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船及漂浮垃圾打捞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
,特别是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船及漂浮垃圾打捞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水域污染问题重视程度的提升,水域环境的治理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各类公园景点大多设置有湖泊,这些湖泊或为天然湖泊或为人工湖泊,但是,无论是人为或刮风,总会有杂物落入湖泊,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造成水体污染。
[0003]针对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通常是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处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需要配备大型的专用船只,对于一些面积较小的水域或存在狭窄区段的水域,难以正常驶入;2、垃圾清理人员在清理垃圾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某些水情复杂的湖泊,难以保证垃圾清理人员全面安全的清理水面垃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船及漂浮垃圾打捞方法,它解决了目前人工乘船打捞水面垃圾存在安全隐患,打捞区域存在一定局限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水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船,其特征是:包括船体、行进驱动装置、垃圾沥水装置和角度调节装置;船体内部设有用于盛装垃圾的内腔;船体上端设有连通至内腔的敞口;行进驱动装置与船体关联,以提供船体在水面上行进的动力;垃圾沥水装置包括沥水网板、舵机和连接杆;沥水网板呈矩形,其四边包括两条相对布置的长边和两条相对布置的短边,两条长边中的一条相对靠近船体,两条长边中的另一条相对远离船体;在沥水网板上设定虚拟的中心线l1和偏心线l2,l1为平行于长边的中心线,l2平行于l1布置并相比中心线l1更远离船体,l2在沥水网板的两条短边上形成两个铰接点;两个舵机分别固定安装在船体内腔两端并相对布置;两根连接杆的前端分别与两个舵机的机轴连接,两根连接杆的后端分别铰接在沥水网板的两个铰接点上;当两个舵机同步运行时,通过两根连接杆共同驱动沥水网板做弧形轨迹移动,沥水网板的移动轨迹处在船体敞口上端与船体前端外侧之间;当沥水网板从船体前端外侧向船体敞口上端移动的过程中,沥水网板绕偏心线l2转动,以使沥水网板上相对靠近船体的长边向下转动,沥水网板上相对远离船体的长边向上转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转板组件、连杆组件和电动推杆;转板组件包括转板A、转板B和转板C;转板A在前侧边的两端与船体的前下端两外侧铰接,转板A在后侧边与转板B的前侧边铰接;转板B的后侧边与转板C的前侧边铰接,转板B的中心处设有进水孔;其中,转板A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为相对布置的两条边,转板A的前侧边相对靠近船体,转板B的后侧边相对远离船体;其中,转板B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为相对布置的两条边,转板B的前侧边相对靠近船体,转板B的后侧边相对远离船体;其中,转板C的前侧边和后侧边为相对布置的两条边,转板C的前侧边相对靠近船体,转板C的后侧边相对远离船体;连杆组件包括滑轨、连杆A、连杆B和转轴;滑轨固定安装在转板B上,其上设有呈直线延伸的滑槽,滑槽一端相对靠近船体,滑槽另一端相对远离船体;连杆A前端铰接在转板A上,连杆A后端与连杆B前端通过转轴铰接;连杆B后端铰接在转板C上;转轴滑动安装在滑轨的滑槽内;电动推杆的上端铰接在船体前上端,电动推杆的下端铰接在转板B上;当电动推杆伸长时,产生以下动作:转板A绕其前侧边的铰接处向船体下方转动;转板B绕其前侧边的铰接处向船体下方转动;转板C绕其前侧边的铰接处向船体下方转动;转轴沿着滑轨的滑槽向远离船体的方向移动;当电动推杆缩短时,产生以下动作:转板A绕其前侧边的铰接处向船体上方转动;转板B绕其前侧边的铰接处向船体上方转动;转板C绕其前侧边的铰接处向船体上方转动;转轴沿着滑轨的滑槽向靠近船体的方向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船,其特征是:其还包括涡流制造装置;涡流制造装置包括外套筒、密封壳体、电机B和螺旋桨B;外套筒呈两端敞口的筒形结构,其内孔中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有可拆卸式滤网A、栅格式安装台和可拆卸式滤网B,可拆卸式滤网A与栅格式安装台之间设有用于安置电机B和螺旋桨B的安置区间A;电机B固定安装在密封壳体内部,电机B的机轴从密封壳体的顶壁穿出,电机B的机轴与密封壳体的顶壁之间通过密封圈实现动密封;螺旋桨B连接在电机B的机轴上,并位于密封壳体的外部;外套筒上端固定连接在转板B的下端,并将转板B上的进水孔包容在内,从而在转板B的进水孔、外套筒上端口、外套筒内孔、外套筒下端口之间形成一条水流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漂浮垃圾打捞船,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八生,赵德龙,吴家乐,陈皓贤,周杨,曾泽铨,
申请(专利权)人:南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