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443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包括拉结杆,拉结杆包括内杆和外杆,外杆的一端开设有插槽,内杆的一端穿过插槽并延伸至外杆中,内杆位于外杆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外杆中开设有供第一限位板滑动的第一滑槽,第一限位板阻挡内杆脱离外杆,内杆和外杆远离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钩挂装置和第二钩挂装置;首先将第二钩挂装置钩挂在爬架内部的横杆上,并将第一钩挂装置钩挂在建筑主体的钢结构柱上,当爬架发生倾斜时,由于内杆在第一限位板的阻挡下无法从外杆中脱出,从而对爬架形成牵制,使得爬架不会发生过大角度的倾斜;在使用时可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间隔设置在建筑主体爬架之间,从而可以大大提升爬架的使用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提升架固定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爬架是对传统脚手架的改进,由于爬架具有自动爬升的功能,因此在超高层建筑施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爬架爬升的原理是通过电动葫芦向上拉动爬架,由于爬架与建筑外墙的导轨滑动连接,因此爬架会在电动葫芦的拉动下会缓慢上升。爬架在上升至合适的高度后需要停留并施工,但是在停留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拖链脱位或控制失灵的情况,导致架体发生较大角度的倾斜,进而导致施工人员摔倒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爬架在停留过程中会出现拖链脱位或控制失灵、导致架体发生较大角度倾斜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拉结杆,所述拉结杆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外杆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内杆的一端穿过插槽并延伸至所述外杆中,所述内杆位于所述外杆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外杆中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板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板阻挡所述内杆脱离所述外杆,所述内杆和所述外杆远离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钩挂装置和第二钩挂装置。
[0005]有益效果:在爬架停留后,首先将第二钩挂装置钩挂在爬架内部的横杆上,然后将内杆从外杆中拉出,并将第一钩挂装置钩挂在建筑主体的钢结构柱上,当爬架发生倾斜时,由于内杆在第一限位板的阻挡下无法从外杆中脱出,从而对爬架形成牵制,使得爬架不会发生过大角度的倾斜;在使用时可将本技术间隔设置在建筑主体爬架之间,从而可以大大提升爬架的使用安全性,而且通过内杆插设在外杆的设计使得内杆可以收回至外杆中,方便携带。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钩挂装置包括第一U形杆,所述第一U形杆与所述内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杆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杆, 每个所述第二U形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U形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杆和所述第二U形杆位于不同的平面内。
[0007]有益效果:建筑主体的钢结构柱同时位于两个第二U形杆的开口内,从而提升了第一钩挂装置的钩挂稳定性及钩挂强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U形杆的两端套设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内开设有两个穿孔,所述第二U形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穿孔内,所述第一U形杆和所述第二U形杆上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旋拧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所述紧固板朝向所述内杆的一侧。
[0009]有益效果:当第二U形杆钩挂在建筑主体的钢结构柱后,朝向靠近钢结构柱的方向滑动紧固板,使得紧固板与钢结构柱相接触,然后旋拧螺母,从而固定紧固板的位置;通过此结构使得第二U形杆可以稳定的钩挂在钢结构柱上,从而可以防止第二U形杆沿着钢结构柱滑动,致使拉结杆的位置发生改变。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钩挂装置为登山扣。
[0011]有益效果:通过此结构使得第一钩挂装置可以方便稳定的钩挂在爬架的横杆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板朝向所述插槽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滑槽远离插槽的槽壁相接触时,所述弹簧处于自然状态。
[0013]有益效果:在拉结杆未使用时,通过此结构使得内杆可以自动回收至外杆中,从而缩短拉结杆的长度,方便携带。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杆内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内杆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滑槽中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之间设置有止挡环,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止挡环靠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相接触时, 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第二滑槽远离所述插槽的槽壁相接触, 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滑槽靠近所述插槽的槽壁相接触时, 所述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第二滑槽靠近所述插槽的槽壁不接触。
[0015]有益效果:当爬架发生倾斜时,由于第一限位板与第一滑槽靠近插槽的槽壁相接触时, 第二限位板与第二滑槽靠近插槽的槽壁不接触,因此在第二限位板的限制下,使得拉结杆对爬架形成限制,从而避免爬架倾斜时,由于爬架的重量过大,使得第一限位板过度挤压弹簧,造成弹簧的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中:1、内杆;2、外杆;3、第一限位板;4、第二限位板;5、第一U形杆;6、第二U形杆;7、紧固板;8、螺母;9、登山扣;10、弹簧;11、横杆;12、钢结构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包括拉结杆,拉结杆包括内杆1和外杆2,外杆2内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之间设置有止挡环,第一滑槽上槽壁与下槽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滑槽上槽壁与下槽壁之间的距离;外杆2的下端开设有插槽,内杆1的上端穿过插槽并延伸至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内杆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3和第二限位板4,第一限位板3位于第一滑槽中,第二限位板4位于第二滑槽中,且第一限位板3与止挡环的下槽壁相接触时, 第二限位板4与第二滑槽的上槽壁相接触,内杆1和外杆2远离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钩挂装置和第二钩挂装置。
[002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钩挂装置包括第一U形杆5,第一U形杆5与内杆1固定连接,第一U形杆5的开口朝下,第一U形杆5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杆6, 第二U形杆6的开口朝向上,两个第二U形杆6的上端分别与第一U形杆5左端和右端固定连接,第二U形杆6与第一U形杆5位于不同的平面内。第二U形杆6的两端套设有紧固板7,紧固板7的内开设有
两个穿孔,第二U形杆6的两端分别位于穿孔内,第一U形杆5和第二U形杆6上设置有螺纹段,螺纹段上旋拧有螺母8,螺母8位于紧固板7的上侧。
[002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钩挂装置为登山扣9。
[00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板3朝向插槽的一侧设置有弹簧10,第一限位板3与第一滑槽远离插槽的槽壁相接触时,弹簧10处于自然状态。在拉结杆未使用时,通过此结构使得内杆1可以自动回收至外杆2中,从而缩短拉结杆的长度,方便携带。
[0024]本实施例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在爬架停留后,首先将登山扣9钩挂在爬架内部的横杆11上,然后将内杆1从外杆2中拉出,并把第二U形杆6钩挂在建筑主体的钢结构柱12上,朝向靠近钢结构柱12的方向滑动紧固板7,使得紧固板7与钢结构柱12相接触,然后旋拧螺母8,从而固定紧固板7的位置,此时第二U形杆6可以稳定的钩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结杆,所述拉结杆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外杆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内杆的一端穿过插槽并延伸至所述外杆中,所述内杆位于所述外杆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外杆中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板滑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限位板阻挡所述内杆脱离所述外杆,所述内杆和所述外杆远离彼此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钩挂装置和第二钩挂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钩挂装置包括第一U形杆,所述第一U形杆与所述内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杆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U形杆, 每个所述第二U形杆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U形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杆和所述第二U形杆位于不同的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提升架拉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形杆的两端套设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内开设有两个穿孔,所述第二U形杆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穿孔内,所述第一U形杆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维贤姜进彭稳榜金国光高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