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光束图像输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072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光束图像输出装置及方法,其通过使用少量的像素时钟生成单元来输出高质量的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到具有多个激光束控制单元的打印引擎的图像输出装置,该多个激光束控制单元基于输入的视频信号控制多个激光输出,该图像输出装置包括:多个输出单元,其与时钟信号同步将基于打印数据的视频信号输出到各激光束控制单元;以及多个时钟控制单元,其对应于将所述多个输出单元进行分组以减小由相应的激光束控制单元所控制的激光束之间的光程差而获得的各组来配置,其中每个所述时钟控制单元基于在打印引擎的图像形成操作中所生成的同步信号来生成时钟信号,并将所生成的时钟信号输出到属于相应组的输出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传统已知的多光束打印机利用多个激光束扫描感光鼓,执行成像处理,从而由激光打印机以高分辨率和高速度完成打印。对所有激光束使用一个像素时钟生成单元的结构参考图2来说明对所有激光束使用一个像素时钟生成单元的示意性结构。图2是示出在利用四个激光束形成图像的多光束打印机中对生成视频信号的所有寄存器使用一个像素时钟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在图2中,图像处理单元263接收打印数据,内部执行图像处理例如平滑处理和省墨处理,然后将结果数据输出到寄存器264a~264d。寄存器264a~264d与像素时钟生成单元265输出的时钟同步将打印数据作为视频信号输出到打印引擎28。像素时钟生成单元265输出相位与打印引擎28输出的水平同步信号同步的像素时钟。打印引擎28包括基于四个输入视频信号来控制激光输出的多个(在该情况下为四个)激光输出控制单元。在图2的结构中,所有激光器都根据相同频率的像素时钟来工作,并且多光束打印机满足具有生成像素时钟所必需的最小数目的例如PLL(锁相环)。因此,能够小型化图像输出单元的电路,以及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多光束打印机。然而,在多光束打印机中,在如图2所示的对所有激光束使用一个像素时钟生成单元的结构中,激光束之间的光程长度(opticalpath length)是不同的,并且激光束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宽度是不一致的。扫描宽度的不一致会引起由激光束所形成的图像的锯齿(抖动)。如果激光束的数目很大并且光程差也很大,则图像质量降低。图7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由于多激光束之间的光程长度差而使得激光束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宽度不一致的情况的示意图。701是感光鼓,702~705分别是激光束。在该例子中,有四个激光束。如图7所示,在感光鼓表面的光程长度差导致激光束之间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宽度的不一致,从而引起输出图像的锯齿(抖动)。对各激光束使用不同的像素时钟生成单元的结构传统上已知如图3所示的结构来解决如图2所示的对所有激光束使用一个像素时钟生成单元的结构的问题。图3是示出在利用四个激光束形成图像的多光束打印机中,对每个激光束配置分别的像素时钟生成单元的示意性结构的框图。在图3中,图像处理单元363、寄存器364a~364d、以及打印引擎38与图2中的图像处理单元263、寄存器264a~264d、以及打印引擎28相同,并省略其说明,像素时钟生成单元365a~365d的工作与图2中的像素时钟生成单元265的工作相同,并省略其说明。图3中的结构与图2中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像素时钟生成单元365a~365d被配置用于相应的寄存器364a~364d以执行同步控制。如图3所示,当所有寄存器使用分别的像素时钟生成单元时,即使激光束的数目很大并且激光束之间的光程差也很大,也可通过分别的像素时钟来校正激光束之间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宽度的差异。因此,可以形成高质量的图像。传统上已知具有这些结构的现有技术。日本特开2001-264654号公开了一种将像素时钟倍增以生成用于各激光束的像素时钟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将主扫描方向上的缩放因子作为数据保持,并参考该数据来调整频率。日本特开平5-344292号公开了一种通过计数器来分割比像素时钟的速度更高的时钟以生成像素时钟的结构。日本特开2005-169870号说明了在多光束打印机中,由于激光束之间的光程长度差,使得激光束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宽度不一致。它还公开了一种生成用于对每个激光束调整激光束扫描起始位置的数据的结构。日本特开平5-294005号说明了一种具有激光阵列的成像装置,其中该激光阵列以二维形状来配置发光部分的发光。它还公开了在成像装置中,激光的光点(spot)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相同,并使用相同的延迟电路。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必须对各寄存器配备像素时钟生成单元,并且必须对所有像素时钟生成单元配置电路例如PLL。因此,该电路变得复杂并且很大,整个系统也变得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传统的缺陷,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用少量像素时钟生成单元来输出高质量图像的图像输出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例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图像输出装置包括以下配置。即,一种连接到具有多个激光束控制单元的打印引擎的图像输出装置,该多个激光束控制单元基于输入的视频信号控制多个激光输出,该图像输出装置包括多个输出单元,其与时钟信号同步将基于打印数据的视频信号输出到各激光束控制单元;以及多个时钟控制单元,其对应于通过将多个输出单元进行分组以减小由相应的激光束控制单元所控制的激光束之间的光程差而获得的各组来配置,其中每个时钟控制单元基于在打印引擎的图像形成操作中所生成的同步信号来生成时钟信号,并将所生成的时钟信号输出到属于相应组的输出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图像输出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图像输出装置被连接到具有多个激光束控制单元的打印引擎,该多个激光束控制单元基于输入的视频信号控制多个激光输出,该图像输出装置具有多个与时钟信号同步将基于打印数据的视频信号输出到各激光束控制单元的输出单元,该控制方法包括生成步骤,用来基于在打印引擎的图像形成操作中所生成的同步信号,对每组生成时钟信号;以及输出步骤,用来将所生成的用于相应组的时钟信号输出到属于所述相应组的输出单元,其中所述组是基于由相应激光束控制单元所控制的激光束之间的光程差,通过对所述多个输出单元进行分组而形成的。通过结合附图做出的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附图说明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解释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输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所有寄存器利用一个像素时钟来工作的图像输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所有寄存器利用分别的像素时钟来工作的图像输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4是示出利用四束光形成图像的打印机的激光束绘制的时序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输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以及图6是示意性示出水平同步信号和像素时钟之间关系的时序图;图7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由于多激光束之间的光程长度差,使得激光束在主扫描方向上的扫描宽度不一致的情况的示意图;以及图8是示出通过分组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中的像素时钟来对由于激光束之间的光程长度差而导致在主扫描方向上扫描宽度不一致进行校正的情况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在实施例中所说明的构件只是例子,而不能解释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第一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多光束打印机的控制器(图像输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多光束打印机的控制器包括CPU1、ROM2、外部I/F3、DMAC(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器)4、页存储器5、以及连接到系统总线7的图像输出单元6。该控制器还被连接到打印引擎8。CPU1执行存储在ROM2(稍后将说明)中的程序等。CPU1控制整个装置,并控制基于通过外部I/F3(稍后将说明)所接收到的打印数据而生成可输出到打印引擎8的打印数据的处理。ROM2是存储将由CPU1处理的处理序列(程序)、以及用于文档处理的各种数据例如字体数据和模板数据的存储装置(存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输出装置,其被连接到具有多个激光束控制单元的打印引擎,该多个激光束控制单元基于输入的视频信号控制多个激光输出,该图像输出装置包括:多个输出单元,其与时钟信号同步将基于打印数据的视频信号输出到各激光束控制单元;以及多个 时钟控制单元,其对应于通过将所述多个输出单元进行分组以减小由相应的激光束控制单元所控制的激光束之间的光程差而获得的各组来配置;其中每个所述时钟控制单元基于在打印引擎的图像形成操作中所生成的同步信号来生成时钟信号,并将所生成的时钟信号 输出到属于相应组的输出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山昌尚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