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外循环冷却的发动机侧壁快速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2844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冷却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外循环冷却的发动机侧壁快速冷却装置。其包括固定装置和设置于固定装置顶部的出气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进气机构,进气机构包括套环板,套环板用于确定冷却环的位置,套环板的一侧设有进气结构,套环板的顶部设有冷却机构,套环板的内部设有扰流机构,扰流机构包括冷却环,冷却环和套环板之间的空隙形成倒流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汽车行驶时引导冷气流进入冷却环的内部,相比于常见的冷却装置来说,能够对发动机本体温度高位置进行重点冷却降温,使发动机本体的表面的温度得到快速降低,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本体内部的零部件损坏。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本体内部的零部件损坏。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本体内部的零部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外循环冷却的发动机侧壁快速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冷却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外循环冷却的发动机侧壁快速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在其工作时因为内部的油气混合物爆燃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时间长了之后会使发动机的材料发生剧烈的热胀冷缩,使发动机被损坏,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对发动机进行快速冷却的装置,常见的冷却方法就是使用风冷和水冷,水冷就是使用冷却水在发动机内部循环降温,而这种方式并不能将发动机上的热量全部吸收,所以在发动机的外表面还会存在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无法散发就会反过来影响冷却水的降温效果,提高冷却水的温度,还会使发动机舱内部的其他零部件受到高温的影响,而风冷就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自然风流动至发动机的表面,因为发动机舱内部零部件的阻挡,并不能够对发动机温度较高的位置进行重点降温,降温效果一般,并且热空气会在发动机附近位置集聚,进一步导致降温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外循环冷却的发动机侧壁快速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能够外循环冷却的发动机侧壁快速冷却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和设置于固定装置顶部的出气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套环板,套环板用于确定冷却环的位置,所述套环板的一侧设有进气结构,所述套环板的顶部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套环板的内部设有扰流机构,所述扰流机构包括冷却环,所述冷却环和套环板之间的空隙形成倒流腔,所述倒流腔用于引导热空气从冷却环的内部流出,所述冷却环的内部设有发动机本体,所述进气结构用于将冷气流导入至发动机本体两侧的中部位置,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将冷气流导流至发动机本体两侧的顶部位置,所述冷却环的一侧设有用于引导冷气流吸收发动机本体表面热量的扰流结构,所述出气装置用于将倒流腔的热空气导出。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口和进气管连接的一端延伸至的内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贯穿套环板,所述进气管的两端和冷却环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和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冷却管的一侧设有两个喷流管,所述喷流管的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冷却管和两个喷流管通过连接管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结构包括引导板,所述引导板固定设置
于冷却环的顶部,所述引导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流板,所述限流板的底部设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和冷却环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结构还包括两个引流板,两个所述引流板分别设置在进气管和进气口一端,其中一个所述引流板固定设置于进气管的底部位置,另一个所述引流板固定设置于进气口的底部位置,所述进气管一端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紊流板,所述进气口一端的顶部位置固定连接紊流板。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动机本体的两端设有涡流板,所述涡流板和冷却环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块,所述出气块的内部开设有贯穿出气块的出气槽。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内壁和出气槽相连通。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内壁和出气口相连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该能够外循环冷却的发动机侧壁快速冷却装置中,能够在汽车行驶时引导冷气流进入冷却环的内部,相比于常见的冷却装置来说,能够对发动机本体温度高位置进行重点冷却降温,使发动机本体的表面的温度得到快速降低,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本体内部的零部件损坏。
[0016]2、该能够外循环冷却的发动机侧壁快速冷却装置中,能够快速的将发动机本体旁边的热空气被导出,避免因发动机本体工作时间过长导致内部的热空气集聚过多导致降温效果大大降低的现象发生,并且热空气被导流至汽车前挡风玻璃上,便于对挡风玻璃的清洁,同时在室外温度较低时给挡风玻璃升温,避免挡风玻璃内壁出现上霜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扰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的气流流向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扰流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扰流机构的气流流向图;
[0027]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出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29]1、固定装置;
[0030]11、进气机构;111、进气口;112、过滤网;113、进气管;114、套环板;115、发动机本
体;12、冷却机构;121、冷却管;122、喷流管;123、连接管;13、扰流机构;131、冷却环;132、引导板;133、限流板;134、引流板;135、紊流板;136、辅助板;137、涡流板;
[0031]2、出气装置;
[0032]21、出气块;22、出气槽;23、出气管;24、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外循环冷却的发动机侧壁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1)和设置于固定装置(1)顶部的出气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进气机构(11),所述进气机构(11)包括套环板(114),套环板(114)用于确定冷却环(131)的位置,所述套环板(114)的一侧设有进气结构,所述套环板(114)的顶部设有冷却机构(12),所述套环板(114)的内部设有扰流机构(13),所述扰流机构(13)包括冷却环(131),所述冷却环(131)和套环板(114)之间的空隙形成倒流腔,所述倒流腔用于引导热空气从冷却环(131)的内部流出,所述冷却环(131)的内部设有发动机本体(115),所述进气结构用于将冷气流导入至发动机本体(115)两侧的中部位置,所述冷却机构(12)用于将冷气流导流至发动机本体(115)两侧的顶部位置,所述冷却环(131)的一侧设有用于引导冷气流吸收发动机本体(115)表面热量的扰流结构,所述出气装置(2)用于将倒流腔的热空气导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外循环冷却的发动机侧壁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包括进气口(111),所述进气口(1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外循环冷却的发动机侧壁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13),所述进气口(111)和进气管(113)连接的一端延伸至套环板(114)的内部,所述进气管(113)的一端贯穿套环板(114),所述进气管(113)的两端和冷却环(13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外循环冷却的发动机侧壁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12)包括冷却管(121),所述冷却管(121)和进气口(111)相连通,所述冷却管(121)的一侧设有两个喷流管(122),所述喷流管(122)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爱军张卫杰曹政坤赖艳华朱洪春姜建国孙学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速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