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111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属于注射用水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介质流入管道、介质流出管道、工业蒸汽流入管道、冷凝水管道、工业蒸汽流出管道、冷水流入管道和冷水流出管道。其中,换热器分别位于介质流入管道和介质流出管道之间,工业蒸汽流入管道和工业蒸汽流出管道之间,以及冷水流入管道和冷水流出管道之间,冷凝水管道单独连接换热器,以排出由蒸汽液化后的冷凝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通过合理配置气动常闭角座阀和调节阀,保证了注射水温度的稳定性,确保使用点对恒定温度的需求。减少了残次品的产生,提高了使用者的成品合格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注射用水系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污染是制药用水系统中最常见、最易发生的污染源。药典规定,注射用水的微生物限度为10CFU/100ml,注射用水属于原料水的范畴,虽然原料水无需按照无菌进行管控,但必要的抑菌手段必不可少;对于灭菌注射用水等无菌制药用水而言,注射水储存与分配系统在稳定维持在70度以上运行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换热系统作为注射水系统的恒温维持执行装置,无法保证在满足温度以上恒温运行,注射水系统中将会滋生微生物,影响最终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能够使注射水系统维持在满足需求的温度以上恒温运行。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包括介质流经线路,包括依次连通的介质流入管道、换热器和介质流出管道,所述介质流入管道上设有入口温度传感器,所述介质流出管道上设有出口温度传感器;
[0005]工业蒸汽流经线路,包括连通所述换热器两端的工业蒸汽流入管道和工业蒸汽流出管道,所述工业蒸汽流入管道上设有调节阀一和气动常闭角座阀一,所述工业蒸汽流出管道上设有气动常闭角座阀二;
[0006]冷水流经线路,包括连通所述换热器两端的冷水流入管道和冷水流出管道,所述冷水流出管道上设有调节阀二和气动常闭角座阀三,所述冷水流入管道上设有气动常闭角座阀四。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业蒸汽流入管道上依次设有截止阀一、过滤器一和止回阀一,所述调节阀一和所述气动常闭角座阀一依次设于所述过滤器一和所述止回阀一之间。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水流出管道上设有截止阀二,所述截止阀二位于所述气动常闭角座阀三的后侧。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水流入管道上依次设有截止阀三和过滤器二。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器连通有冷凝水管道,所述冷凝水管道与所述蒸汽流出管道并联设置。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凝水管道上设有气动常闭角座阀五。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凝水管道设有疏水阀和截止阀四,所述疏水阀和所述截止阀四依次设于所述气动常闭角座阀五的后侧。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工业蒸汽流入管道和所述冷水流出管道连接所述
换热器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压力表。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入口温度传感器监测流入换热器介质的初始温度,出口温度传感器监测流出换热器介质换热后的温度,即为工程需求温度。依据工程需求温度与流入换热器介质的初始温度调节控制调节阀一和调节阀二。调节阀一协同气动常闭角座阀一和气动常闭角座阀二实现对工业蒸汽流量的调节控制。调节阀二协同气动常闭角座阀三、气动常闭角座阀四实现对冷水流量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对工程需求温度准确控制,满足注射水系统稳定的恒温需求。
[0015]总之,本技术通过合理配置气动常闭角座阀和调节阀,保证了注射水温度的稳定性,确保使用点对恒定温度的需求。减少了残次品的产生,提高了使用者的成品合格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介质流出管道;2、出口温度传感器;3、换热器;4、入口温度传感器;5、介质流入管道;6、工业蒸汽流入管道;7、截止阀一;8、过滤器一;9、气动常闭角座阀一;10、调节阀一;11、止回阀一;12、气动常闭角座阀五;13、疏水阀;14、截止阀四;15、气动常闭角座阀二;16、冷凝水管道;17、冷水流入管道;18、截止阀三;19、过滤器二;20、气动常闭角座阀四;21、调节阀二;22、气动常闭角座阀三;23、截止阀二;24、冷水流出管道;25、压力表;26、工业蒸汽流出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进行说明。所述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包括介质流入管道5、介质流出管道1、工业蒸汽流入管道6、冷凝水管道16、工业蒸汽流出管道26、冷水流入管道17和冷水流出管道24。其中,换热器3分别位于介质流入管道5和介质流出管道1之间,工业蒸汽流入管道6和工业蒸汽流出管道26之间,以及冷水流入管道17和冷水流出管道24之间,冷凝水管道16单独连接换热器3,以排出由蒸汽液化后的冷凝水。
[0022]具体的,介质流入管道5上安装有入口温度传感器4;介质流出管道1上安装有出口温度传感器2;工业蒸汽流入管道6沿蒸汽流入方向依次安装有截止阀一7、过滤器一8、气动
常闭角座阀一9、调节阀一10和止回阀一11;工业蒸汽流出管道26上安装有气动常闭角座阀二15;冷水流入管道17沿冷水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截止阀三18、过滤器二19和气动常闭角座阀四20;冷水流出管道24沿冷水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调节阀二21、气动常闭角座阀三22和截止阀二23;冷凝水管道16沿冷凝水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气动常闭角座阀五12、疏水阀13和截止阀四14。此外,工业蒸汽流入管道6和冷水流出管道24连接换热器3的一端共同连接有压力表25。
[00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与过程如下:入口温度传感器4监测流入换热器3介质的初始温度,出口温度传感器2监测流出换热器3介质换热后的温度,即为工程需求温度。依据工程需求温度与流入换热器3介质的初始温度调节控制调节阀一10和调节阀二21。调节阀一10协同气动常闭角座阀一9和气动常闭角座阀二15实现对工业蒸汽流量的调节控制。调节阀二21协同气动常闭角座阀三22、气动常闭角座阀四20、气动常闭角座阀五12实现对冷水流量的精确控制。从而实现对工程需求温度准确控制,满足注射水系统稳定的恒温需求。
[0024]总之,本技术通过合理配置气动常闭角座阀和调节阀,保证了注射水温度的稳定性,确保使用点对恒定温度的需求。减少了残次品的产生,提高了使用者的成品合格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0025]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流经线路,包括依次连通的介质流入管道(5)、换热器(3)和介质流出管道(1),所述介质流入管道(5)上设有入口温度传感器(4),所述介质流出管道(1)上设有出口温度传感器(2);工业蒸汽流经线路,包括连通所述换热器(3)两端的工业蒸汽流入管道(6)和工业蒸汽流出管道(26),所述工业蒸汽流入管道(6)上设有调节阀一(10)和气动常闭角座阀一(9),所述工业蒸汽流出管道(26)上设有气动常闭角座阀二(15);冷水流经线路,包括连通所述换热器(3)两端的冷水流入管道(17)和冷水流出管道(24),所述冷水流出管道(24)上设有调节阀二(21)和气动常闭角座阀三(22),所述冷水流入管道(17)上设有气动常闭角座阀四(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蒸汽流入管道(6)上依次设有截止阀一(7)、过滤器一(8)和止回阀一(11),所述调节阀一(10)和所述气动常闭角座阀一(9)依次设于所述过滤器一(8)和所述止回阀一(11)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稳定注射水恒温运行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强刘秀芳何子川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奥星制药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