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线圈以及旋转电机的定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8967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0 10:18
定子线圈(100)为组装于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1)且包括多个线圈导体(11、12)的定子线圈(100),至少在定子铁芯(1)的轴向(Z)的一方的端面侧设置的线圈导体(11、12)的在线圈末端部(11e1、12e1)的径向(Y)的厚度(L3)与线圈导体(11、12)被插入于定子铁芯(1)的槽(S)的槽插入部(11s1、11s2、12s1、12s2)的径向(Y)的厚度(L4)相同,在线圈末端部(11e1、12e1)的周向(X)的端部的线圈导体(11、12)的周向宽度(L1)大于在槽插入部(11s1、11s2、12s1、12s2)的线圈导体(11、12)的周向宽度(L2)。12)的周向宽度(L2)。12)的周向宽度(L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定子线圈以及旋转电机的定子


[0001]本申请涉及定子线圈以及旋转电机的定子。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对于马达强烈要求小型化和输出提高。为了实现马达的小型化和输出提高,需要提高插入于定子的导体的占空因数、进而降低铜损。以往,在定子线圈的导体的截面积在全部绕组中都相同的情况下,线圈末端部(coil end portion)的截面形状与插入于槽的部分的线圈的截面形状相同,难以不改变线圈末端部的长度而降低线圈末端部的电阻。
[0003]于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技术,构成为如下:对于用作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的线圈的导体,以对作为槽插入部的部分预先实施冲压加工从而使截面积小于原有导体的截面积的方式进行加工,使作为线圈末端部的部分的导体的截面积大于作为槽插入部的部分的截面积。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329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08]当使形成线圈的导体的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定子线圈,被组装于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并且包括多个线圈导体,该旋转电机的定子铁芯具备:圆环状的磁轭部、从所述磁轭部的内周面沿周向等间隔地形成且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多个齿部、和在相邻的所述齿部之间形成的多个槽,其中,至少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一方的端面侧设置的所述线圈导体的在线圈末端部的径向厚度与所述线圈导体被插入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槽的槽插入部的径向厚度相同,在所述线圈末端部的周向的端部的所述线圈导体的周向宽度大于在所述槽插入部的所述线圈导体的周向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线圈,其中,所述线圈导体存在第1线圈导体和第2线圈导体这两种,其中,第1线圈导体具备:多个槽插入部,插入于离开预先决定的槽数的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槽;以及多个所述线圈末端部,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将所述槽插入部的轴向的端部彼此交替而连续地进行连接;以及第2线圈导体具备:多个槽插入部,插入于离开预先决定的槽数的所述定子铁芯的槽;以及多个所述线圈末端部,在所述定子铁芯的轴向的一端侧和另一端侧将所述槽插入部的轴向的端部彼此交替而连续地进行连接,所述第1线圈导体的各个所述槽插入部被插入的所述槽与所述第2线圈导体的各个所述槽插入部被插入的所述槽向周向的一方各错开1个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线圈,其中,具备层叠线圈导体,该层叠线圈导体是所述第1线圈导体和所述第2线圈导体在径向上层叠而成的,在径向上观察时,所述第1线圈导体的所述线圈末端部的周向的中央部分与所述第2线圈导体的所述线圈末端部的周向的中央部分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洋平鲛岛壮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