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定子、扁线电机、动力总成和动力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定子、扁线电机、动力总成和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扁线电机因具有高铜满率,可利于电机绕组散热、能够提高绕组的耐压能力以及降低绕组端部长度等方面的优势,进而可以提升电机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因此,扁线电机成为了促进汽车轻量化、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升汽车的空间利用率和降低动力总成成本的一个重要举措。
[0003]现有电机主要采用波绕组或叠绕组的绕组结构,通过将绕组结构中的扁线导体设计为多层,可有效降低电机的交流电阻。但是随着扁线导体层数的增加,绕组结构的布线方式随之复杂,并且在绕组结构中通常也会存在多条并联支路。而现有绕组结构的并联支路中,不同并联支路的进线端和出线端通常会连接不同槽的不同层扁线导体。例如,各并联支路的进线端和引出线分别从定子槽的内层扁线导体和外侧扁线导体引出,汇流端的母排结构需要设置不同高度的两侧导电排以分别连接不同层的扁线导体,通常会导致采用复杂的母排结构以及多种异形连接线。同时,采用多层结构的母排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其中,所述定子铁芯包括Z个定子槽,每个定子槽内设有N层扁线导体,N为≥2的偶数;所述定子绕组包括m相绕组,每相绕组均包括两条并联支路,所述定子绕组的磁极数为2p,p为整数,所述m相绕组包括N/2个线圈组;任一线圈组包括跨距为Z/(2p)
‑
1、Z/(2p)以及Z/(2p)+1的三种发卡线圈,任一所述发卡线圈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任一所述发卡线圈的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分别插设于不同定子槽内形成所述扁线导体,第k线圈组的各个发卡线圈的所述第一插接部和所述第二插接部分别插设于相邻极相的第2k
‑
1层扁线导体和第2k层扁线导体,k为遍历1~N/2的整数,跨距为Z/(2p)
‑
1的发卡线圈与跨距为Z/(2p)+1的发卡线圈位于同一个极相组,任一所述线圈组中的各所述发卡线圈在每相绕组的各并联支路中均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为3,任一所述并联支路的扁线导体在任一所述线圈组中的跨距为8、9、9、9、9和10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N/2个线圈组中,任意一个线圈组的第2k层的一个扁线导体与相邻的另一线圈组的第2k+1层的一个扁线导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每相绕组的各所述并联支路的进线端均自相同层的所述扁线导体引出,且间隔的定子槽的数量小于等于2;每相绕组的各所述并联支路的出线端均自相同层的所述扁线导体引出,且间隔的定子槽的数量小于等于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并联支路进线端和出线端均自定子槽的槽底层扁线导体引出。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定子,其特征在于,每相绕组的各并联支路的进线端间隔两个定子槽,每相绕组的各并联支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奎,郑阳,徐博,周朝,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