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球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3845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过球试验装置和一种过球试验装置试验方法,所述过球试验装置包括箱体、转动部件、驱动部件、扭矩传感器和控制器,箱体具有容纳腔、进球通道和出球通道,箱体套设在转动部件上,且转动部件布置在容纳腔内,且转动部件设有容球腔,转动部件相对箱体可转动以使容球腔与进球通道或出球通道连通,驱动部件与扭矩传感器的一端相连,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转动部件相连以带动转动部件转动,扭矩传感器与转动部件相连以监测转动部件扭矩,控制器与驱动部件相连以根据扭矩传感器监测扭矩数据控制驱动部件输出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球试验装置,可以验证过球装置稳定性,避免卡堵,提高过球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性和安全性。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球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过球试验装置和一种过球试验装置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球床式高温气冷堆是将几十万个直径60毫米的燃料球装入反应堆压力容器内达到临界的高温气冷堆。球床式高温气冷堆利用球形燃料元件的有利几何形状可实现反应堆的不停堆换料功能。
[0003]相关技术中通过转盘式输球装置对球形燃料进行输送,然而相关技术中转盘的接球部件与进、出球口,容易存在偏差或错位,造成燃料球卡堵,因此需要对转动部件的角度进行校对,避免进出球口与接球部件出现错位。针对执行球形燃料元件输送的过球设备,需要采用合适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来开展充分的试验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过球试验装置,进而避免燃料球卡堵,验证过球装置的稳定性,提高过球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过球试验装置试验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球试验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箱体具有进球通道和出球通道;转动部件,所述箱体套设在转动部件上,且所述转动部件一端布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转动部件设有容球腔,所述转动部件相对所述箱体可转动,以使所述容球腔与所述进球通道或出球通道连通;
[0007]驱动部件、扭矩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扭矩传感器的一端相连,所述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部件相连以使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所述扭矩传感器与所述转动部件相连以监测所述转动部件的扭矩,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部件相连以根据所述扭矩传感器监测的扭矩数据控制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参数。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过球试验装置,可以验证过球装置的设备性能,并提供优化改进试验数据,进而避免燃料球卡堵,提高过球试验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球试验装置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棘轮部件和棘爪部件,所述棘轮部件套设在所述转动部件上,所述定位组件具有锁止位置,在所述锁止位置,所述驱动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棘轮部件与所述棘爪部件相接触,所述转动部件停止转动以确定初始位置,且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转动部件从所述初始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预设角度以确定初始零位且输出参数归零。
[0010]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过球试验装置,可以避免燃料球卡堵,提高过球试验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棘爪部件还包括棘爪座、棘爪和弹性件,所述棘爪一端与棘
爪座枢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棘爪座相连,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棘爪相连以使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部件相接触,所述棘爪座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相连。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棘轮部件包括转轮和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一端与所述转轮相连,且所述齿轮部在所述转动部件径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件、第二件和第三件,所述第一件一端与所述扭矩传感器相连,所述第一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件相连,所述第二件设有卡槽,所述定位组件卡设在卡槽内,所述第二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件相连,所述第三件上设有容球腔,所述第三件转动以使所述容球腔与所述进球通道或出球通道连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球试验装置还包括法兰件,所述法兰件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套设在所述转动部件上,所述第一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部的一端可拆卸地相连,所述棘爪座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可拆卸地相连。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球试验装置还包括固定销,所述第一部设有第一孔,所述棘爪座设有第二孔,且所述固定销与所述棘爪座相连,且所述固定销穿过所述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第二孔在所述转动部件的径向上同轴设置,所述棘爪的一端套设在所述固定销上,所述棘爪的另一端与所述棘轮部件相接触。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三孔,所述第三孔用于观察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箱体的间隙。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球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包括:
[0018]S1:通过控制器设定驱动部件的转速和输出扭矩,设定驱动部件的预设角度;
[0019]S2:将驱动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当扭矩值大于预设的输出扭矩值时,驱动部件停止运行并将此时转动部件的角度标记为初始位置,驱动部件正向沿第二方向旋转预设角度后停止运行;
[0020]S3:通过芯棒检查容球腔与进球口或出球口是否同轴,通过第一孔与第二孔观察转动部件的磨损及转动部件与箱体的间隙。
[002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过球试验装置试验方法,可以验证过球装置的设备性能,并提供优化改进试验数据,进而可以避免燃料球卡堵,提高过球试验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过球试验装置试验方法还包括:
[0023]S4:设定转动部件转动的第一预设圈数,当转动部件转动圈数到达第一预设圈数后,重复S2和S3;
[0024]S5:设定转动部件转动的第二预设圈数,转动部件转动圈数到达第二预设圈数后,将棘爪取出以测量棘爪在转动部件径向上的尺寸;
[0025]S6:更换不同材料的棘轮部件,继续重复步骤S1至S5。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球试验装置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转动部件和定位组件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1中法兰件的示意图。
[0029]图4是图1中棘轮部件和棘爪部件的示意图。
[0030]图5是棘轮部件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箱体1,进球通道11,出球通道12,第三孔13,
[0033]转动部件2,第一件21,第二件22,第三件23,容球腔24,
[0034]驱动部件3,扭矩传感器4,控制器5,
[0035]棘轮部件6,转轮61,齿轮部62,
[0036]棘爪部件7,棘爪座71,第二孔711,棘爪72,
[0037]法兰件8,第一部81,第一孔811,第二部82,
[0038]固定销9,第一联轴器100,第二联轴器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40]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过球试验装置包括箱体1、转动部件2和驱动部件3、扭矩传感器4和控制器5,箱体1内具有容纳腔,箱体1具有进球通道11和出球通道12,箱体1套设在转动部件2上,且转动部件2一端布置在容纳腔内,且转动部件2设有容球腔24,转动部件2相对箱体1可转动,以使容球腔24与进球通道11或出球通道12连通,
[0041]驱动部件3与扭矩传感器4的一端相连,扭矩传感器4的另一端与转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球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箱体具有进球通道和出球通道;转动部件,所述箱体套设在转动部件上,且所述转动部件一端布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转动部件设有容球腔,所述转动部件相对所述箱体可转动,以使所述容球腔与所述进球通道或出球通道连通;驱动部件、扭矩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扭矩传感器的一端相连,所述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部件相连以使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转动部件转动,所述扭矩传感器与所述转动部件相连以监测所述转动部件的扭矩,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部件相连以根据所述扭矩传感器监测的扭矩数据控制所述驱动部件的输出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球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棘轮部件和棘爪部件,所述棘轮部件套设在所述转动部件上,所述定位组件具有锁止位置,在所述锁止位置,所述驱动部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棘轮部件与所述棘爪部件相接触,所述转动部件停止转动以确定转动部件的初始位置,所述驱动部件带动所述转动部件从所述初始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预设角度以确定初始零位且输出参数归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球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部件还包括棘爪座、棘爪和弹性件,所述棘爪一端与棘爪座枢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棘爪座相连,所述弹性件另一端与所述棘爪相连以使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部件相接触,所述棘爪座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球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部件包括转轮和齿轮部,所述齿轮部一端与所述转轮相连,且所述齿轮部在所述转动部件径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球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件、第二件和第三件,所述第一件一端与所述驱动部件相连,所述第一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件相连,所述第二件设有卡槽,所述定位组件卡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伟俊汪景新许杰刘伟孟剑朱航宇张振鲁罗勇肖三平孙惠敏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