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澳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术后肿瘤复发的免疫辅助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288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术后肿瘤复发的免疫辅助贴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贴片以亲水性壳聚糖为基质,免疫活性组分与基质溶解分散混合均匀后置于模具内凝固成型而成;所述免疫活性组分为免疫抗体和免疫佐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免疫辅助贴片,借助亲水性医用壳聚糖,静电吸附带正电且具备酸调控特性和抗肿瘤免疫佐剂特性的LDHs功能纳米材料,静电吸附携带丰富氨基且能够逆转肿瘤免疫抑制的治疗性抗体,最终组装成伤口生理条件下可解体的生物功能贴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应用安全、性能优异的特点,有望作为新型术后免疫辅助方案,推动肿瘤治愈并惠及患者,改善术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改善术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改善术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术后肿瘤复发的免疫辅助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功能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抗术后肿瘤复发的免疫辅助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外科手术是多数实体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根据2015年柳叶刀肿瘤委员会的统计,全球超过80%的癌症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最新的“2018与2040”年度对比推测模型显示,截止到2040年,这一需求将继续增长52%。然而,仅依靠手术难以彻底清除体内癌细胞。术后的伤口自然愈合又会迫使周边进入免疫抑制状态。该状态容易激发残存癌细胞生长扩散,同时压制抗癌细胞(譬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自然杀手细胞以及抗原呈递细胞等)活性,致使患者五年内疾病复发转移情况严重。
[0003]自然状态的术后伤口微环境中,免疫系统会优先修复手术创伤。这种选择性行为迫使术后伤口快速聚集大量M2表型巨噬细胞(又称为M2

TAMs)。M2

TAMs属于免疫抑制型细胞,能够刺激血管再生,促进癌细胞对外迁移、侵袭或向血管内游走,从而压制机体抵御癌细胞功能,加速癌症发生和恶化蔓延。最近的研究发现,肿瘤酸性微环境对巨噬细胞M2表型极化负主要责任。中和手术伤口的微酸环境,被证实能够重塑创伤内巨噬细胞为免疫刺激型(M1

TAMs),攻击残存癌细胞,显著抑制肿瘤复发。
[0004]但不容忽视的是,除了免疫抑制性手术伤口,淋巴系统对促进残余癌细胞的存活、转移同样“功不可没”,现阶段的术后研究未曾重视此关键问题的解决。大量研究证实,相比于直接的血液转移,癌细胞更倾向于通过附近引流淋巴结进行远程侵袭。这是因为与血液环境不同,引流淋巴结内铁离子含量低且油脂类物质丰富,癌细胞能够在此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适应性地提高抗氧化能力,武装自身对抗血液铁死亡。另外在发生转移前,癌细胞会优先借助周边引流淋巴管对淋巴结内抗肿瘤杀伤性T细胞、抗原呈递细胞等进行免疫抑制,确保自身安全进入并实现系统转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手术难以彻底清除病患体内癌细胞,且术后伤口会抑制机体抗癌免疫反应,协同引流淋巴结促进残留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免疫辅助贴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贴片可应用于术后伤口,响应创口微环境并缓慢可持续性释放免疫治疗组分。释放的免疫抗体和免疫佐剂利用高效协同作用,重塑手术伤口,抑制创伤引发的促癌效应;与此同时,两者凭借尺寸优势,借助肿瘤与引流淋巴结之间的网络连接,富集于引流淋巴结,充分激活内部丰富抗肿瘤免疫细胞,清除残留癌细胞,唤醒机体抗肿瘤长效免疫记忆,有效预防术后肿瘤复发。
[0006]所述的抗术后肿瘤复发的免疫辅助贴片以亲水性壳聚糖为基质,免疫活性组分与基质溶解分散混合均匀后置于模具内凝固成型而成;所述免疫活性组分为免疫抗体和免疫佐剂。
[0007]所述的亲水性壳聚糖为羧化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甲基丙烯酰化羧甲基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8]所述的免疫佐剂为水滑石,其粒径小于100nm。所述水滑石的层板中的二价金属离子为镁离子、钙离子、锰离子、镍离子、铜离子、锌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三价金属离子为铁离子、铝离子、钴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二价金属离子和三价金属离子的摩尔比为1

20:1。
[0009]所述的免疫抗体和免疫佐剂,与亲水性壳聚糖的摩尔比均为1

20:1。
[0010]所述凝固成型的具体条件为:4

60℃真空干燥1

24h。
[0011]所述免疫抗体为抗程序性死亡蛋白

1抗体、抗程序性死亡配体

1抗体、抗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抗体、抗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抗体、抗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抗体、抗CD47抗体、和抗NKG2A抗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2]所述免疫佐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二价金属硝酸盐和三价金属硝酸盐按摩尔比1

20:1配制混合金属盐溶液,然后将混合金属盐溶液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快速混合沉淀成核,20

200℃晶化反应5min

24h,最后4,000

15,000rpm离心洗涤,沉淀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即得。
[0013]所述二价金属硝酸盐和三价金属硝酸盐的摩尔数之和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

100。
[0014]上述的免疫辅助贴片在制备抗术后肿瘤复发的免疫辅助贴片中的应用。
[0015]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免疫辅助贴片,借助亲水性的医用壳聚糖,静电吸附带正电且具备酸调控特性和抗肿瘤免疫佐剂特性的LDHs功能纳米材料,静电吸附携带丰富氨基且能够逆转肿瘤免疫抑制的治疗性抗体,最终组装成伤口生理条件下可解体的生物功能贴片。原位植入贴片于术后伤口处,释放的免疫抗体可以进入肿瘤引流淋巴结,恢复免疫抑制型杀伤T细胞的功能;释放的LDHs免疫佐剂可以对伤口微酸条件进行调变,逆转肿瘤手术创伤从免疫抑制至免疫刺激状态,亦可游走于肿瘤引流淋巴结,辅助免疫抗体,增强抗肿瘤免疫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免疫辅助贴片的设计,旨在维护并提升病患自身抗癌免疫功能,引发强有力的长期抗癌效应,借助病患自身免疫激活对抗残余癌细胞,抑制肿瘤复发。本专利技术具备应用安全、性能优异的特点,有望作为新型术后免疫辅助方案,推动肿瘤治愈并惠及患者,改善术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抗术后肿瘤复发的免疫辅助贴片结构示意图(a);小鼠模型中,贴片作用于肿瘤切除后伤口部位的示意图(b)。
[0017]图2:小鼠模型中,贴片作用位点,肿瘤引流淋巴结和对侧淋巴结位置示意图(a);贴片贴附于术后伤口后,不同时段的肿瘤引流淋巴结和对侧淋巴结内,贴片负载的免疫活性组分富集量(b)和富集荧光图(c)。
[0018]图3:贴片免疫辅助的第5天,伤口微环境内巨噬细胞的PD

1表达(a,d),CD206表达(b,e),以及CD80和CD86的共表达情况(c,f)。其中,Untreated组:肿瘤切除后,未进行任何后续治疗;CC组:肿瘤切除后,伤口处贴附纯壳聚糖基质;aPD

1@CC组:肿瘤切除后,伤口处贴附仅包含PD

1抗体活性组分的贴片;LDH@aPD

1@CC组:肿瘤切除后,伤口处贴附包含PD

1抗体和LDHs免疫佐剂活性组分的贴片。
[0019]图4:贴片免疫辅助的第5天和第30天,肿瘤引流淋巴结内肿瘤特异性杀伤T细胞水平(a,b),杀伤T细胞的增殖水平(c)和毒性蛋白表达水平(d)。其中,小鼠分组情况见图3说明。
[0020]图5:贴片免疫辅助的第30天,肿瘤引流淋巴结内谷胱甘肽(GSH,a),氧化性谷胱甘肽(GSSG,b)以及两者的比率(c);贴片免疫辅助的第5天和第30天,肿瘤引流淋巴结内调节型T细胞水平(d)。其中,小鼠分组情况见图3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疫辅助贴片,其特征在于,该贴片以亲水性壳聚糖为基质,免疫活性组分与基质溶解分散混合均匀后置于模具内凝固成型而成;所述免疫活性组分为免疫抗体和免疫佐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辅助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水性壳聚糖为羧化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甲基丙烯酰化羧甲基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辅助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佐剂为水滑石,其粒径小于10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辅助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抗体和免疫佐剂,与亲水性壳聚糖的摩尔比均为1

2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疫辅助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成型的具体条件为:4

60℃真空干燥1

24h。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云路李蓓
申请(专利权)人:澳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