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属于汽车配件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弯头管端部开口的方向无法控制,导致弯头管端部开口无法方便的安装对接油管的问题。本申请中,变接头内构建有贯通变接头两端的贯通孔,变接头的一端安装于滚塑箱体的安装通孔内,贯通孔与滚塑箱体内部连通;所述连接弯头管的端部通过护套螺母可转动的安装于变接头的另一端,连接弯头管的内部管腔与贯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可以在保证弯头管与箱体之间连接牢固、避免漏油的前提下,方便调整弯头管端部的方向。方便调整弯头管端部的方向。方便调整弯头管端部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属于汽车配件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国内汽车工业的振兴,各大汽车生产企业对汽车燃油箱的需求呈明显增长趋势。滚塑油箱是用以贮存油类燃料的箱体容器,是用滚塑工艺一体成型的油箱。用于燃油车辆或其他使用油料作为燃料的机械设备。滚塑油箱能够实现箱体轻量化目标,并且整个箱体一体成型,无粘接处,无缝,无焊接,抗冲击,不易渗漏,不易破裂。而且滚塑油箱热传导性很低,富有弹性,又具有刚性,在零下40摄氏度至零上60摄氏度环境下,仍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和机械性能,不会爆炸。由于滚塑油箱具有上述优点,所以在车辆配套油箱中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现有技术中,滚油油箱需要连接L型的弯头管以使得滚塑油箱的箱体与用油部件实现连通。现有的弯头管一般采用与箱体上的通孔螺纹连接的形式。为了保证弯头管与箱体的连接牢固度,防止后期两者之间松脱、漏油,弯头管与箱体通孔的螺纹连接需要具有足够的扭矩加持,但是在两者之间具有足够的扭矩加持的情况下(即将弯头管拧至一定的扭矩后),无法保证弯头管的端部的角度为方便连接管路的角度(无法控制弯头管的端部开口的朝向方便连接管路的方向)。所以在L型的弯头管与油箱安规定扭矩螺纹连接后,弯头管端部开口的方向无法控制,导致弯头管端部开口无法方便的安装对接油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可以在保证弯头管与箱体之间连接牢固、避免漏油的前提下,方便调整弯头管端部的方向。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包括滚塑箱体、连接弯头管、变接头和护套螺母;所述滚塑箱体的侧表面上设置有安装通孔,连接弯头管的端部与安装通孔连通;所述变接头内构建有贯通变接头两端的贯通孔,变接头的一端安装于滚塑箱体的安装通孔内,贯通孔与滚塑箱体内部连通;所述连接弯头管的端部通过护套螺母可转动的安装于变接头的另一端,连接弯头管的内部管腔与贯通孔连通。
[0005]优化的,上述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滚塑箱体内构建有管状的镶件,镶件的端部开口与安装通孔配合设置;变接头的一端穿过安装通孔并与镶件螺纹连接。
[0006]优化的,上述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滚塑箱体的侧表面上构建有与安装通孔配合设置的O型密封圈槽二,O型密封圈槽二围绕安装通孔的端部开口设置;所述O型密封圈槽二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二,变接头的表面上设置有覆盖并压缩O型密封圈二的O型圈固定环。
[0007]优化的,上述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变接头上套接有法兰盘二,法兰盘二为外六角形并与变接头一体成型。
[0008]优化的,上述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镶件与滚塑箱体一体滚塑成型。
[0009]优化的,上述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连接弯头管与变接头连接一端设置有法兰盘,护套螺母的内部设置有与法兰盘配合设置的环形压盘;所述护套螺母螺纹连接于变接头的端部,护套螺母内的环形压盘将法兰盘向变接头端部推动。
[0010]优化的,上述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变接头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的O型密封圈槽一,O型密封圈槽一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一,护套螺母内的环形压盘将法兰盘向变接头端部推动,法兰盘挤压O型密封圈一。
[0011]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001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连接弯头管通过变接头和护套螺母与滚塑箱体的安装通孔连接,在防止连接弯头管与滚塑箱体之间的连接漏油的情况下,能够方便调整连接弯头管端部开口的方向,从而方便连接弯头管与对接油管的安装连接。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A
‑
A剖视图;
[0015]图3为图2的B处放大图;
[0016]图4为本申请的变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申请的连接弯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申请的护套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申请的镶件与滚塑箱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申请的侧视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特点。
[0022]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包括滚塑箱体7、连接弯头管1、变接头4和护套螺母2。
[0023]为了将变接头4端部与滚塑箱体7之间连接固定,在滚塑箱体7的安装通孔内侧构建与滚塑箱体7一体滚塑成型的镶件6,镶件6为两端开口的圆管状,镶件6的圆管轴线垂直于滚塑箱体7上构建有安装通孔的侧壁,镶件6其中一端的开口正对安装通孔并与安装通孔共轴设置,镶件6另一端的开口朝向滚塑箱体7内部。镶件6内表面构建有内螺纹。
[0024]变接头4内构建有贯通变接头4两端的贯通孔。变接头4与滚塑箱体7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一,变接头4与弯头管1连接的一端为连接端二。变接头4的连接端一为圆管状并在连接端一的外表面上构建外螺纹,变接头4的连接端一穿过滚塑箱体7的安装通孔且与镶件6螺纹连接,使得变接头4与滚塑箱体7安装固定。在变接头4与滚塑箱体7安装连接后,变接头4的连接端一穿过安装通孔后位于镶件6内部或者连接端一可以直接穿过镶件6位于滚塑箱体7,使得变接头4与滚塑箱体7安装连接后,贯通孔与镶件6内部形成一个连续的通道,进而使得贯通孔与滚塑箱体7内部连通。
[0025]O型密封圈槽二701设置在滚塑箱体7外表面,O型密封圈槽二701为环形凹槽并围绕安装通孔的端部开口设置,O型密封圈二5安装在O型密封圈槽二701,安装通孔的端部开口正对环形的O型密封圈二5的环形内部。
[0026]连接端一靠近连接端二的一端为连接端一的尾部,连接端一的尾部构建有O型圈固定环403,O型圈固定环403呈环形并围绕连接端一的尾部设置,O型圈固定环403的形状与O型密封圈槽二701相配合。在连接端一螺纹连接于镶件6内以后,O型圈固定环403插入O型密封圈槽二701内,随着连接端一深入镶件6内,O型圈固定环403覆盖并压缩O型密封圈槽二701内的O型密封圈二5,O型密封圈二5被挤压后密封变接头4与滚塑箱体7的连接处。
[0027]为了方便使用扳手拧动变接头4,可以在变接头4的中段构建外六角形的法兰盘二,法兰盘二与变接头4一体成型。
[0028]连接弯头管1的端部通过护套螺母2可转动的安装于变接头4的另一端,连接弯头管1的内部管腔与贯通孔连通。
[0029]此实施例中,护套螺母2的环形内表面上构建环形压盘,环形压盘与护套螺母2共轴设置。在连接弯头管1其中一端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的法兰盘,法兰盘与连接弯头管1一体成型设置。连接端二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护套螺母2套接在连接弯头管1设置法兰盘的一端,护套螺母2螺纹连接于连接端二上。在护套螺母2安装过程中,其内的环形压盘将法兰盘向变接头4端部推动,法兰盘挤压O型密封圈一3,O型密封圈一3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包括滚塑箱体(7)和连接弯头管(1);所述滚塑箱体(7)的侧表面上设置有安装通孔,连接弯头管(1)的端部与安装通孔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接头(4)和护套螺母(2);所述变接头(4)内构建有贯通变接头(4)两端的贯通孔,变接头(4)的一端安装于滚塑箱体(7)的安装通孔内,贯通孔与滚塑箱体(7)内部连通;所述连接弯头管(1)的端部通过护套螺母(2)可转动的安装于变接头(4)的另一端,连接弯头管(1)的内部管腔与贯通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塑箱体(7)内构建有管状的镶件(6),镶件(6)的端部开口与安装通孔配合设置;变接头(4)的一端穿过安装通孔并与镶件(6)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塑油箱用旋转油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塑箱体(7)的侧表面上构建有与安装通孔配合设置的O型密封圈槽二(701),O型密封圈槽二(701)围绕安装通孔的端部开口设置;所述O型密封圈槽二(701)内安装有O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浩鹏,盛野,王晓礼,周明锯,薛志超,修显坤,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罗泰克亿利汽车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