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2016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接合装置包括一对加压部件(20)和多个供电部件(31、32),一对加压部件(20)以从多个被接合部件(101、102)的层叠方向上的两侧夹住多个被接合部件(101、102)的方式对置布置,且设置为能够对多个被接合部件加压,多个供电部件(31、32)布置在多个被接合部件的层叠方向上的一侧或者两侧,多个供电部件(31、32)以在彼此之间夹住由加压部件加压的多个被接合部件的被加压部(105)的方式布置,且设置为与被接合部件抵接而能够向被接合部件供电,供电部件分别设于在多个被接合部件的层叠方向上与加压部件不重叠的位置,由加压部件对多个被接合部件进行加压,并且由供电部件向多个被接合部件供电,由此使被加压部产生电阻热,接合多个被接合部件。合部件。合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合装置和接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汽车的车身制造工序等中,使用一对电极夹持重叠的多个被接合部件,通过使电极对该接合对象物通电,来产生电阻热,对焊接部进行加压,由此在抑制与接合界面的熔融相伴随的膨胀和熔融金属的飞散的同时实施点焊。
[0003]在这样的现有点焊中,在熔融部超出加压的影响范围而生长时,熔融金属的飞散成为问题。针对于此,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1那样使用如下方法来抑制熔融金属的飞散的方案,在该方法中,利用在电极头的外周设有加压部件的电极主体来夹住被接合部件,分别独立地控制电极头的压力和加压部件的压力。另外,在焊接过程中,被接合部件与供电部之间的接触状态会变化,为了抑制因与之相伴随的被接合部件内的电流路径的放大、变化而产生的散射(fringing)现象,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2那样在电极前端部设有凹凸部的点焊用电极。
[0004]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73793号
[0005]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20-082092号公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合装置,用于对层叠的多个被接合部件进行接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加压部件和多个供电部件,所述一对加压部件以从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的层叠方向上的两侧夹住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的方式对置布置,所述一对加压部件设置为能够对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加压,所述多个供电部件布置在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的层叠方向上的一侧或者两侧,所述多个供电部件以在彼此之间夹住由所述加压部件加压的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的被加压部的方式布置,且设置为与该被接合部件抵接而能够向该被接合部件供电,所述供电部件分别设于在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的层叠方向上与所述加压部件不重叠的位置,由所述加压部件对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进行加压,并且由所述供电部件对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供电,由此使所述被加压部产生电阻热,接合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件包括第一供电部件和第二供电部件,所述第一供电部件布置于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的层叠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供电部件布置于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的层叠方向上的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电部件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具有沿着所述被接合部件的表面延伸的抵接部,所述第一供电部件的所述抵接部和所述第二供电部件的所述抵接部在彼此之间夹住所述被加压部而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电极主体的前端部,包括沿着所述被接合部件的表面方向相邻的所述加压部件和所述供电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件在与所述电极主体之间包括加压部件支承部,所述加压部件支承部能够在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的层叠方向上弹性变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件在与所述电极主体之间包括供电部件支承部,所述供电部件支承部能够在所述多个被接合部件的层叠方向上弹性变形。7.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件由导体构成,所述接合装置在所述供电部件与该加压部件之间包括绝缘部件。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部件具有接合用电源和监视用电源,所述接合用电源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纮次朗福英仁森胁干文岩本友之中井正规氏平直树佐藤博纪宫本誉也小畠雄大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