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06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连接有踏板,支架本体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踏板的左部设置有长方形通孔,踏板经挂钩连接在支架单元顶部,所述底座包括箱体和支撑腿,支撑腿包括套筒和伸缩腿,伸缩腿位于套筒内,所述套筒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伸缩腿包括伸缩杆、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支撑腿受手摇泵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工人直接在支撑架上方对支撑架位置进行调整,且支撑架与地面之间不使用轮子支撑,避免支撑架滑移。支撑架滑移。支撑架滑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土木建筑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
[0003]在土木建筑施工时对于建筑内的非承重结构墙需要工人单独施工垒砌,在对非承重结构墙进行垒砌时需要使用支撑架来辅助施工。
[0004]申请号为CN202022098984.5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便捷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用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间位置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底座的两侧壁活动安装有四组滚轮,所述滚轮的正上方且位于底座的上端面均插设有插销,所述底座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四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设置有限位销,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通过限位销活动安装有连接杆。
[0005]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只能对支架正对的部位施工,对于支架以外的部件施工前,工人需要爬下支架,调整支架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踏板(3),所述支架本体上方搭接有踏板(3),其特征在于,支架本体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箱体(6)和支撑腿,箱体(6)的盖板(7)上表面与支架本体承插连接,箱体(6)右端连接有油箱(5),箱体(6)的底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包括套筒(8)和伸缩腿,套筒(8)固定在箱体(6)底面,伸缩腿位于套筒(8)内,所述伸缩腿包括伸缩杆(16)、驱动轮组(17)和从动轮组(18),所述伸缩杆(16)的上端连接有与套筒(8)上部内壁滑动接触的活塞板(19),从动轮组(18)转动连接在伸缩杆(16)下端,活塞板(19)和从动轮组(18)之间的伸缩杆(16)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轮组(17),驱动轮组(17)与从动轮组(18)经链条(28)连接;所述支架本体上端承插连接有手摇泵(4),所述手摇泵(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管道(33)、另一端连接第二管道(34),所述第一管道(33)伸进油箱(5)底部内,所述第二管道(34)下端伸进箱体(6)内、并连通有四个第三管道(35),四个第三管道(35)分别连通四个套筒(8)上端;所述套筒(8)下部内竖向固定有使驱动轮组(17)呈旋转状态的齿板(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8)包括上部的第一筒体(10)和下部的第二筒体(11),所述第二筒体(11)顶部中心连通第一筒体(10)下端,第二筒体(11)的底板中心设置有方形的贯穿孔(14),所述活塞板(19)与第一筒体(10)内壁滑动接触,活塞板(19)上方的第一筒体(10)内部连通第三管道(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17)包括第一转轴(22)、第一链轮(23)、单向轴承(24)和齿轮(21),第一转轴(2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齿轮(21),第一转轴(22)中部外周固定连接有单向轴承(24),单向轴承(24)的外圈固定连接第一链轮(23),所述从动轮组(18)包括第二转轴(27)、第二链轮(26)和滚轮(25),第二转轴(27)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滚轮(25),第二转轴(27)中部外周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26),第二链轮(26)经链条(28)连接第一链轮(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木建筑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板(15)有两个,两个所述齿板(15)相互平行,且分别与一个齿轮(21)对应啮合,两个所述齿板(15)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贤华李列列管俊峰李勋高勇伟吴昊张雷上官林建何双华牛丽华郝颖陈珊珊张敏韩瑞聪徐国会孙灵灵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