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冷却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3980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材冷却系统装置,包括冷却筒和外套壳,所述冷却筒外壁固定套接有外套壳,且外套壳正前方摆放有工业冷水机和水软化器,并且外套壳内部位于冷却筒一端套接有输水环管,所述输水环管表面位于冷却筒外侧贯通连接有输水管。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Y型过滤器、水软化器和工业冷水机,在进行对管材冷却时,采用的Y型过滤器可以很好的过滤除去浮渣,避免喷头堵塞,另外,水在循环的过程中经过水软化器软化后,硬度减小,在热交换的过程中难以形成水垢等浮渣,从根本上减少了浮渣产生,减少了清理次数,降低了喷头堵塞风险,进一步提高了喷淋冷却的稳定性,减少了因清理堵塞而产生的工作内容增加的问题,便于使用和维护。维护。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冷却系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管材生产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管材冷却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管材是高科技复合而成的化学建材,而化学建材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当代新兴的第四大类新型建筑材料,化学建材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步迅猛发展,尤其是新型环保塑料管材的广泛使用,掀起了一声替代传统建材的革命,塑料管材因具有水流损失小、节能、节材、保护生态、竣工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城镇给排水以及燃气管等领域,成为新世纪城建管网的主力军。
[0003]塑料管材主要采用挤出生产工艺,在经过加热挤出后,表面温度较高,需要降温塑性,经过检索后发现,公开号为CN206334420U,名称为一种过滤装置及采用该过滤装置的管材挤出冷却系统,该申请提到了塑料管材在挤出过程中必须进行冷却,传统的冷却装置是直接采用水泵将水槽内的水泵入到冷却釜内经喷头喷出,而冷却水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其硬度变高且其中渣滓逐渐增多,容易导致冷却釜杯壁结垢,以及堵塞喷头的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该申请采用了新的过滤装置,提高了过滤效率,方便拆洗,便于处理渣滓。
[0004]虽然该文件解决了过滤效率和渣滓清理困难的问题,但是,水硬化的问题还是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后期还是会持续出现渣滓,需要频繁清理渣滓,也较为麻烦,还可以进一步作出改进,同时,管材表面存留有水,在移动出冷却设备后,表面的水会滴落到工作环境中,造成漏水的现象,影响工作环境,也还可以进一步作出改进。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冷却系统装置,具备循环冷却、冷却效率高、方便浮渣处理、减少漏水、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上述循环冷却、冷却效率高、方便浮渣处理、减少漏水、方便工作人员使用的优点,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管材冷却系统装置,包括冷却筒和外套壳,所述冷却筒外壁固定套接有外套壳,且外套壳正前方摆放有工业冷水机和水软化器,并且外套壳内部位于冷却筒一端套接有输水环管,所述输水环管表面位于冷却筒外侧贯通连接有输水管,且输水管表面贯通连接有喷管,并且喷管贯穿冷却筒并延伸至冷却筒内部,所述喷管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喷头,所述输水环管通过回流管与工业冷水机出水端贯通连接,且工业冷水机进水端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水软化器出水端贯通连接,所述冷却筒底面贯穿开设有透水孔,所述外套壳一端底面贯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另一端贯通连接有Y型过滤器,并且Y型过滤器另一端贯通连
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水软化器进水端贯通连接,所述外套壳顶面一端固定安装有鼓风机,且鼓风机出风端贯通连接有风管,所述冷却筒内部一端位于喷头外侧固定架设有输气环管,且输气环管内壁开设有出气槽,并且输气环管与风管贯通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出气槽宽度不大于5mm,且出气槽为环形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筒两端开设有进出口,且进出口内壁固定卡接有橡胶环,并且橡胶环内壁和管材外壁过盈配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输水管长度不小于冷却筒长度的80%,且输水管沿输水环管圆心位置等角度分布有多条。
[0014]进一步的,所述喷管等间距分布有多个,且喷管之间的间距不大于30cm。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外套壳和冷却筒外壁密封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孔密集开设有多个。
[0017]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环管内径大于管材外径。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材冷却系统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技术采用了Y型过滤器、水软化器和工业冷水机,在进行对管材冷却时,从工业冷水机中输出的冷水经过输水管进入到输水环管中,经过输水环管的分流后经过喷管沿喷头喷出,喷洒在管材的表面,通过冷水换热进行降温,而后,水穿过透水孔进入到出水管中,水泵启动,抽取出水管中的水,水经过Y型过滤器的过滤后,除去浮渣,沿第一连接管进入到水软化器中,经过水软化器的软化后,进入到工业冷水机中循环冷却,采用循环冷却的方式,提高了冷却效率的同时,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同时,采用的Y型过滤器可以很好的过滤除去浮渣,避免喷头堵塞,另外,水在循环的过程中经过水软化器软化后,硬度减小,在热交换的过程中难以形成水垢等浮渣,从根本上减少了浮渣产生,减少了清理次数,降低了喷头堵塞风险,进一步提高了喷淋冷却的稳定性,减少了因清理堵塞而产生的工作内容增加的问题,便于使用和维护。
[0021](2)、本技术采用了鼓风机、风管、输气环管和出气槽,管材经过降温后,穿过输气环管之间,鼓风机启动产生高速气流通过风管注入到输气环管中,气流沿出气槽流出,由于出气槽宽度小于输气环管直径,流出时截面减小,气流流速得到进一步加大,高速气流吹向管材表面,将管槽表面残留的水吹掉,避免管材移动出冷却筒时表面的水滴落,避免了漏水情况的发生,减少对工作环境的影响,进一步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材冷却系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冷却筒和外套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管材冷却系统装置的A节点放大图;
[0026]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输气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冷却筒;2、外套壳;3、出水管;4、Y型过滤器;5、第一连接管;6、水软化器;7、第二连接管;8、工业冷水机;9、回流管;10、鼓风机;11、风管;12、输水管;13、喷管;14、喷头;15、透水孔;16、输气环管;17、输水环管;18、进出口;19、橡胶环;20、水泵;21、出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3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材冷却系统装置。
[003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

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冷却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筒(1)和外套壳(2),所述冷却筒(1)外壁固定套接有外套壳(2),且外套壳(2)正前方摆放有工业冷水机(8)和水软化器(6),并且外套壳(2)内部位于冷却筒(1)一端套接有输水环管(17),所述输水环管(17)表面位于冷却筒(1)外侧贯通连接有输水管(12),且输水管(12)表面贯通连接有喷管(13),并且喷管(13)贯穿冷却筒(1)并延伸至冷却筒(1)内部,所述喷管(13)另一端贯通连接有喷头(14),所述输水环管(17)通过回流管(9)与工业冷水机(8)出水端贯通连接,且工业冷水机(8)进水端通过第二连接管(7)与水软化器(6)出水端贯通连接,所述冷却筒(1)底面贯穿开设有透水孔(15),所述外套壳(2)一端底面贯通连接有出水管(3),且出水管(3)另一端贯通连接有Y型过滤器(4),并且Y型过滤器(4)另一端贯通连接有水泵(20),所述水泵(20)出水端通过第一连接管(5)与水软化器(6)进水端贯通连接,所述外套壳(2)顶面一端固定安装有鼓风机(10),且鼓风机(10)出风端贯通连接有风管(11),所述冷却筒(1)内部一端位于喷头(14)外侧固定架设有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宣快
申请(专利权)人:泓泽新材料科技青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