其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头内陷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结构上的通孔为四个,两两相对设置;所述牵引线也为两条,两条牵引线十字交叉设置并分别穿过患者的乳头和乳房的过渡处后,由对应的通孔穿出并与筒体结构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郭宝春闫飞张建卓于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