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空气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69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热式空气加热器,包括底座、压力容器、冷却管、爬梯、端盖、吊装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的外侧壁与压力容器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加热仓的内部设置有环状蓄热堆垛;所述环状蓄热堆垛的内侧设置有阵列蓄热堆垛;所述阵列蓄热堆垛的内部设置有发热元件;所述加热仓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内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加热管电加热的方式预热蓄热体至一定温度,通过蓄热体增大面积之后与空气之间的换热可提供高温高压的稳定纯净空气气源,升温效率大大提高,产生的高压空气更利于为下游设备所使用。为下游设备所使用。为下游设备所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空气加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加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空气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加热器是主要对气体流进行加热的电加热设备,空气加热器的发热元件为不锈钢电加热管,加热器内腔设有多个折流板,引导气体流向,延长气体在内腔的滞留时间,从而使气体充分加热,使气体加热均匀,提高热交换效率,空气加热器的加热元件不锈钢加热管,是在无缝钢管内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的。当电流通过高温电阻丝的时候,产生的热通过结晶氧化镁粉向加热管表面扩散,再传递到被加热空气中去,以达到加热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的空气加热器加热空气的方式,大多是采用U型的加热管直接接触空气,再由接触到的空气部分,通过空气之间的热传导实现空气整体的加热,而在空气热传导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一定的热量流失,导致加热效率低,能耗较高,而且现有技术的加热器在加热后的气体压力较小,因为加热后的空气最终是要经过管道输出出去的,加热后的空气压力小,加热器里面的高温空气便会缺乏向外排放的动力,最终导致其出现高温空气利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空气加热器,包括底座(1)、压力容器(2)、冷却管(21)、爬梯(22)、端盖(3)、吊装环(31),所述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压力容器(2);所述压力容器(2)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端盖(3);所述端盖(3)的顶部焊接有吊装环(31);所述压力容器(2)的外侧壁通过卡扣安装有冷却管(21);所述冷却管(21)螺旋缠绕的安装在压力容器(2)的外侧壁;所述压力容器(2)的外侧壁焊接有爬梯(2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仓(5);所述加热仓(5)的外侧壁与压力容器(2)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4);所述加热仓(5)的内部设置有环状蓄热堆垛;所述环状蓄热堆垛的内侧设置有阵列蓄热堆垛;所述阵列蓄热堆垛的内部设置有发热元件;所述加热仓(5)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内盖(51);所述内盖(51)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孔,该排气孔的内部焊接有出气管(7)的一端;所述出气管(7)的另一端贯穿压力容器(2)的外侧壁延伸至压力容器(2)的外侧连接有高温截止阀(71)的一端;所述高温截止阀(71)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气管(72);所述加热仓(5)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该进气孔的内部焊接有进气管(8)的一端;所述进气管(8)的另一端贯穿隔热层(4)和压力容器(2)的底部延伸至压力容器(2)的外侧壁连接有充气阀(81)的一端;所述充气阀(81)的另一端连接有外接气管(82);所述外接气管(82)的另一端与外界气源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空气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装蓄热堆垛整体为环形柱状结构,所述环状蓄热堆垛由第一蓄热块(52)、凸块一(521)组成;所述第一蓄热块(52)的个数为N个,N≥2;所述第一蓄热块(52)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凸块一(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坤肖克李强郑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铭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