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其制备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44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其制备及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正极材料是表面包覆一层不定型碳且内部掺杂Ga的磷酸钒锰钠,采用Ga掺杂以及碳包覆同时改性,能够抑制锰元素的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其制备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其制备及应用,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减少化石燃料使用过程中的污染,开发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以及新型动力电池和高效储能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这其中锂离子电池无疑受到了最多的关注,但其不断增加的成本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而钠离子电池由于储量丰富和成本优势有望与锂离子电池竞争。
[0003]钠超离子导体(NASICON)型结构的磷酸钒锰钠具有高可逆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低成本以及低毒性等优势,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这种材料的电子导电性较差,导致了较差的倍率和循环性能;而且锰元素存在姜

泰勒效应与溶出反应,限制了其长期的循环稳定性能。因此,改善磷酸钒锰钠的组成结构与电子电导性,提高其倍率和循环性能是推动其商业化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目前磷酸钒锰钠材料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其制备及应用,一方面利用电化学惰性的Ga元素对磷酸钒锰钠进行掺杂,抑制锰元素的姜

泰勒效应与溶出反应,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利用碳对磷酸钒锰钠进行包覆,改善材料的导电性,将掺Ga以及碳包覆的磷酸钒锰钠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Ga掺杂以及碳包覆的磷酸钒锰钠,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有利于促进磷酸钒锰钠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是表面包覆一层不定型碳且内部掺杂Ga的磷酸钒锰钠材料,化学式简记为Na4MnV1‑
x
Ga
x
(PO4)3‑
C,其中,0<x<0.5。
[0007]优选地,Na4MnV1‑
x
Ga
x
(PO4)3‑
C中,0.05<x<0.2。
[0008]优选地,Na4MnV1‑
x
Ga
x
(PO4)3‑
C中,不定型碳包覆层的质量分数为7~13%。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0](1)将水溶性的钠源、锰源、钒源、磷酸盐、镓源以及碳源加入水中,完全溶解后形成混合溶液;
[0011](2)将混合溶液在50~90℃下搅拌至凝胶状,之后干燥,得到前驱体;
[0012](3)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先将前驱体在150~450℃下预烧结1~5h,然后再在600~900℃下烧结6~15h,得到所述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
[0013]优选地,钠源为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钠、乙酸钠、草酸钠和氟化钠中的至少一种;锰源为乙酸锰、草酸锰、碳酸锰和乙酰丙酮锰中的至少一种;钒源为五氧化二钒、三氧
化二钒和偏钒酸铵中的至少一种;镓源为乙酰丙酮镓、硝酸镓、氯化镓、碘化镓和硒化镓中的至少一种;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铵、磷酸和磷酸二氢钠中的至少一种;碳源为柠檬酸、葡萄糖、蔗糖、草酸、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0014]优选地,钒源中的V元素与碳源中的C元素的摩尔比为1:12~1:24。
[0015]一种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0016]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惰性元素Ga对Na4MnV(PO4)3中的V
3+
位进行掺杂,一方面Ga
3+
的掺入能增加Na4MnV(PO4)3中V
3+
和Mn
2+
排列的无序程度,从而抑制Mn
2+
的姜泰勒效应,增强Na4MnV(PO4)3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Ga
3+
与V
3+
的电价相同,属于同价掺杂,且Ga
3+
()与V
3+
()离子半径相近,Ga
3+
的引入能在不破坏Na4MnV(PO4)3结构的同时提高材料的离子和电子电导率,强化材料的钠存储性能。
[0018](2)本专利技术在Na4MnV(PO4)3的表面包覆一层不定型碳,能够有效改善材料的电子导电性,从而有利于提高Na4MnV(PO4)3的倍率和循环性能。
[0019](3)本专利技术中Ga掺杂量对Na4MnV1‑
x
Ga
x
(PO4)3‑
C的电化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在0.05<x<0.5的范围内,随着Ga元素掺杂量增加,Na4MnV1‑
x
Ga
x
(PO4)3‑
C的循环和倍率性能不断提高,随后在到达最高点后开始下降。特别在0.05<x<0.2的优选范围内,Na4MnV1‑
x
Ga
x
(PO4)3‑
C拥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0020](4)本专利技术采用溶胶

凝胶法可以获得纳米复合颗粒状的掺Ga以及不定型碳包覆的磷酸钒锰钠,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促进磷酸钒锰钠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
[0021](5)本专利技术采用Ga掺杂以及碳包覆同时改性的Na4MnV(PO4)3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循环稳定性以及倍率性能,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Na4MnV
0.9
Ga
0.1
(PO4)3‑
C、实施例2制备的Na4MnV
0.93
Ga
0.07
(PO4)3‑
C、实施例3制备的Na4MnV
0.87
Ga
0.13
(PO4)3‑
C以及对比例1制备的Na4MnV(PO4)3的X射线衍射(XRD)对比图。
[0023]图2为实施例1制备的Na4MnV
0.9
Ga
0.1
(PO4)3‑
C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
[0024]图3是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Na4MnV
0.9
Ga
0.1
(PO4)3‑
C、实施例2制备的Na4MnV
0.93
Ga
0.07
(PO4)3‑
C、实施例3制备的Na4MnV
0.87
Ga
0.13
(PO4)3‑
C以及对比例1制备的Na4MnV(PO4)3分别作为正极材料组装的电池,在2.5~3.8V电压范围内以及1C(1C=110mA g
‑1)电流密度下的首圈充放电性能对比图。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是表面包覆一层不定型碳且内部掺杂Ga的磷酸钒锰钠材料,化学式简记为Na4MnV1‑
x
Ga
x
(PO4)3‑
C,其中,0<x<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Na4MnV1‑
x
Ga
x
(PO4)3‑
C中,0.05<x<0.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Na4MnV1‑
x
Ga
x
(PO4)3‑
C中,不定型碳包覆层的质量分数为7~13%。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改性磷酸钒锰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溶性的钠源、锰源、钒源、磷酸盐、镓源以及碳源加入水中,完全溶解后形成混合溶液;(2)将混合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才王英帅王猛丁香玉信宇航庞彦飞刘弘枫陈保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