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驱动,尤其是涉及谐振器以及带有谐振器的可变光圈摄像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现如今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或数字相机)用户对照相或录像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微型相机模块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相机光圈而言,在光线强烈的地方,相机通过缩小光圈,可以获得更深的景深和更锐利的画面,而在光线不足的地方,通过增大光圈可以增加进光量,也就可以获得曝光更高、噪点更低的纯净画面。
2、目前带有可变光圈功能的摄像镜头,通常是采用音圈马达对叶片进行驱动来调节光圈的大小,但音圈马达中的驱动磁石与驱动线圈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磁场干扰,驱动力不稳定且大小受到限制,造成光圈调节不准确,进而影响成像效果;此外,驱动磁石与驱动线圈比较占用空间,重量相对较大,不符合可变光圈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对于一些小型移动式智能终端来说,内部可提供的驱动电压一般较小(≤5v),受体积限制,放置升压电路的可能性不大;开发可用于低于驱动的压电陶瓷谐振子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
...【技术保护点】
1.谐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顶部的弹性体,设置在底部的导电板;设置在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导电板之间的且与所述导电板电连接的第一导通层和第二导通层,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层、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层之间的压电陶瓷层;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层连接导通的第一侧面电极层,以及将所述第二内部电极层连接导通的第二侧面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分为接电区与接地区,所述接电区设有若干分区,每个所述分区内上下相邻两层所述压电陶瓷层的极化方向相反,每层所述压电陶瓷层的相邻两个所述分区的极化方向相反。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谐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顶部的弹性体,设置在底部的导电板;设置在所述弹性体与所述导电板之间的且与所述导电板电连接的第一导通层和第二导通层,多个第一内部电极层、多个第二内部电极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层之间的压电陶瓷层;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层连接导通的第一侧面电极层,以及将所述第二内部电极层连接导通的第二侧面电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分为接电区与接地区,所述接电区设有若干分区,每个所述分区内上下相邻两层所述压电陶瓷层的极化方向相反,每层所述压电陶瓷层的相邻两个所述分区的极化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区数量为2,所述接地区数量为1,且所述接电区分别设置在所述接地区的两侧,所述接电区与所述接地区分别对应所述导电板上的三路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包括弹性底座以及若干个设置在所述弹性底座上的弹性凸台,相邻两个所述弹性凸台之间设有空隙,所述弹性凸台外侧面与所述弹性底座外侧面处于同一环面,所述弹性凸台的内侧面与所述弹性底座的内侧面处于不同环面,且所述弹性凸台的内侧面与所述弹性底座的内侧面之间具有一定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凸台设置倒角,且每个所述弹性凸台的侧截面为梯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层与所述第二内部电极层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内部电极层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岭,吴发权,赵彦东,孙无忧,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