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静音发电机组的冷却风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97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静音发电机组的冷却风道,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机壳和设置在发电机机壳内的发动机,所述发电机机壳由带主进风口的控制面板和带发电机出风口的后盖板在内的多块壳体组合而成,所述发动机包括箱体、消声器、启动罩、带箱盖进风口的箱盖、电机罩、电机、缸头组件、缸头外罩、风扇、带消声器出风口和消声器进风口的消声器外罩、带箱体进风口的箱体外罩和导风道,从而形成冷却缸头的第一风道和冷却箱体的第二风道。在确保机组良好降噪效果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机组的通风散热性能,从而保证机组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A cooling air duct for silent generator 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静音发电机组的冷却风道


[0001]本技术属于通用发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静音发电机组的冷却风道。

技术介绍

[0002]发电机组分为开架式发电机组和静音型发电机组,其中开架式发动机的整个机组裸露在外,而静音型在开架式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外观覆盖件,除必要的进排气口外,整个机组被密封,使发电机组具有隔音和防雨功能。普通静音型发电机组主要由封闭机箱、动力箱体、电机、消声器等组成。动力箱体内的发动机与电机相连,消声器通过进气管道与动力箱体内的气缸头相连。
[0003]为保证静音型发电机组能达到相应的分贝要求,整个发动机机芯几乎被密封在机箱内,从而造成了机组通风散热不好,使得机组内部升温太快,进而严重影响了机组的性能,尤其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拟提供一种用于静音发电机组的冷却风道,在确保机组良好降噪效果的前提下,大大提高机组的通风散热性能,从而保证机组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静音发电机组的冷却风道,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机壳和设置在发电机机壳内的发动机,所述发电机机壳由控制面板和后盖板在内的多块壳体组合而成,所述控制面板和后盖板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的前后两侧,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用于进风的主进风口,所述后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冷却风排出的发电机出风口,所述发动机包括箱体和消声器,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启动罩,所述箱体的后侧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后侧设置有电机罩,所述电机罩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箱体的缸头端设置有缸头组件,所述缸头组件外罩设有缸头外罩,所述消声器的连接管穿过缸头外罩后设置在缸头组件上,所述消声器外罩设有消声器外罩,所述消声器外罩上对应发电机出风口位置处设置有消声器出风口,所述箱体的上面和侧面设置有能将箱体缸头端和箱体上端覆盖的箱体外罩,所述箱体外罩上设置有箱体进风口,所述箱盖靠近箱体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箱盖进风口,所述箱盖与电机之间设置有风扇,所述箱盖靠近电机罩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风道,所述电机罩靠近箱盖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导风道相匹配的第二导风道,所述第一导风道和第二导风道围成导风道,所述消声器外罩对应导风道的上端设置有消声器进风口;
[0006]包括第一风道:冷却风由主进风口进入发电机机壳内,在启动罩的作用下,进入到缸头外罩内对缸头组件进行冷却,再沿着连接管进入到消声器外罩内对消声器进行冷却,然后沿着消声器出风口和发电机出风口排出;
[0007]包括第二风道:冷却风由主进风口进入发电机机壳内,在风扇的作用下,沿着箱体进风口进入到箱体外罩内对箱体进行冷却,再沿着箱盖进风口进入电机罩内,再沿着导风
道和消声器进风口进入到消声器外罩内对消声器进行冷却,然后沿着消声器出风口和发电机出风口排出。
[0008]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优选,所述箱体外罩包括第一挡风罩、第二挡风罩和第三挡风罩,所述第一挡风罩设置在启动罩靠近箱体的一侧且朝向箱体延伸,所述第二挡风罩设置在箱体的顶面,所述第三挡风罩设置在箱体的侧面,所述箱体进风口设置在第二挡风罩。
[0009]进一步优选,所述控制面板与启动罩之间设置有能将发电机组内变频器罩住的变频器导风罩,所述变频器导风罩上设置有机内风口。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消声器外罩包括上下设置的消声器上罩和消声器下罩,所述消声器进风口设置在消声器下罩上,所述消声器下罩位于消声器进风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交叉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位于消声器上罩内,所述消声器出风口由设置在消声器上罩和消声器下罩后侧的两个半椭圆槽围成。
[0011]进一步优选,所述消声器出风口与发电机出风口之间设置有引风罩。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风扇设置为双向风扇,所述箱盖进风口的后方设置有箱盖挡板,所述电机罩的后侧设置有电机进风口,所述后盖板上设置有辅助进风口;
[0013]还包括第三风道,冷却风在双向风扇的作用下由辅助进风口进入到发电机机壳内,继续在双向风扇的作用下沿着电机进风口进入到电机罩内对电机进行冷却,再沿着导风道和消声器进风口进入到消声器外罩内对消声器进行冷却,然后沿着消声器出风口和发电机出风口排出。
[0014]进一步优选,所述辅助进风口设置在电机进风口的另一侧,所述后盖板的前侧对应辅助进风口和电机进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一圈向前延伸的挡板。
[0015]进一步优选,所述控制面板的中下部设置有若干个向后侧斜向延伸的缺槽,所述主进风口位于缺槽的上顶面,所述发电机出风口设置为斜向下的栅格。
[0016]进一步优选,所述后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向前的六边形凹槽,部分六边形凹槽设置为前后贯通的通槽,在通槽的下中部设置有六边形的挡柱,所述辅助进风口由挡柱和通槽形成。
[0017]进一步优选,所述发电机机壳、箱体外罩和消声器外罩内均设置有吸音棉。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在箱体外设置有箱体外罩,且箱体外罩内附有吸音棉,吸音棉能吸收部分声音,同时第二风道能将机壳内的声音和电机的声音导入消声器外罩后,经过多次变向降噪,从而增加发动机的降噪效果;
[0020]2)通过增加带箱体进风口的箱体外罩、箱盖进风口、导风道和风扇,使得发电机在运行时,冷却风由主进风口进入发电机机壳内,在风扇的作用下,沿着箱体进风口进入到箱体外罩内对箱体进行冷却,再沿着箱盖进风口进入电机罩内,再沿着导风道和消声器进风口进入到消声器外罩内对消声器进行冷却,然后沿着消声器出风口和发电机出风口排出,其能抽走发电机机壳内的温度,从而降低发电机内部的温度,同时对箱体进行冷却,进而保证机组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一(从前侧看)。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示意图二(从后侧看)。
[0023]图3为本技术中发动机的示意图一(从前侧看)。
[0024]图4为本技术中发动机的示意图一(从后侧看)。
[0025]图5为本技术的风道示意图一(一个箭头标识第一风道,两个箭头标识第二风道)。
[0026]图6为本技术的风道示意图二(两个箭头标识第二风道,三个箭头标识第三风道,四个箭头标识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合并)。
[0027]图7为本技术中发动机的爆炸图。
[0028]图8为本技术中消声器外罩的爆炸图。
[0029]图9为本技术中后盖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

9所示,一种用于静音发电机组的冷却风道,发电机组主要由发电机机壳和设置在发电机机壳内的发动机组成,发电机机壳由控制面板1和后盖板2在内的多块壳体组合而成,控制面板1和后盖板2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的前后两侧,控制面板1上设置有用于进风的主进风口1a,后盖板2上设置有用于冷却风排出的发电机出风口2a,发动机包括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静音发电机组的冷却风道,所述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机壳和设置在发电机机壳内的发动机,所述发电机机壳由控制面板(1)和后盖板(2)在内的多块壳体组合而成,所述控制面板(1)和后盖板(2)分别设置在发动机的前后两侧,所述控制面板(1)上设置有用于进风的主进风口(1a),所述后盖板(2)上设置有用于冷却风排出的发电机出风口(2a),所述发动机包括箱体(3)和消声器(4),所述箱体(3)的前侧设置有启动罩(5),所述箱体(3)的后侧设置有箱盖(6),所述箱盖(6)的后侧设置有电机罩(7),所述电机罩(7)内设置有电机(8),所述箱体(3)的缸头端设置有缸头组件,所述缸头组件外罩设有缸头外罩,所述消声器(4)的连接管穿过缸头外罩后设置在缸头组件上,所述消声器(4)外罩设有消声器外罩(9),所述消声器外罩(9)上对应发电机出风口(2a)位置处设置有消声器出风口(9a),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上面和侧面设置有能将箱体(3)缸头端和箱体(3)上端覆盖的箱体外罩(10),所述箱体外罩(10)上设置有箱体进风口(10a),所述箱盖(6)靠近箱体(3)一侧的上端设置有箱盖进风口(6a),所述箱盖(6)与电机(8)之间设置有风扇(11),所述箱盖(6)靠近电机罩(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风道(6b),所述电机罩(7)靠近箱盖(6)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导风道(6b)相匹配的第二导风道(7a),所述第一导风道(6b)和第二导风道(7a)围成导风道,所述消声器外罩(9)对应导风道的上端设置有消声器进风口(9b);包括由主进风口(1a)、启动罩(5)、缸头外罩、连接管、消声器外罩(9)、消声器出风口(9a)和发电机出风口(2a)形成的第一风道;还包括由主进风口(1a)、发电机机壳、风扇(11)、箱体进风口(10a)、箱体外罩(10)、箱盖进风口(6a)、电机罩(7)、导风道、消声器进风口(9b)、消声器外罩(9)、消声器出风口(9a)和发电机出风口(2a)形成的第二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静音发电机组的冷却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罩(10)包括第一挡风罩(10b)、第二挡风罩(10c)和第三挡风罩(10d),所述第一挡风罩(10b)设置在启动罩(5)靠近箱体(3)的一侧且朝向箱体(3)延伸,所述第二挡风罩(10c)设置在箱体(3)的顶面,所述第三挡风罩(10d)设置在箱体(3)的侧面,所述箱体进风口(10a)设置在第二挡风罩(10c)。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鼎工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