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传感IPMC人工肌肉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驱动器制备
,具体涉及自传感IPMC人工肌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传感驱动器同时具备驱动器、传感器功能,具有体积小、智能化程度高的显著优势,在国防、民用、医疗、保健等方面用处巨大。同时,自传感驱动器的驱动信号控制和传感信号的采集可同步进行,还可实现远程在线检测,进一步拓展了应用空间。
[0003]离子交换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为一种离子型的电驱动器,可不使用电机直接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图2)。IPMC通常由三层夹心结构组成。两边为金属纳米颗粒电极,如:Pt,Au,Ag;夹心层为离子交换聚合物膜,如:全氟磺酸、全氟碳酸、磺化聚砜、聚醚醚酮等。IPMC为柔性驱动,可应用于制作柔性驱动器,因其驱动性能类似于天然肌肉,又被誉为“人工肌肉”。一定范围内,IPMC可替代电机作为电驱动器使用。相对于电机来说:IPMC驱动器的能量转换效率高、位移大、能量密度大,还没有电机的体积和发热难题。
[0004]IPMC驱动器也可以作为自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传感IPMC人工肌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传感IPMC人工肌肉由驱动层、过渡层、传感层与外界的驱动信号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组成,其中过渡层位于驱动层和传感层之间,驱动层与驱动信号模块连接,传感层与传感器采集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的IPMC人工肌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层是以Nafion膜作为基底膜,Pt纳米颗粒作为电极,经化学沉积制备而成的IPMC电致动器,其中基底膜厚度为100~300 μm,电极厚度为5~10 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的IPMC人工肌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是由PVP@AgNPS涂层和聚烯基硅氧烷(PMVS)薄膜组成,其中,PVP@AgNPS涂层的厚度为0.5
‑
5 μm,聚烯基硅氧烷(PMVS)薄膜的厚度为20~100 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的IPMC人工肌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是由叉指图案电极组成,传感层厚度为10
‑
100 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传感的IPMC人工肌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模块为低压交流电信号,频率为0.1
‑
10Hz,驱动电压为0.5
‑
5V,波形为正弦波或方波;传感器采集模块由商业单片机和蓝牙组成,可实时在线采集电容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自传感的IPMC人工肌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化学镀工艺在Nafion基底膜两面封装Pt颗粒电极层制备IPMC,然后采用dip
‑
coating技术在IPMC电极的表面封装一层致密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包裹的银纳米颗粒(PVP@AgNPs)材料作封装电极,接着利用匀胶机在IPMC表面涂覆一层柔性的PMVS聚烯基硅氧烷,最后将叉指图案电极进行封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传感的IPMC人工肌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驱动层:以化学镀工艺在Nafion基底膜两面封装Pt颗粒电极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杰,李海霞,梅龙祥,马丽,苗晓雨,李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