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932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通过对建筑不同位置的外墙面进行划分获取监测区域,以便可以对不同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监测分析,以及针对不同的异常区域实施不同级别的预警提示,可以根据监测的异常结果自适应的动态调整监测的频次来确定异常的程度,以便可以实施高效的预警效果和处理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方案中建筑监测过程中不能自适应的动态调整,以及不能对发现的异常状态进行风险评估,导致建筑外墙面监测的整体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监测是用于对建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实施的一种措施和手段。
[0003]现有的建筑监测方案在实施时,有通过肉眼直接观察的方式,也有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通过检测设备对建筑的外墙面进行检测是否存在异常,以及通过摄像设备对建筑的外墙面进行摄像并自动预警,但是不能对建筑的外墙面实时自动监测并自适应的动态调整,以及不能对发现的异常状态进行风险评估,导致建筑外墙面监测的整体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方案中建筑监测过程中不能自适应的动态调整,以及不能对发现的异常状态进行风险评估,导致建筑外墙面监测的整体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包括数据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预警分析模块;
[0007]数据监测模块,用于对建筑不同位置的外墙面进行状态监测,得到状态监测数据;
[0008]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状态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得到对应的状态标签,包括:
[0009]获取监测区域对应的监测面积并标记为S0,将监测获取的各个监测区域中的可疑区域对应的可疑面积标记为S1;
[0010]获取异常面积与监测面积的监估值JG=S1/S0,将监估值与监估阈值进行匹配分析;
[0011]若监估值小于监估阈值,则判定监测区域中的可疑区域正常并将对应的状态标签设置为0;
[0012]若监估值大于等于监估阈值,则判定监测区域中的可疑区域异常并将对应的状态标签设置为1;
[0013]根据状态标签对建筑不同外墙面的状态监测自适应的进行调整;
[0014]预警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状态标签对状态监测数据进行威胁分析得到风险标签,根据风险标签进行不同级别的预警提示,以及动态调度人员对建筑对应的异常墙面进行检修维护。
[0015]优选地,对建筑不同位置的外墙面进行状态监测,包括:
[0016]获取建筑不同位置的外墙面的总高度和总宽度,根据预设的划分比例对总高度和总宽度进行划分,得到从上往下排序的若干个监测区域及其对应的监测坐标;
[0017]在预设的监测时段,利用物联网设备获取各个监测区域中的可疑区域;
[0018]若干个监测区域、监测坐标以及获取的可疑区域面积构成状态监测数据。
[0019]优选地,根据状态标签对建筑不同外墙面的状态监测自适应的进行调整,包括:
[0020]对状态标签进行分析,若状态标签对应的数值为1,则缩短监测时段的时长来对异常状态的监测区域实施高频次的追踪核验。
[0021]优选地,根据状态标签对状态监测数据进行威胁分析得到风险标签,包括:
[0022]获取各个监测区域的中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并标记为J1;根据监测坐标获取各个监测区域对应的位置权重并标记为J2;
[0023]获取建筑外墙面的墙面类型,将获取的墙面类型与预构建的墙面类型

权重表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类型权重并标记为J3;
[0024]提取标记的各项数据的数值并进行联立获取威胁度WX;
[0025]根据威胁度获取监测区域对应的风险标签以及风险级别。
[0026]优选地,通过公式计算获取威胁度WX;该公式为:
[0027]WX=(JG+1)
×
(j1
×
J1+j2
×
J2+j3
×
J3+j4
×
HX);式中,j1、j2、j3、j4为不同的比例系数且0<j1<j4<j2<j3,HX为环境系数。
[0028]优选地,将威胁度WX与预设的威胁阈值WXYmin、WXYmax进行匹配;若威胁度WX小于威胁阈值WXYmin,则判定监测区域中的可疑区域异常为轻度异常级别,并将对应的风险标签设置为1;
[0029]若威胁度WX不小于威胁阈值WXYmin且不大于威胁阈值WXYmax,则判定监测区域中的可疑区域异常为中度异常级别,并将对应的风险标签设置为2;
[0030]若威胁度WX大于威胁阈值WXYmax,则判定监测区域中的可疑区域异常为高度异常级别,并将对应的风险标签设置为3。
[0031]优选地,环境系数获取的步骤包括:
[0032]获取前n天的环境信息,n为正整数,环境信息包含温度数据、湿度数据、风力数据和气压数据;
[0033]将环境信息中各项数据进行联合生成对应类型的训练序列;
[0034]将不同类型的训练序列输入至环境评估模型中获取对应的环境因子,将不同的环境因子整合获取到环境系数。
[0035]优选地,环境评估模型获取的步骤包括:
[0036]获取样本环境信息,样本环境信息包含样本温度数据、样本湿度数据、样本风力数据和样本气压数据分别联合生成的样本序列;
[0037]将不同的样本序列设置一个对应的环境因子;
[0038]通过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人工智能模型;
[0039]通过样本环境环境信息对人工智能模型的训练、测试和校验,将完成训练的人工智能模型设定为环境评估模型。
[0040]为了解决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方法,包括:
[0041]对建筑不同位置的外墙面进行状态监测,得到状态监测数据;
[0042]对状态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监估值,对监估值进行分析得到对应的状态标签,并根据状态标签对建筑不同外墙面的状态监测自适应的进行调整;
[0043]根据状态标签对状态监测数据进行威胁分析得到威胁度以及对应的风险标签,根据风险标签进行不同级别的预警提示,以及动态调度人员对建筑对应的异常墙面进行检修维护。
[0044]相比于现有方案,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
[0045]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建筑不同位置的外墙面进行划分获取监测区域,以便可以对不同的区域实施差异化的监测分析,以及针对不同的异常区域实施不同级别的预警提示,可以根据监测的异常结果自适应的动态调整监测的频次来确定异常的程度,以便可以实施高效的预警效果和处理效果。
[0046]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建筑物外墙面各方面的数据进行联立来对危险状态进行整体评估,确定建筑物外墙面存在的异常状态和程度,可以有效提高监测分析的多样性和准确性,还可以针对性的进行预警以及动态安排人员进行处理,来提高建筑监测的整体效果。
附图说明
[004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的模块框图。
[004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监测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预警分析模块;数据监测模块,用于对建筑不同位置的外墙面进行状态监测,得到状态监测数据;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状态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得到对应的状态标签,包括:获取监测区域对应的监测面积并标记为S0,将监测获取的各个监测区域中的可疑区域对应的可疑面积标记为S1;获取异常面积与监测面积的监估值JG=S1/S0,将监估值与监估阈值进行匹配分析;若监估值小于监估阈值,则判定监测区域中的可疑区域正常并将对应的状态标签设置为0;若监估值大于等于监估阈值,则判定监测区域中的可疑区域异常并将对应的状态标签设置为1;根据状态标签对建筑不同外墙面的状态监测自适应的进行调整;预警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状态标签对状态监测数据进行威胁分析得到风险标签,根据风险标签进行不同级别的预警提示,以及动态调度人员对建筑对应的异常墙面进行检修维护。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建筑不同位置的外墙面进行状态监测,包括:获取建筑不同位置的外墙面的总高度和总宽度,根据预设的划分比例对总高度和总宽度进行划分,得到从上往下排序的若干个监测区域及其对应的监测坐标;在预设的监测时段,利用物联网设备获取各个监测区域中的可疑区域;若干个监测区域、监测坐标以及获取的可疑区域面积构成状态监测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状态标签对建筑不同外墙面的状态监测自适应的进行调整,包括:对状态标签进行分析,若状态标签对应的数值为1,则缩短监测时段的时长来对异常状态的监测区域实施高频次的追踪核验。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状态标签对状态监测数据进行威胁分析得到风险标签,包括:获取各个监测区域的中点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并标记为J1;根据监测坐标获取各个监测区域对应的位置权重并标记为J2;获取建筑外墙面的墙面类型,将获取的墙面类型与预构建的墙面类型

权重表进行匹配获取对应的类型权重并标记为J3;提取标记的各项数据的数值并进行联立获取威胁度WX;根据威胁度获取监测区域对应的风险标签以及风险级别。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建筑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公式计算获取威胁度WX;该公式为:WX=(JG+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欧娟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