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近常压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扫描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521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近常压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扫描头,属于近常压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技术领域。包括扫描管、固定限位环和扫描头主体;扫描头主体包括驱动马达、支架和中心步进杆:扫描头主体还包括压电马达、蓝宝石片、导轨、红宝石球和铍铜弹片;支架的材料为镍铁合金;压电马达由四片压电陶瓷片堆叠组成,且固定安装于支架内;导轨为槽钢状,导轨的槽口与中心步进杆的杆身贴合;红宝石球位于导轨中部的通孔处,红宝石球的外侧被铍铜弹片顶住固定,对导轨施加压力;导轨和中心步进杆通过红宝石球、铍铜弹片夹持,保证中心步进杆在运动过程中与导轨的适应性;中心步进杆的材料和导轨的材料均为蓝宝石。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稳定,寿命能达到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近常压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扫描头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近常压扫描隧道显微镜的
,具体涉及用于近常压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扫描头。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超高真空表面分析技术表征单晶表面的模型催化,为多相催化反应研究提供了大量重要信息。然而工业多相催化反应通常发生于高温、高压环境,催化剂表面结构、吸附位点都可能随气压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常温真空(极低暴露量)下反应气体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结构,不能简单向高温高压气氛条件外推。真空条件下的模型研究与真实气氛中的工业反应之间,可能存在催化剂表面结构、吸附活性、位点、催化机理等巨大差异,即所谓“压力鸿沟”。
[0003]具有原子尺度空间分辨本领的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因其工作原理(电子隧穿仅发生于样品—探针距离1
‑5ꢀÅ
)不受真空条件限制,可应用于宽泛的温度、压力范围,甚至液体或其他特殊环境,对于阐明催化过程中的吸附结构和反应物分子的迁移特性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催化研究领域越来越重要的实验探测手段。近常压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对于多相催化研究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实现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近常压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扫描头,包括扫描管(1)、固定限位环(2)和扫描头主体(3);所述扫描头主体(3)包括支架(31)和中心步进杆(35),所述扫描管(1)套装于中心步进杆(35)的上端;所述固定限位环(2)空套在中心步进杆(35),并固定连接着支架(31)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头主体(3)还包括压电马达(33)、蓝宝石片(34)、导轨(36)、红宝石球(37)和铍铜弹片(38);所述支架(31)包括上固定环(311)和下固定环(312),上固定环(311)的外周和下固定环(312)的外周之间由直立的立板固定连接,使上固定环(311)的外周和下固定环(312)呈上下平行状态;所述中心步进杆(35)贯穿位于上固定环(311)和下固定环(312)内,中心步进杆(35)的上端伸至上固定环(311)外部,中心步进杆(35)的下端位于下固定环(312)内,所述压电马达(33)设于支架(31)内,压电马达(33)的一侧面与支架(31)的立板绝缘贴合,压电马达(33)的另一侧面通过蓝宝石片(34)与中心步进杆(35)的一侧杆身贴合;所述导轨(36)为槽钢状,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为与红宝石球(37)配合的圆弧孔;导轨(36)的槽口与中心步进杆(35)的另一侧杆身贴合;所述红宝石球(37)位于导轨(36)的通孔处,红宝石球(37)的外侧被铍铜弹片(38)顶住固定,对导轨(36)施加压力;铍铜弹片(3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红萍李昂冯雪飞刘啸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