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多能级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能级利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多能级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截止2018年年底,国内投产的10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超过110台,蒸汽参数623℃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和二次再热机组也相继投入运行,为我国大幅降低平均发电煤耗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以蒸汽朗肯循环为基础的传统发电系统正在朝着主汽参数650℃迈进,但受制于末级高温受热面新材料的工程应用很难突破,更高参数蒸汽发电机组难以短期建成,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减碳降碳行动受到严重制约。
[0003]当前理论研究表明,工质温度在100
‑
200℃区间,有机朗肯循环能够实现发电10
‑
18%,工质温度在400
‑
650℃区间最高发电效率可以达到45%,但高于450℃情况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发电循环在更高参数下比蒸汽朗肯循环具有更高的效率优势,却因结构布置不合理,导致发电机组效率无法继续提升。
[0004]综上所述,现有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多能级利用系统,它包括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A,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B)、蒸汽发电系统(C)和锅炉系统;锅炉系统为共同热源,锅炉系统的高温烟气热量侧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B)连接,锅炉系统的排烟余热侧与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A)连接,锅炉系统的中等温度烟区侧与蒸汽发电系统(C)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多能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系统为π型布置锅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多能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锅炉系统包括前烟道省煤器(1)、后烟道省煤器(2)、前烟道过热器(3)、后烟道过热器(4)、内墙式过热器(5)、第一低温过热器(6)、第二低温过热器(7)、分隔屏式过热器(8)、屏式过热器(9)、第一末级再热器(10)和第二末级过热器(11),锅炉给水经过并联的前烟道省煤器(1)和后烟道省煤器(2),并联的前烟道省煤器(1)和后烟道省煤器(2)与第二末级过热器(11)连接,第二末级过热器(11)与内墙式过热器(5)连接,内墙式过热器(5)与蒸汽发电系统(C)的进气侧连接;锅炉给气的管路依次与第一低温过热器(6)、第二低温过热器(7)、分隔屏式过热器(8)、屏式过热器(9)和第一末级再热器(10)连接,其中,第一末级再热器(10)的一次气出口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系统(B)连接,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A)与锅炉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多能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A)包括空气预热器(30)、第一透平(32)、加压泵(33)、第一冷凝器(34)、第一发动机(35)和回热器(36),第一透平(32)与空气预热器(30)的蒸发受热面(31)连接,第一发动机(35)与第一透平(32)连接,回热器(36)的一端与第一透平(32)连接,加压泵(33)和第一冷凝器(34)串联后共同并联在回热器(36)上,回热器(36)的另一端与蒸发受热面(3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多能级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超临界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硕,苏宏亮,黄莺,程义,申雷,孙嘉欣,李万超,史丹,郝维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