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85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为负光焦度玻璃透镜,物侧面为凹面;第二透镜为正光焦度玻璃透镜,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凸面;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非球面塑料透镜,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凸面;第四透镜为负光焦度非球面塑料透镜,物侧面为凹面,且无拐点;IR滤光片;保护玻璃。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3与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4之间满足25<V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镜头
,尤其涉及一种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人们对各类镜头的要求也日益增多。运用于智能家居、车载等条件下的监控镜头的各方面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获得更清晰的图像、更大的监控范围,要求镜头不仅要具备日夜共焦的功能,且对镜头解析力要求更高,温度变化对镜头性能的影响要求更小。
[0003]此前常规的广角镜头,在温度变化大的情况下会导致镜头解析力较差,而受温度变化较小的镜头通常为多片镜片胶合镜头,价格较高,且由于镜头适用波段范围较短,而导致其难以满足日夜共焦的需求。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研发一种广角度高解析力,温度影响小,日夜共焦的,可适用于智能家居监控,车载以及要求温度影响较小的光学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设置包含四片透镜的光学镜头,限制了各透镜的参数,使镜头具备了广角度、高解析力、受温度影响小的优点,实现了日夜共焦功能。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6]一种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IR滤光片、保护玻璃;
[0007]所述第一透镜为负光焦度玻璃透镜,其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
[0008]所述第二透镜为正光焦度玻璃透镜,其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凸面;
[0009]所述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非球面塑料透镜,其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凸面;
[0010]所述第四透镜为负光焦度非球面塑料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且无拐点;
[0011]所述第三透镜的阿贝数V3与第四透镜的阿贝数V4之间满足25< V3

V4<33。合理分配折射率分布可以适当对镜头色差和球差进行改善,并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上有补偿作用。
[0012]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中心至成像面的光学总长TTL与光学镜头的焦距F满足:TTL/F>5。合理控制镜头总长和焦距可以满足镜头的小型化以及使镜片整体布局更合理,补偿后期结构与景深需求,使镜头结构合理的同时最大化景深范围。
[0013]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度FOV满足115
°
<FOV<130
°
。约束视场角范围可在保证广角化的同时,使镜头其他性能保证平衡,从而提高镜头解析力。
[0014]进一步地,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为组合胶合透镜或分离透镜。合理利用镜头的组合,可以在控制加工难易程度的同时补偿镜头的光学性能,进而提高解析力。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的一种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通过设置包含四片透镜、IR滤光片、保护玻璃的光学镜头,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折
射率等,使镜头具备了广角度、高解析力、高温不易变形、受温度影响小的优点,实现了日夜共焦功能,可适用于智能家居监控,车载以及要求温度影响较小的场景,应用范围较广,实用性较强,并且有效降低镜头的敏感度,提高了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光学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轴上色差曲线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像散曲线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畸变曲线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倍率色差曲线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轴上色差曲线图;
[002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像散曲线图;
[002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畸变曲线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倍率色差曲线图;
[0027]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3轴上色差曲线图;
[0029]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3像散曲线图;
[0030]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3畸变曲线图;
[0031]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3倍率色差曲线图;
[0032]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4轴上色差曲线图;
[0034]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4像散曲线图;
[0035]图19是本技术实施例4畸变曲线图;
[0036]图20是本技术实施例4倍率色差曲线图;
[0037]图中:1、第一透镜;2、光阑;3、第二透镜;4、第三透镜;5、第四透镜;6、IR滤光片;7、保护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39]一种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IR滤光片6、保护玻璃7;
[0040]所述第一透镜1为负光焦度玻璃透镜,其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
[0041]所述第二透镜3为正光焦度玻璃透镜,其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凸面;
[0042]所述第三透镜4为正光焦度非球面塑料透镜,其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凸面;
[0043]所述第四透镜5为负光焦度非球面塑料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且无拐点;
[0044]第三透镜4的阿贝数V3与第四透镜5的阿贝数V4之间满足25< V3

V4<33。合理分配
折射率分布可以适当对镜头色差和球差进行改善,并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上有补偿作用。
[0045]第一透镜1物侧面中心至成像面的光学总长TTL与光学镜头的焦距 F满足:TTL/F>5。合理控制镜头总长和焦距可以满足镜头的小型化以及使镜片整体布局更合理,补偿后期结构与景深需求,使镜头结构合理的同时最大化景深范围。
[0046]具体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度FOV满足115
°
<FOV<130
°
。约束视场角范围可在保证广角化的同时,使镜头其他性能保证平衡,从而提高镜头解析力。
[0047]具体地,第三透镜4与第四透镜5为组合胶合透镜或分离透镜。合理利用镜头的组合,可以在控制加工难易程度的同时补偿镜头的光学性能,进而提高解析力。
[0048]上述镜头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光阑,以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光阑可根据需要设置在任意位置处,例如,光阑可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角度高解析力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IR滤光片(6)、保护玻璃(7);所述第一透镜(1)为负光焦度玻璃透镜,其物侧面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3)为正光焦度玻璃透镜,其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4)为正光焦度非球面塑料透镜,其物侧面与像侧面均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5)为负光焦度非球面塑料透镜,其物侧面为凹面,且无拐点;所述第三透镜(4)的阿贝数V3与第四透镜(5)的阿贝数V4之间满足25<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燕张少雄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