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在线硬度测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
,具体涉及一种钢管在线硬度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国内钢管制造领域,无缝钢管经热处理成为成品下线前,需要对其表面进行硬度检测。布氏硬度因操作简单快捷,对检测材料损失小,广泛应用于高端无缝钢管的现场逐支表面硬度检验。目前多数工厂使用人工离线检验,需要对钢管下线进行二次吊运,然后人工修磨、人工检验,人工录入检测信息,现场工作环境粉尘大,工人劳动强度比较大,不利于安全生产,同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钢管在线硬度测量系统,实现钢管全自动硬度检测以及标识,并且可以将废品以及成品分别收集;大大减少钢管吊运工作,减少人工操作步骤;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利于安全生产,同时提高检测的准确率;同时确保生产信息完整,提升产品质量追溯。同时减少人工记录,使流程更加标准化、智能化、准确化、稳定化,做到精益生产。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管在线硬度测量系统,包括:上料设备100、第一自动硬度测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在线硬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设备(100)、第一自动硬度测量仪(200);第一自动硬度测量仪(200)设置在上料设备(100)的一侧;其中,上料设备(100)包括:上料台架(110),步进输送装置(130),第一V型输送装置(140);步进输送装置(130)包括:步进槽位板(131)、步进底座(132)、垂直驱动部,水平驱动部;步进底座(132)的中间位置具有滑动槽,步进槽位板(131)的下部嵌在步进底座(132)的滑动槽内,且可在滑动槽内滑动;垂直驱动部驱动步进底座(132)上下移动,水平驱动部驱动步进槽位板(131)在步进底座(132)内移动;第一V型输送装置(140)包括:第一V型输送辊(141)和第一输送驱动部;第一V型输送辊(141)的轴线与上料台架(110)的平行,且紧邻上料台架(110)的后侧;第一输送驱动部带动第一V型输送辊(141)旋转,从而带动在第一V型输送辊(141)上的钢管向一侧移动,即向第一自动硬度测量仪(200)所在的方向移动;步进输送装置(130)的步进槽位板(131)将上料台架(110)上的钢管向下一个工位移动,将钢管置于第一V型输送辊(141)上;第一V型输送辊(141)将钢管输送入第一自动硬度测量系统(200);第一自动硬度测量仪(200)对钢管的一端进行硬度测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在线硬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自动硬度测量仪(300);第二自动硬度测量仪(300)设置在上料设备(100)的另一侧;上料设备(100)还包括:第二V型输送装置(160);第二V型输送装置(160)包括:第二V型输送辊和第二输送驱动部;第二输送驱动部带动第二V型输送辊(161)旋转,从而带动在第二V型输送辊(161)上的钢管向一侧移动,即向第二自动硬度测量仪(300)所在的方向移动;第一自动硬度测量仪(200)完成硬度测量完成后,第一V型输送辊(141)反向旋转,将钢管反向输送;然后步进输送装置(130)的步进槽位板(131)再将钢管输送至置于第二V型输送辊(161)上;第二V型输送辊(161)启动旋转,将钢管输送入第二自动硬度测量系统(300);第二自动硬度测量仪(300)对钢管的另一端进行硬度测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在线硬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收集设备(500);第二自动硬度测量仪(300)完成硬度测量完成后,第二V型输送辊(161)反向旋转,将钢管反向输送;然后步进输送装置(130)的步进槽位板(131)再将钢管输送至自动收集设备(50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管在线硬度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自动收集设备(500)包括:过渡台架(510)、固定台架(540)和成品料框(560);过渡台架(510)的前端紧邻上料设备(100)的后端设置;步进输送装置(130)的步进槽位板(131)将钢管输送至自动收集设备(500)的过渡台架(510)上;成品料框(560)具有U型成品槽;钢管滚落至固定台架(540),最后落入成品料框(560)的U型成品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疆,田润彬,刘青松,陈硕,朱才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金自天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