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系统盖板及具有其的储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盖板及具有其的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新能源技术得到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储能技术是支撑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节点,目前的储能系统主要由电池包、电池管理系统、功率变换器、能量管理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这其中的电池包尤为关键,作为储能系统的基石,电池包的空间结构对整个储能系统的影响非常大。
[0003]当前储能所用的电池包大多采用带散热风扇的结构。为保证散热风扇的散热效果,电池包的上盖组合一般为封闭结构,并使用螺钉组合固定。采用该方案,安装操作繁琐,功能单一,未能有效利用空间,电池包散热效果也不好。并且,储能系统一般具有电池从控采集模块,但受限于电池包的结构,电池从控采集模块通常安装在储能系统箱体外单独开设的从控安装盒内,电池从控采集模块的安装位置不利于后期的升级维护,安装、拆卸麻烦,且采集通讯线走线路径受限。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电池从控采集组件不便于维护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0),所述盖板(10)上设置有安装腔(11);电池从控采集组件(20),所述电池从控采集组件(20)位于所述安装腔(11)内,所述电池从控采集组件(20)与所述盖板(10)可拆卸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盖板(12)和第二盖板(13),所述第一盖板(12)和所述第二盖板(13)中的一个设置有所述安装腔(11),所述第一盖板(12)和所述第二盖板(13)均设置有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用于安装所述电池从控采集组件(20)的采集线束(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盖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盖板(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区域(121),相邻的所述第一通风区域(121)之间形成第一加强部(122),和/或,沿所述第二盖板(13)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区域(131),相邻的所述第二通风区域(131)之间形成第二加强部(1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系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区域(121)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盖板(12)顶端面的高度,和/或,所述第二通风区域(131)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盖板(13)顶端面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盖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盖板(12)的宽度方向且靠近所述第二盖板(1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座(123),所述第一支撑座(123)上设置有沉台结构(1231),沿所述第二盖板(13)的宽度方向且靠近所述第一盖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133),所述第二支撑座(133)上设置有凸沿结构(1331);其中,所述凸沿结构(1331)的底端面与所述沉台结构(1231)的顶端面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2)上设置有第一通讯端口(124),所述第一通讯端口(124)与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12)上的所述安装槽(14)连通,所述第一通讯端口(124)用于安装储能系统的电连接器,和/或,所述第二盖板(13)上设置有第二通讯端口(134),所述第二通讯端口(134)与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13)上的所述安装槽(14)连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金源,刘克勤,庄大臻,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