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发酵灭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148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饲料发酵灭菌罐,涉及发酵物料排料辅助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设置有进料通道的发酵混料系统,发酵混料系统内安装有搅拌桨,发酵混料系统包括设置在下方的输料箱以及与输料箱连通设置在上方的发酵混料箱,发酵混料箱与输料箱之间设置有挡板阀,搅拌桨包括竖直的转动杆,转动杆的底端侧安装有搅拌杆,搅拌杆包括水平的底杆,底杆与转动杆相对的一端连接刮板,且刮板的端部沿着发酵混料箱向上延伸,刮板朝向转动杆的一面排列设置有紫外灯,紫外灯朝向转动杆的方向延伸,低杆朝向挡板阀的底面安装有竖直的扰动杆;以解决现有的饲料混料设备,在湿饲料卸料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堵料以及紫外灯介入过程繁琐的问题。琐的问题。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料发酵灭菌罐


[0001]本技术涉及发酵物料排料辅助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饲料发酵灭菌罐。

技术介绍

[0002]发酵饲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微生物活性益生菌、复合酶制剂为一体生物发酵饲料。该产品不但可以弥补常规饲料中容易缺乏的氨基酸,而且能使其它粗饲料原料营养成份迅速转化,达到增强消化吸收利用效果。
[0003]在发酵饲料制备的过程中,物料都需要进行搅拌,发酵完成后的饲料一般都是湿润的饲料,再结合饲料本身粒度较小,因而及其容易在卸料的过程中,因而卸料口较小,而出现物料堵塞的情况。而且,现在在发酵完成后需要利用紫外灯进行杀菌时,都需要人工手动将紫外灯放入发酵罐内,大幅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发酵灭菌罐,以解决现有的饲料混料设备,在湿饲料卸料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堵料以及紫外灯介入过程繁琐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0006]一种饲料发酵灭菌罐,包括设置有进料通道的发酵混料系统,前述的进料通道连通在前述发酵混料系统的顶面,所述发酵混料系统内安装有搅拌桨,所述发酵混料系统包括设置在下方的输料箱以及与所述输料箱连通设置在上方的发酵混料箱,所述发酵混料箱与所述输料箱之间设置有挡板阀,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发酵混料箱内,所述搅拌桨包括竖直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侧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包括水平的底杆,所述底杆与所述转动杆相对的一端连接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发酵混料箱的内侧壁滑动贴合,且所述刮板的端部沿着所述发酵混料箱向上延伸,所述刮板朝向所述转动杆的一面排列设置有紫外灯,所述紫外灯朝向所述转动杆的方向延伸,所述低杆朝向所述挡板阀的底面安装有竖直的扰动杆,所述扰动杆的底端与所述挡板阀的顶面滑动接触,前述刮板、低杆以及转动杆均内置有用于紫外灯线路穿过的线路通道,转动杆与发酵混料箱转动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电滑环,前述紫外灯的线路通过前述电滑环与外部控制系统信号连通。
[000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紫外灯倾斜设置,且所述紫外灯的下侧端朝向所述转动杆的转动方向。
[0008]作为优选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的输出电机安装在所述发酵混料箱的外顶面,所述输出电机的转动段竖直伸入所述发酵混料箱与所述转动杆同轴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扰动杆包括与所述低杆连接的硬杆,所述硬杆的底端同轴安装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底端与所述挡板阀的顶面接触,且所述弹性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硬杆底端至所述挡板阀顶面的距离,在让挡板阀从开启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需要伴随着前述输出电机的转动,让伸入输料箱内的弹性杆不断的位移至挡板阀的顶面以上,避免在关
闭的过程中,挡板阀将弹性杆夹持。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箱的底侧连通衔接管,所述衔接管的底面连通排料管,所述输料箱的内底侧安装有水平的输料绞龙,所述输料绞龙的一端水平伸入所述衔接管,且伸入部位于所述排料管的管口上方,所述输料箱内设置有扰动机构,所述扰动机构的动力系统设置在所述输料箱的外壁。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扰动机构包括一对转杆,所述转杆朝向所述输料箱内侧壁的一面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穿过所述输料箱与安装在所述输料箱外侧壁的第二转动电机的转动段同轴连接,两所述转杆之间设置有一对挖片,所述挖片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两所述转杆连接,两所述挖片关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的转动端轴线对称设置。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挖片的界面设置为柳叶形。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衔接管的顶面设置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衔接管上方的水平的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底面沿着所述输料绞龙的延伸方向排列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向下延伸伸入所述衔接管,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衔接管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伸入端连接有弹性软片,所述弹性软片与所述输料绞龙的输送端接触。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承接板的顶面安装有压杆,所述衔接管的顶面安装有竖直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向延伸穿过所述承接板,且所述承接板与所述限位杆滑动接触,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接板的底面以及所述衔接管的外顶面连接,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承接板上方的一端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面与所述承接板的顶面贴合。
[0015]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在进行混料的过程中,利用搅拌桨对发酵混料箱内的物料进行搅拌,并且在搅拌桨转动的过程中,设置在转动杆底端侧壁的搅拌杆跟随转动杆进行转动,进而利用搅拌杆对发酵混料箱内的物料进行混合,然后在混合的过程汇总,搅拌杆中的刮板始终与发酵混料箱的内壁贴合,这样在混料的过程中,能够让刮板不断的对发酵混料箱的内壁进行刮动,从而避免湿物料粘附在发酵混料箱的内壁,从而造成混料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另外,在搅拌杆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底杆同样能够起到对发酵混料箱内的物料进行搅拌的作用,同时,底杆与挡板阀顶面之间的空隙能够利用扰动杆跟随底杆的转动而进行搅拌,同时,在卸料的过程中,让转动杆持续转动,从而利用搅拌杆和扰动杆不断的对发酵混料箱内的湿物料进行扰动,从而有效的避免湿物料大量静置堆积在发酵混料箱内,在扰动的过程中,发酵混料箱内的湿物料能够保持动态,进而让湿物料能够更好的从发酵混料箱内泄出。
[0017]同时,在发酵卸料完成后,直接在此开启转动杆的驱动系统,让转动杆持续转动,并且开启紫外灯,能够在卸料完成后,直接对发酵罐内进行紫外杀菌作业,而且,利用水平设置的紫外灯,同时还能够在发酵搅拌的过程中,对物料的搅拌效果更好,让物料能够收到更剧烈的扰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本技术刮板与紫外灯安装结构示意图(箭头为刮板转动方向)。
[0020]图3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扰动装置的转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

输料箱、2

发酵混料箱、3

挡板阀、4

转动杆、5

底杆、6

刮板、7

紫外灯、8

扰动杆、81

硬杆、82

弹性杆、9

输出电机、10

衔接管、11

排料管、12

输料绞龙、13

转杆、14

转轴、15

第二转动电机、16

挖片、17

承接板、18

连接杆、19

弹性软片、2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料发酵灭菌罐,包括设置有进料通道的发酵混料系统,所述发酵混料系统内安装有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混料系统包括设置在下方的输料箱(1)以及与所述输料箱(1)连通设置在上方的发酵混料箱(2),所述发酵混料箱(2)与所述输料箱(1)之间设置有挡板阀(3),所述搅拌桨设置在所述发酵混料箱(2)内,所述搅拌桨包括竖直的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底端侧安装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包括水平的底杆(5),所述底杆(5)与所述转动杆(4)相对的一端连接刮板(6),所述刮板(6)与所述发酵混料箱(2)的内侧壁滑动贴合,且所述刮板(6)的端部沿着所述发酵混料箱(2)向上延伸,所述刮板(6)朝向所述转动杆(4)的一面排列设置有紫外灯(7),所述紫外灯(7)朝向所述转动杆(4)的方向延伸,所述底杆(5)朝向所述挡板阀(3)的底面安装有竖直的扰动杆(8),所述扰动杆(8)的底端与所述挡板阀(3)的顶面滑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料发酵灭菌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紫外灯(7)倾斜设置,且所述紫外灯(7)的下侧端朝向所述转动杆(4)的转动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料发酵灭菌罐,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4)的输出电机(9)安装在所述发酵混料箱(2)的外顶面,所述输出电机(9)的转动段竖直伸入所述发酵混料箱(2)与所述转动杆(4)同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料发酵灭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杆(8)包括与所述底杆(5)连接的硬杆(81),所述硬杆(81)的底端同轴安装有弹性杆(82),所述弹性杆(82)的底端与所述挡板阀(3)的顶面接触,且所述弹性杆(82)的长度大于所述硬杆(81)底端至所述挡板阀(3)顶面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料发酵灭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箱(1)的底侧连通衔接管(10),所述衔接管(10)的底面连通排料管(11),所述输料箱(1)的内底侧安装有水平的输料绞龙(12),所述输料绞龙(12)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进侯冰娜王涛范收武刘智勇黄庆周王春芳李振田李旺李保民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欧科拜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