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消除电气对接误差的电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264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模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消除电气对接误差的电模块,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其中,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内分别开设有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相靠近的端面分别卡接有插接连接的接线插座组件和接线插头组件,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同一侧端面分别固定有上接入插头和下接入插头,所述上接入插头和下接入插头分别通过FPC软板与接线插座组件和接线插头组件电性连接,所述上模块靠近下模块的端面固定有若干定位销,所述下模块上开设有与定位销相对应的插销孔,所述定位销插接在插销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冗余插针多,实现上模块与下模块稳定的电性连接,避免出现接触不良情况,在电模块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泛的应用前景。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消除电气对接误差的电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电模块
,尤其是一种具有消除电气对接误差的电模块。

技术介绍

[0002]气电快插能提供主站与从站间能源对接,并通过能源介质,如电流、气体、液体、通讯等固定端有独特的柔性机械装置,对接过程中能够对定位误差、机械误差等误差进行补偿。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领域,应用于台车、工装、模具变更时快速的对工装设备或台车进行给电、给气、提供信号。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2758649,于2016年09月07日公开了替换式插针结构的伺服模块装置,包括机器人侧信号模块本体与工具侧信号模块本体,机器人侧信号模块本体设置有母针,工具侧信号模块本体设置有公针,公针与母针相适应。通过公针与母针相适应,在方便替换插针的前提下,保证了信号稳定性,且公针、母针的安装均十分便捷且牢固。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加载在伺服电机或者气缸驱动上的伺服模块中机器人侧信号模块本体与工具侧信号模块本体仅有一个对应插接口,若插接口内的接线针出现故障,易造成电模块接触不良,影响电力的输送或者电信号的传输,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电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加载在伺服电机或者气缸驱动上的电模块仅有单独的对应接口,若接口内的接线针出现故障,易造成电模块接触不良,影响电力的输送或者电信号的传输的问题,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消除电气对接误差的电模块。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其中,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内分别开设有上空腔和下空腔,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相靠近的端面分别开设有若干上空腔和下空腔的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所述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内分别卡接有接线插座组件和接线插头组件,形成上模块与下模块相互靠近时接线插头组件部分插接在接线插座组件内,实现电性连接的结构,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同一侧端面开设有若干上连通孔和下连通孔,所述上连通孔和下连通孔处的上模块和下模块上分别固定有上接入插头和下接入插头,所述上接入插头和下接入插头分别通过FPC软板与接线插座组件和接线插头组件电性连接,所述上模块靠近下模块的端面固定有若干定位销,所述下模块上开设有与定位销相对应的插销孔,所述定位销插接在插销孔内。
[0007]优选地,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相远离的端面分别开设有连通上空腔和下空腔的上检修口和下检修口,所述上检修口与下检修口的竖截面为T型,所述上检修口和下检修口的凹槽内分别固定有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上检修口和下检修口处均开设有第一密封环槽,所述第一密封环槽内卡接固定有第一密封圈。
[0008]优选地,所述接线插座组件包括上接线座、上接线针、上限位凸起、上定位凸起和
上定位圈,所述上接线座内沿轴线开设有若干接线孔,所述上接线针插接固定在接线孔内,且上接线针靠近下模块的一端在接线孔内,另一端贯穿上接线座延伸到上空腔内,所述上接线针在上空腔内通过FPC软板与上接入插头上的针脚电性连接,所述上连接孔的竖截面为T型,所述上限位凸起固定在上接线座外端面的一端,所述上限位凸起插接在上连接孔内,所述上接线座远离上限位凸起的外端面开设有上定位环槽,所述上定位圈为带有开口的圆形环型,所述上定位圈在上空腔内卡接在上定位环槽内,所述上连接孔的侧壁开设有上定位孔,所述上定位凸起固定在上限位凸起与上定位环槽之间的上接线座的外端面,所述上定位凸起插接在上定位孔内。
[0009]优选地,所述接线插头组件包括下接线座、下接线针、接地针、下限位凸起、下定位凸起和下定位圈,所述下接线座内沿轴线开设有接线槽,所述下接线针和接地针插接固定在接线槽内,且下接线针和接地针靠近上模块的一端在接线槽内,另一端贯穿下接线座延伸到下空腔内,所述接地针在若干下接线针的中心,且所述下接线针在接线槽内部分的长度小于接地针在接线槽内部分的长度,所述下接线针和接地针在下空腔内通过FPC软板与下接入插头下的针脚电性连接,所述下连接孔的竖截面为T型,所述下限位凸起固定在下接线座外端面的一端,所述下限位凸起插接在下连接孔内,所述下接线座远离下限位凸起的外端面开设有下定位环槽,所述下定位圈为带有开口的圆形环型,所述下定位圈在下空腔内卡接在下定位环槽内,所述下连接孔的侧壁开设有下定位孔,所述下定位凸起固定在下限位凸起与下定位环槽之间的下接线座的外端面,所述下定位凸起插接在下定位孔内。
[0010]优选地,所述上模块上开设有若干插接槽,所述定位销的一端插接在插接槽内,所述上模块上开设有连通插接槽的固定孔,所述定位销在插接槽内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贯穿固定孔与上模块螺纹连接,所述插销孔内过盈连接有防护环,所述定位销插接在防护环内。
[0011]优选地,所述上连通孔和下连通孔处的上模块和下模块上分别固定有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所述上接入插头和下接入插头分别固定在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上,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靠近上连接座和下连接座的端面均开设有第二密封环槽,所述第二密封环槽内卡接固定有第二密封圈。
[0012]优选地,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侧端面均开设有若干加装孔。
[0013]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若干上接入插头、下接入插头、接线插座组件和接线插头组件,实现一个上接入插头能够与单个或者多个接线插座组件,一个下接入插头能够与单个或者多个接线插头组件相连通,使得上接入插头与接线插座组件、下接入插头与接线插头组件可以灵活组合使用,避免单个连接时出现接线针故障造成整个电模块电性连接的稳定性,且体积小,冗余插针多,整体空间利用率高;(2)通过上检修口和下检修口,便于分别对上模块和下模块内部接线插座组件和接线插头组件进行检修维护;(3)通过定位销、插销孔和防护环,便于对上模块与下模块连接进行定位,避免上模块与下模块错位影响接线插座组件和接线插头组件的对接,同时能够对接线插座组件和接线插头组件内的接线针进行保护,避免上模块与下模块错位造成接线针弯折,影响接线插座组件和接线插头组件的对接;(4)通过加装孔,便于在上模块和下模块的侧壁上加装其他电器元件;(5)通过第一密封环槽、第二密封环槽、第三密封环槽、第四密封环槽、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便于对上检修口与上封板、下检修口与下封板、上连接座与上模块、下连接座与下模块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避免外界灰尘和水汽
等进入带上空腔和下空腔内,对上空腔和下空腔内的接线插座组件和接线插头组件造成影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电模块
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消除电气对接误差的电模块的立体图1。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消除电气对接误差的电模块的立体图2。
[0016]图3为图2中A区域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消除电气对接误差的电模块的剖视图。
[0018]图5为图4中B区域放大图。
[0019]图6为图4中C区域放大图。
[0020]图7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消除电气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消除电气对接误差的电模块,包括上模块(1)和下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1)和下模块(2)内分别开设有上空腔(3)和下空腔(4),所述上模块(1)和下模块(2)相靠近的端面分别开设有若干上空腔(3)和下空腔(4)的上连接孔(9)和下连接孔(11),所述上连接孔(9)和下连接孔(11)内分别卡接有接线插座组件(10)和接线插头组件(12),形成上模块(1)与下模块(2)相互靠近时接线插头组件(12)部分插接在接线插座组件(10)内,实现电性连接的结构,所述上模块(1)和下模块(2)同一侧端面开设有若干上连通孔(13)和下连通孔(14),所述上连通孔(13)和下连通孔(14)处的上模块(1)和下模块(2)上分别固定有若干上接入插头(16)和下接入插头(18),所述上接入插头(16)和下接入插头(18)分别通过FPC软板(27)与接线插座组件(10)和接线插头组件(12)电性连接,所述上模块(1)靠近下模块(2)的端面固定有若干定位销(28),所述下模块(2)上开设有与定位销(28)相对应的插销孔(19),所述定位销(28)插接在插销孔(1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消除电气对接误差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块(1)和下模块(2)相远离的端面分别开设有连通上空腔(3)和下空腔(4)的上检修口(5)和下检修口(7),所述上检修口(5)与下检修口(7)的竖截面为T型,所述上检修口(5)和下检修口(7)的凹槽内分别固定有上封板(6)和下封板(8),所述上检修口(5)和下检修口(7)处均开设有第一密封环槽(21),所述第一密封环槽(21)内卡接固定有第一密封圈(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消除电气对接误差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插座组件(10)包括上接线座(101)、上接线针(103)、上限位凸起(104)、上定位凸起(107)和上定位圈(106),所述上接线座(101)内沿轴线开设有若干接线孔(102),所述上接线针(103)插接固定在接线孔(102)内,且上接线针(103)靠近下模块(2)的一端在接线孔(102)内,另一端贯穿上接线座(101)延伸到上空腔(3)内,所述上接线针(103)在上空腔(3)内通过FPC软板(27)与上接入插头(16)上的针脚电性连接,所述上连接孔(9)的竖截面为T型,所述上限位凸起(104)固定在上接线座(101)外端面的一端,所述上限位凸起(104)插接在上连接孔(9)内,所述上接线座(101)远离上限位凸起(104)的外端面开设有上定位环槽(105),所述上定位圈(106)为带有开口的圆形环型,所述上定位圈(106)在上空腔(3)内卡接在上定位环槽(105)内,所述上连接孔(9)的侧壁开设有上定位孔(25),所述上定位凸起(107)固定在上限位凸起(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锋陈浩杰何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领航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