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承载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73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承载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承板,所述承板的侧壁开设有板槽,所述板槽的内壁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板槽的内部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一端贯穿板槽,所述架体内部的下端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支板传动连接,所述架体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在遇到承载脚手架难以进入的位置时,通过控制机构带动支板横向滑动,且通过滑动组件稳固支板在板槽内部的位置,即可使支板伸入脚手架难以进入的位置,以便于承载脚手架的正常使用,避免脚手架难以进入而影响正常使用,从而避免影响建筑施工的工期。从而避免影响建筑施工的工期。从而避免影响建筑施工的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承载架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承载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人们利用各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按照特定的设计蓝图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进行的为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而进行的生产话动,而在建筑施工中,通常会搭设大量的承载脚手架,而承载脚手架则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
[0003]在现有技术中,脚手架在建筑内部使用时,一般在组装过后将脚手架移动至所需使用的位置,即可进行建筑内部的施工工作,但是室内结构复杂,在遇到位置不够导致脚手架无法进入的位置时,则会影响建筑内部的正常施工,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承载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承载脚手架在遇到位置不够导致脚手架难以进入时则会影响正常施工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承载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承板,所述承板的侧壁开设有板槽,所述板槽的内壁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板槽的内部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一端贯穿板槽,所述架体内部的下端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支板传动连接,所述架体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凹槽的内部通过第一限位组件滑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支杆的上端贯穿凹槽,所述支杆的上端设置有护栏。
[0007]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与滑槽,所述滑块设置在板槽的内壁,所述滑槽开设在支板的外壁,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000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螺杆、螺纹套与传动组件,所述螺杆转动连接在架体下端的内侧,所述螺杆的上端伸入架体的内部,所述螺杆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在螺杆的外壁,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螺纹套的侧壁,所述螺纹套通过传动组件与支板传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与定位槽,所述定位块设置在螺杆外壁的上下两端,所述定位槽开设在架体的内壁,所述定位块转动连接在定位槽的内部。
[00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架、撑杆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螺纹套的侧壁,所述撑杆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的内部,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支板的下端外侧,所述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的内部。
[0011]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
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凹槽内壁的上端,所述第一限位槽开设在支杆的侧壁,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的内部。
[001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杆槽、弹簧、插销与插槽,所述杆槽开设在支杆侧壁的下端,所述弹簧设置在杆槽的内部,所述插销设置在弹簧的一端,所述插销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所述插销的一端贯穿杆槽,所述插槽开设在架体内壁的上端,所述插销的一端插接在插槽的内部。
[0013]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插销的外壁,所述第二限位槽开设在杆槽的内壁,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第一、在遇到承载脚手架难以进入的位置时,通过控制机构带动支板横向滑动,且通过滑动组件稳固支板在板槽内部的位置,即可使支板伸入脚手架难以进入的位置,以便于承载脚手架的正常使用,避免脚手架难以进入而影响正常使用,从而避免影响建筑施工的工期;
[0016]第二、在需要使支板横向移动时,转动螺杆,并通过定位组件稳固螺杆的位置,且通过传动组件避免螺纹套跟随螺杆转动,即可使螺杆带动螺纹套纵向移动,从而使螺纹套通过传动组件可带动支板横向移动,进而使控制机构达到调整支板位置的作用,且可支撑支板的位置,避免支板出现倾斜、偏移等情况,同时可避免支板横向移动而影响支撑位置。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凹槽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图4的A部放大图。
[0022]附图标记:1、架体,2、承板,21、板槽,22、滑动组件,221、滑块,222、滑槽,3、支板,4、控制机构,41、螺杆,42、螺纹套,43、传动组件,431、第一支架,432、撑杆,433、第二支架,44、定位组件,441、定位块,442、定位槽,5、凹槽,51、支杆,52、第一限位组件,521、第一限位块,522、第一限位槽,53、定位机构,531、杆槽,532、弹簧,533、插销,534、插槽,54、第二限位组件,541、第二限位块,542、第二限位槽,6、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参考图1

5,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承载架,包括架体1,架体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承板2,承板2的侧壁开设有板槽21,板槽21的内壁设置有滑动组件22,板槽21的
内部通过滑动组件22滑动连接有支板3,支板3的一端贯穿板槽21,架体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控制机构4,控制机构4与支板3传动连接,架体1的上端开设有凹槽5,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52,凹槽5的内部通过第一限位组件52滑动连接有支杆51,支杆51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机构53,支杆51的上端贯穿凹槽5,支杆51的上端设置有护栏6;在遇到承载脚手架难以进入的位置时,通过控制机构4带动支板3横向滑动,且通过滑动组件22稳固支板3在板槽21内部的位置,即可使支板3伸入脚手架难以进入的位置,以便于承载脚手架的正常使用,避免脚手架难以进入而影响正常使用,从而避免影响建筑施工的工期。
[0026]实施例2
[0027]参考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稳固支板3在板槽21内部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对滑动组件22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滑动组件22包括滑块221与滑槽222,滑块221设置在板槽21的内壁,滑槽222开设在支板3的外壁,滑块221滑动连接在滑槽222的内部;通过滑块221滑动连接在滑槽222的内部,使支板3通过滑动组件22可在板槽21的内部滑动,且可避免支板3与板槽21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承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内部的上端安装有承板(2),所述承板(2)的侧壁开设有板槽(21),所述板槽(21)的内壁设置有滑动组件(22),所述板槽(21)的内部通过滑动组件(22)滑动连接有支板(3),所述支板(3)的一端贯穿板槽(21),所述架体(1)内部的下端设置有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与支板(3)传动连接,所述架体(1)的上端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52),所述凹槽(5)的内部通过第一限位组件(52)滑动连接有支杆(51),所述支杆(51)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定位机构(53),所述支杆(51)的上端贯穿凹槽(5),所述支杆(51)的上端设置有护栏(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22)包括滑块(221)与滑槽(222),所述滑块(221)设置在板槽(21)的内壁,所述滑槽(222)开设在支板(3)的外壁,所述滑块(221)滑动连接在滑槽(22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螺杆(41)、螺纹套(42)与传动组件(43),所述螺杆(41)转动连接在架体(1)下端的内侧,所述螺杆(41)的上端伸入架体(1)的内部,所述螺杆(41)外壁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定位组件(44),所述螺纹套(42)螺纹连接在螺杆(41)的外壁,所述传动组件(43)设置在螺纹套(42)的侧壁,所述螺纹套(42)通过传动组件(43)与支板(3)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施工承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44)包括定位块(441)与定位槽(442),所述定位块(441)设置在螺杆(41)外壁的上下两端,所述定位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得民刘家峰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