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面圆弧齿轮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487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6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面圆弧齿轮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其中,该基于双面圆弧齿轮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包括同步带,以及与所述同步带相匹配的两个双面圆弧齿轮;双面圆弧齿轮包括沿周向重复排布的轮齿和轮齿槽,在双面圆弧齿轮的横截面上,轮齿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啮合线,第一啮合线为圆弧线,轮齿槽具有向内凹入的第二啮合线,第二啮合线为圆弧线;同步带包括沿周向重复排布的带齿和带齿槽,在同步带的横截面上,带齿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三啮合线,第三啮合线为圆弧线,带齿槽具有向内凹入的第四啮合线,第四啮合线为圆弧线;在同步带传动结构的传动过程中,第三啮合线与第二啮合线啮合,或,第四啮合线与第一啮合线啮合。第四啮合线与第一啮合线啮合。第四啮合线与第一啮合线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面圆弧齿轮的同步带传动结构


[0001]本公开涉及机械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双面圆弧齿轮的同步带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同步带传动是由一根内周表面设有等间距齿形的同步带及与相配合的齿轮结构(或称同步带轮)。转动时,通过带齿与齿轮的轮齿槽相啮合来传递动力。
[0003]现有技术中,带齿通常为梯形齿,与之配合的齿轮的轮齿槽、轮齿也为梯形齿,专利技术人发现,以上结构至少存在以下影响同步带的传动效果的问题:上述同步带和齿轮中的梯形齿不易加工;存在根切现象;同步带与齿轮结构配合过程中存在间隙;反向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面圆弧齿轮的同步带传动结构,至少部分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步带传动效果待提升的问题。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面圆弧齿轮的同步带传动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所述基于双面圆弧齿轮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包括同步带,以及与所述同步带相匹配的两个双面圆弧齿轮;
[0007]所述双面圆弧齿轮包括沿周向重复排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面圆弧齿轮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带,以及与所述同步带相匹配的两个双面圆弧齿轮;所述双面圆弧齿轮包括沿周向重复排布的轮齿和轮齿槽,在所述双面圆弧齿轮的横截面上,所述轮齿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啮合线,所述第一啮合线为圆弧线,所述轮齿槽具有向内凹入的第二啮合线,所述第二啮合线为圆弧线;所述同步带包括沿周向重复排布的带齿和带齿槽,在所述同步带的横截面上,所述带齿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三啮合线,所述第三啮合线为圆弧线,所述带齿槽具有向内凹入的第四啮合线,所述第四啮合线为圆弧线;在所述同步带传动结构的传动过程中,所述第三啮合线与所述第二啮合线啮合,或,所述第四啮合线与所述第一啮合线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面圆弧齿轮与所述同步带啮合的完全啮合起始位置,一个所述双面圆弧齿轮的轮齿与所述同步带的带齿槽啮合,另一个所述双面圆弧齿轮的轮齿槽与所述同步带的带齿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面圆弧齿轮与所述同步带啮合的完全啮合起始位置,两个所述双面圆弧齿轮的轮齿与所述同步带的带齿槽啮合,或者,两个所述双面圆弧齿轮的轮齿槽与所述同步带的带齿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啮合线的半径略大于所述第一啮合线的半径,和/或,所述第二啮合线的半径略大于所述第三啮合线的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线的半径与所述第三啮合线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二啮合线的半径与所述第四啮合线的半径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圆弧齿轮仅包括所述轮齿和所述轮齿槽,所述同步带仅包括所述带齿和所述带齿槽;在所述双面圆弧齿轮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啮合线的弧心和所述第二啮合线的弧心,与所述双面圆弧齿轮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在所述同步带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三啮合线的弧心和所述第四啮合线的弧心处于同一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同步带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圆弧齿轮还包括位于所述轮齿和所述轮齿槽之间的轮齿连接部,所述同步带还包括位于所述带齿和所述带齿槽之间的带齿连接部;在所述双面圆弧齿轮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啮合线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周孟宪章孟繁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塔雷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