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插接光伏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88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9
一种分体式插接光伏接线盒,正极盒体内部设有二极管一,二极管一的一侧设有正极导正管,正极导正管内部设有第一连接铜件和第一固定铜件,第一固定铜件内部设有第一鼓簧,第一连接铜件连接第一线缆,第一线缆上套设负极连接器,负极连接器与正极盒体端部连接;负极盒体内部设有二极管二,二极管二的一侧设有负极导正管,负极导正管内部设有第二连接铜件和第二固定铜件,第二固定铜件内部设有第二鼓簧,第二连接铜件连接第二线缆,第二线缆上套设正极连接器,正极连接器与负极盒体端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接线盒,线缆长度可根据组件实际安装环境调整,无需进行绕线;在电站安装时,无需另外使用连接器和线缆就能进行连接,成本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插接光伏接线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接线盒,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插接光伏接线盒。

技术介绍

[0002]光伏接线盒作为连接器件,起到连接太阳能组件与逆变器等控制装置的桥梁作用,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基本功能为连接光伏组件和负载,将组件产生的电流引出并产生功率,附加功能为保护组件引出线,防止热斑效应。
[0003]目前,传统的光伏接线盒,如图1所示,包括正极盒体、负极盒体以及中间盒体,正、负极盒体内部含有二极管,二极管与线缆相连,线缆与盒体一体式设计,如图2所示。此类接线盒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线缆进行绕线,如此就产生了绕线成本,而且采用这种接线盒在电站安装时,还需另外使用一对连接器和一根线缆才能完成连接,增加了相应的制作和运用成本。
[0004]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分体式插接光伏接线盒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5]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插接光伏接线盒。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插接光伏接线盒,包括正极装配体、负极装配体以及两者之间的中间装配体,所述中间装配体分别与所述正极装配体、负极装配体通过铝带电性相连;
[0008]所述正极装配体包括正极盒体,所述正极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二极管一,所述二极管一的一侧设置有正极导正管,所述正极导正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铜件和第一固定铜件,所述第一固定铜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鼓簧,所述第一连接铜件的一端可插拔式插设在所述第一固定铜件的一端的第一鼓簧内,所述第一固定铜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一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铜件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线缆,所述第一线缆上套设有负极连接器,所述负极连接器与所述正极盒体的端部可插拔式连接;
[0009]所述负极装配体包括负极盒体,所述负极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二极管二,所述二极管二的一侧设置有负极导正管,所述负极导正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铜件和第二固定铜件,所述第二固定铜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鼓簧,所述第二连接铜件的一端可插拔式插设在所述第二固定铜件的一端的第二鼓簧内,所述第二固定铜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二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铜件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线缆,所述第二线缆上套设有正极连接器,所述正极连接器与所述负极盒体的端部可插拔式连接。
[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接铜件的固定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第一压条;所述第二连接铜件的固定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第二压条。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负极连接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压线块,所述第一压线块托起并抵住所述第一线缆设置;所述正极连接器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压线块,所述第二压线块托起并抵住所述第二线缆设置。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正极盒体的上端面设置有正极上盖,所述二极管一位于所述正极上盖的下方;所述负极盒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负极上盖,所述二极管二位于所述负极上盖的下方。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正极盒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正极底板,所述正极导正管位于所述正极底板的上方;所述负极盒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负极底板,所述负极导正管位于所述负极底板的上方。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负极连接器与所述正极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正极连接器与所述负极盒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0016]1.相较于传统接线盒,接线盒生产过程中不需要将线缆进行绕线,减少了绕线成本。
[0017]2.线缆部分可以和盒体部分快速连接,而且具有接触保护,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伤害。
[0018]3.线缆长度可根据组件实际安装环境做相应调整,灵活快捷。
[0019]4.线缆连接器部分与盒体部分集成制作,有效降低成本,安全、可靠。
[0020]5.密封圈具有防水密封的特点,更加符合室外恶劣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传统接线盒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接线盒的正极(负极)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正极装配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正极装配体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一连接铜件与第一固定铜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正极装配体插入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正极装配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为负极装配体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负极装配体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第二连接铜件与第二固定铜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为负极装配体插入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3为负极装配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4为第一固定铜件或第二固定铜件结构示意图;图15为第一连接铜件或第二连接铜件示意图。
[0022]以上附图中,1、正极装配体;101、正极盒体;102、二极管一;103、正极导正管;104、第一连接铜件;105、第一固定铜件;106、第一线缆;107、负极连接器;108、第一鼓簧;109、第一压条;110、第一压线块;111、正极上盖;112、正极底板;113、第一密封圈;2、负极装配体;201、负极盒体;202、二极管二;203、负极导正管;204、第二连接铜件;205、第二固定铜件;206、第二线缆;207、正极连接器;208、第二鼓簧;209、第二压条;210、第二压线块;211、负极上盖;212、负极底板;213、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4]请参阅图1~图15。须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插接光伏接线盒,包括正极装配体(1)、负极装配体(2)以及两者之间的中间装配体,所述中间装配体分别与所述正极装配体(1)、负极装配体(2)通过铝带电性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装配体(1)包括正极盒体(101),所述正极盒体(101)的内部设置有二极管一(102),所述二极管一(102)的一侧设置有正极导正管(103),所述正极导正管(1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铜件(104)和第一固定铜件(105),所述第一固定铜件(10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鼓簧(108),所述第一连接铜件(104)的一端可插拔式插设在所述第一固定铜件(105)的一端的第一鼓簧(108)内,所述第一固定铜件(105)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一(102)固定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铜件(10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线缆(106),所述第一线缆(106)上套设有负极连接器(107),所述负极连接器(107)与所述正极盒体(101)的端部可插拔式连接;所述负极装配体(2)包括负极盒体(201),所述负极盒体(201)的内部设置有二极管二(202),所述二极管二(202)的一侧设置有负极导正管(203),所述负极导正管(20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铜件(204)和第二固定铜件(205),所述第二固定铜件(205)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鼓簧(208),所述第二连接铜件(204)的一端可插拔式插设在所述第二固定铜件(205)的一端的第二鼓簧(208)内,所述第二固定铜件(205)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二(202)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铜件(20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线缆(206),所述第二线缆(206)上套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磊陈新初周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谐通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