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检测系统、X射线管、管芯以及旋转阳极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270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医疗检测系统、X射线管、管芯以及阳极组件。医疗检测系统,包括:X射线发射装置、X射线成像装置以及影像处理装置。其中,X射线发射装置包括X射线管,用于发射X射线。其中,X射线管包括:管芯以及管套。其中管芯的后端通过第一支架与管套固定连接,并且,管芯包括轴承组件、阳极靶盘以及阴极,其中阴极将电子投射到阳极靶盘。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以及轴承。其中,轴承与阳极靶盘连接,使得阳极靶盘能够相对于轴承座旋转;轴承的后端与轴承座连接,并且在轴承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减振装置;并且轴承座与第一支架连接。并且轴承座与第一支架连接。并且轴承座与第一支架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疗检测系统、X射线管、管芯以及旋转阳极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X射线管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检测系统、X射线管、管芯以及阳极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基于X射线管的医疗检测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疗检测系统通过X射线发射装置内的X射线管发射X射线,通过X射线成像装置生成相应的影像,并通过图像处理装置对影像进行处理从而生成能够供医生参考的医疗影像。并且更进一步地,部署有人工智能模块的图像处理装置还能够根据医疗影像提供诊断建议,便于医生参考。
[0003]其中旋转阳极X射线管是医疗检测系统的重要组件,图1A示出了现有的旋转阳极X射线管的示意图。参考图1A所示,旋转阳极X射线管包括管芯10、管套20以及线圈30等。其中,管芯10是旋转阳极X射线管的核心部件,管芯100一般在轴承110的末端和管芯外壳400处,通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与管套20连接在一起。管套20内填充有绝缘油。
[0004]图1B示出了现有的用于旋转阳极X射线管的管芯100的示意图。参考图1B所示,管芯100主要包括阴极300、轴承110、阳极靶盘200和管芯外壳400等。其中管芯10内部为真空状态。
[0005]阳极靶盘200和轴承110一般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组成旋转阳极组件。在工作状态下,旋转阳极组件的转速高达9000r/min,有的甚至达到12000r/min。由于零件材质不均匀、加工精度以及零件装配偏差等原因,旋转阳极组件本身会存在质量偏心。当旋转阳极组件高速旋转时,质量偏心产生周期性的离心力激励,并作用在轴承110上,从而使旋转阳极组件产生振动。
[0006]图1C示出了X射线管内部旋转阳极组件的振动传导方向。参考图1C所示,通常,振源产生振动,并通过介质传至受振对象。从X射线管可以看出,管芯10和管套20通过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安装在一起。当X射线管工作时,管芯10内部的旋转阳极组件作为振源,产生的振动0,向管芯10外部传导(管芯外壳400为管芯10的内外边界)。一部分振动1、2,会从管芯10末端的第一支架21传导给管套20;另一部分振动3、4,会先传导给管芯外壳400,并经过第二支架22,传导给管套20。
[0007]X射线管的管芯外壳400一般由玻璃制造而成,旋转阳极组件振动过大,传导到管芯外壳400,会降低玻璃的强度,甚至导致玻璃碎裂。此外,旋转阳极组件的振动传导到管套20,会影响医疗检测系统给的成像质量,伴随振动产生的噪音,也会影响患者就诊的舒适度。为了降低旋转阳极组件振动对X射线管内部零部件强度造成的影响,并且给医生和患者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和更舒适的诊疗环境,必须抑制管芯10内部旋转阳极组件的振动向外传导。
[0008]图1D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减振结构的示意图。参考图1D所示,现有技术都是在管芯10外部,即在第一支架21处安装弹性件,对振源(即旋转阳极组件)产生的振动进行隔离。例如现有技术在管芯10外部的轴承末端径向面42处安装弹性件,或者是在管芯10外部的轴承
末端轴向端面41处安装弹性件。
[0009]但是,现有的减振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0010]1)X射线管的振源处于管芯10内部,然而现有技术都是在管芯10外部(例如第一支架21处)对振动进行隔离。由于安装隔振弹性件的位置距离振源较远,因此对振动进行隔绝或减弱振动的效果有限;
[0011]2)从旋转阳极X射线管的结构可以看出,当X射线管工作时,旋转阳极组件产生的振动,会向多个方向经过多个路径向外传导,如图1C所示。但是现有技术一般单独在0

1或0

2方向(从第一支架21传导给管套20)对振动进行隔绝。但是对于0

3和0

4方向(从第二支架22传导给管套20)传导的振动,现有技术并未采取措施进行有效隔振。因此,现有技术的隔振结构不能有效地对振动的所有扩散支路进行隔断,因此减振效果有限。
[0012]针对现有的基于X射线的医疗检测系统中存在的不能对旋转阳极组件产生的振动进行有效隔断,导致管芯外壳发生碎裂以及成像的图像质量劣化,并伴随产生的噪音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X射线管、管芯以及阳极组件,以至少解决现有的基于X射线的医疗检测系统中存在的不能对旋转阳极组件产生的振动进行有效隔断,导致管芯外壳发生碎裂以及成像的图像质量劣化,并伴随产生的噪音的技术问题。
[00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X射线的医疗检测系统,包括:X射线发射装置、X射线成像装置以及影像处理装置。其中,X射线发射装置包括X射线管,用于发射X射线;X射线成像装置用于基于X射线发射装置发射的X射线生成相应的影像;以及影像处理装置与X射线成像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对X成像装置生成的影像进行图像处理。其中,X射线管包括:管芯以及管套。其中管芯的后端通过第一支架与管套固定连接,并且,管芯包括轴承组件、阳极靶盘以及阴极,其中阴极将电子投射到阳极靶盘。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以及轴承。其中,轴承与阳极靶盘连接,使得阳极靶盘能够相对于轴承座旋转;轴承的后端与轴承座连接,并且在轴承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减振装置;并且轴承座与第一支架连接。
[001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X射线管,包括:管芯以及管套。其中管芯的后端通过第一支架与管套固定连接,并且,管芯包括轴承组件、阳极靶盘以及阴极,其中阴极将电子投射到阳极靶盘。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以及轴承。其中,轴承与阳极靶盘连接,使得阳极靶盘能够相对于轴承座旋转;轴承的后端与轴承座连接,并且在轴承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减振装置;并且轴承座与第一支架连接。
[0016]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管芯,包括轴承组件、阳极靶盘以及阴极。其中所述阴极将电子投射到所述阳极靶盘。其中,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以及轴承。其中,所述轴承与所述阳极靶盘连接,使得所述阳极靶盘能够相对于所述轴承座旋转;并且所述轴承的后端与所述轴承座连接,并且在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减振装置。
[0017]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旋转阳极组件,包括轴承组件以及阳极靶盘。所述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座以及轴承。其中,所述轴承与所述阳极靶盘连接,使得所述阳极靶盘能够相对于所述轴承座旋转;并且所述轴承的后端与所述轴承座连
接,并且在所述轴承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减振装置。
[0018]从而,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更接近振源的位置处,尤其是在管芯内部,隔断振动的扩散。从而能够有效地隔绝振源产生的振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对旋转阳极组件产生的振动进行有效隔断,导致管芯外壳发生碎裂以及成像的图像质量劣化,并伴随产生的噪音的技术问题。
[0019]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0]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X射线的医疗检测系统,包括:X射线发射装置(1)、X射线成像装置(2)以及影像处理装置(3),其中所述X射线发射装置(1)包括X射线管(4),用于发射X射线;所述X射线成像装置(2),用于基于所述X射线发射装置(1)发射的所述X射线生成相应的影像;以及所述影像处理装置(3)与所述X射线成像装置(2)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X成像装置(2)生成的影像进行图像处理,其中所述X射线管(4)包括:管芯(10)以及管套(20),其中所述管芯(10)的后端通过第一支架(21)与所述管套(20)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管芯(10)包括轴承组件(100)、阳极靶盘(200)以及阴极(300),其中所述阴极(300)将电子投射到所述阳极靶盘(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100)包括轴承座(130)以及轴承(110),其中所述轴承(110)与所述阳极靶盘(200)连接,使得所述阳极靶盘(200)能够相对于所述轴承座(130)旋转;所述轴承(110)的后端与所述轴承座(130)连接,并且在所述轴承(110)与所述轴承座(130)之间设置有减振装置(120);并且所述轴承座(130)与所述第一支架(2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芯(10)包括容纳所述轴承组件(100)、所述阳极靶盘(200)以及所述阴极(300)的管芯壳体(400),并且所述管芯壳体(400)的后端与所述轴承座(130)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管套(20)内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管芯壳体(400)的第二支架(22),并且管芯壳体(400)还通过所述第二支架(22)固定于所述管套(20)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120)为金属橡胶片(1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橡胶片(120)以预压缩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轴承座(130)和所述轴承(110)之间,其中所述金属橡胶片(120)在径向的预压缩量是所述金属橡胶片(120)的直径的5

10%,并且所述金属橡胶片(120)在轴向的预压缩量是所述金属橡胶片(120)的厚度的1

5%,并且其中所述轴承座(130)与所述轴承(110)相对的端面设置有凹陷部(131),所述轴承(110)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131)相对的突出部(114),所述凹陷部(131)的侧壁(132)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突出部(114)的外侧表面配合,并且所述金属橡胶片(120)设置于所述凹陷部(131)和所述突出部(114)沿轴向相对的表面之间,所述轴承(110)设置有环绕所述突出部(114)并且沿径向凸起的第一凸缘(115),所述侧壁(132)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凸缘(115)连接,并且其中所述凹陷部(131)的侧壁(132)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凹陷部(131)连通的排气孔(133),所述排气孔(133)为偶数个,并且相对于所述凹陷部(131)的中心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装置(120)为金属橡胶环(1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橡胶环(120)以预压缩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轴承座(130)和所述轴承(110)之间,其中所述金属橡胶环(120)在径向的预压缩
量是所述金属橡胶环(120)的直径的5

10%,并且所述金属橡胶环(120)在轴向的预压缩量是所述金属橡胶环(120)的厚度的1

5%,并且其中所述轴承座(130)与所述轴承(110)相对的端面设置有凹陷部(131),所述轴承(110)设置有与所述凹陷部(131)相对的突出部(114),所述金属橡胶环(120)设置于所述凹陷部(131)的侧壁(132)的内侧表面与所述突出部(114)的外侧表面之间,所述轴承(110)设置有环绕所述突出部(114)并且沿径向凸起的第一凸缘(115),所述侧壁(132)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凸缘(115)连接,并且所述轴承(110)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银富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