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结构织带及织带编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105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三维结构织带及织带编织机,三维结构织带包括依次间隔的束段部和花苞部,花苞部包括多股分支束段,束段部为由花苞部的分支束段汇聚编织形成的单支束段,通过分支束段依次分、合编织形成束段部和花苞部依次间隔的三维结构织带。三维结构织带的织带编织机,包括:机台、形成编织走位的走马台和走马锭,以及位于走马台上方的收线装置,走马台安装在机台上,走马锭安装在走马台上,走马锭用于安装纱线轴,走马台包括若干分支束段编织轨道,各分支束段编织轨道呈闭环设置,相邻分支束段编织轨道均相互连通。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特定形状的三维结构织带及用于编织该织带的织带编织机。带编织机。带编织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结构织带及织带编织机


[0001]本申请涉及特定形状线带编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维结构织带及织带编织机。

技术介绍

[0002]织带是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织带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基于不同的使用需求,其织带的形状各不相同,且需要采用特定的编织机进行编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特定形状的三维结构织带及用于编织该织带的织带编织机。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三维结构织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三维结构织带,包括依次间隔的束段部和花苞部,所述花苞部包括多股分支束段,所述束段部为由花苞部的分支束段汇聚编织形成的单支束段,通过分支束段依次分、合编织形成束段部和花苞部依次间隔的三维结构织带。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分支束段通过至少两股纱线编织形成。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段所述束段部长度一致。
[000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织带编织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用于编织上述三维结构织带的织带编织机,包括:机台、形成编织走位的走马台和走马锭,以及位于走马台上方的收线装置,所述走马台安装在所述机台上,所述走马锭安装在所述走马台上,所述走马锭用于安装纱线轴,所述走马台包括若干分支束段编织轨道,各分支束段编织轨道呈闭环设置,相邻分支束段编织轨道均相互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走马锭在各分支束段编织轨道上单独走位时,可编织花苞部的分支束段,走马锭在各分支束段编织轨道间走位时,使分支束段汇聚编织形成束段部。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收线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收线组件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机台上。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线组件包括收线盘和驱动所述收线盘转动的第一驱动件。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安装组件将收线组件可调节地安装在机台上,能够根据工况调节收线组件的位置,尽量避免收卷线在收线盘局部缠绕以及越缠越厚对编织造成的扰动,整齐有序收线。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水平滑动安装在所述机台上的横梁、驱动所述横梁沿所述机台滑动的第二驱动件和驱动所述收线组件沿所述横梁水平滑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收线盘在所述横梁上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横梁在所述机台上的滑动方向。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收线盘转动,收卷收卷线,在机台上
滑动安装横梁,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横梁在机台上滑动,能够在不影响收线盘转动的情况下,使收线盘在第三驱动件的驱动下沿横梁滑动,收线盘在横梁上的滑动方向垂直于横梁在机台上的滑动方向,使收线盘能够在该平面上移动,进而使收卷线能整齐有序地收卷在收线盘上,以及直线收线,提高编织稳定性。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定位轮,所述定位轮通过第四驱动件驱动伸缩,且其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伸缩方向一致。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轮的设置能够增加开始编织时纱线的稳定性,减少收线和走位对纱线造成的晃动。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走马台上设置有计数传感器,所述计数传感器分部于各分支束段编织轨道外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计数传感器能够计量走马锭走位圈数,得出编织长度,编织到设定长度后,顶升盘下降,继续编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三维结构织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织带编织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为突出展示收线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0、束段部;20、花苞部;201、分支束段;1、机台;3、走马台;301、分支束段编织轨道;4、走马锭;5、收线装置;51、收线组件;511、收线盘;512、编织好的织带;513、第一驱动件;52、安装组件;521、横梁;522、第二驱动件;523、第三驱动件;5211、支承块;7、定位轮;9、计数传感器;71、第四驱动件;12、纱线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首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三维结构织带。
[0026]参照图1,一种三维结构织带,包括依次间隔的束段部10和花苞部20,花苞部20包括多股分支束段201,束段部10为由花苞部20的分支束段201汇聚编织形成的单支束段。在本申请此实施方式中,每个分支束段201通过至少两股纱线编织形成,在编织的过程中,各分支束段201先同步分别编织,至一定长度后,再通过将分支束段201汇聚编织,形成单支的束段部10,通过将分支束段201依次分、合编织形成束段部10和花苞部20依次间隔的三维结构织带。同一花苞部20中的分支束段201长度可相等或不同,每段所述束段部10长度可一致或不一致。
[0027]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用于编织上述三维结构织带的织带编织机。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机台1,机台1上安装有形成编织走位的走马台3,走马台3上安装走马锭4,走马锭4的端部固定有纱线轴12,走马台3包括若干分支束段编织轨道301(如图2和图3示出4组),各分支束段编织轨道301呈闭环设置,相邻分支束段编织轨道301均相互连通,每个分支束段编织轨道301安装有多个走马锭4。走马锭4在各分支束段编织轨道301上单独走位时,可编织花苞部20的分支束段201,走马锭4在各分支束段编织轨道301间走位时,使分支束段201汇聚编织形成束段部10。走马台3上设置有计数传感器9,计数传感器9能够通过红外感应走
马锭4经过的次数,计量走马锭4走位圈数,从而得出编织长度。
[0028]如图2和图3所示,机台1上设置有收线装置5,收线装置5位于走马台3的上方。收线装置5包括收线组件51和安装组件52,收线组件51通过安装组件52滑动可调节地安装在机台1上。收线组件51包括收线盘511和第一驱动件513。第一驱动件513为电机,第一驱动件513的输出轴与收线盘511固定连接,驱动收线盘511转动。工作时,编织好的织带512的一端固定缠绕在收线盘511上,收线盘511能够带动编织好的织带上升收卷。
[0029]安装组件52包括横梁521、第二驱动件522和第三驱动件523。横梁521滑动安装在机台1顶部的一侧壁上,第二驱动件522为气缸,驱动横梁521沿机台1滑动。横梁521上滑动安装有支承块5211。支承块521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与横梁521上的滑动槽滑移配合的卡条,收线盘511位于支承块5211的另一侧,第一驱动件513的输出轴穿过支承块5211并通过轴套件与支承块5211转动连接,收线盘511与支承块5211转动配合,能够在不影响收线盘511转动的情况下,随支承块5211滑动。第三驱动件523为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三维结构织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间隔的束段部(10)和花苞部(20),所述花苞部(20)包括多股分支束段(201),所述束段部(10)为由花苞部(20)的分支束段(201)汇聚编织形成的单支束段,通过分支束段(201)依次分、合编织形成束段部(10)和花苞部(20)依次间隔的三维结构织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结构织带,其特征在于,每个分支束段(201)通过至少两股纱线编织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结构织带,其特征在于,每段所述束段部(10)长度一致。4.用于编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结构织带的织带编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1)、形成编织走位的走马台(3)和走马锭(4),以及位于走马台(3)上方的收线装置(5),所述走马台(3)安装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走马锭(4)安装在所述走马台(3)上,所述走马锭(4)用于安装纱线轴(12),所述走马台(3)包括若干分支束段编织轨道(301),各分支束段编织轨道(301)呈闭环设置,相邻分支束段编织轨道(301)均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织带编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5)包括收线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林婧汪剑平汪晶王富军夏鲜艳王梅骏顾玉振祝胜君夏远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香海编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