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及污泥处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921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焚烧炉及污泥处置系统,采用逆流式回转窑焚烧污泥,使污泥从窑头向窑尾移动,污泥焚烧烟气从窑尾向窑头流动,实现污泥快速预热、干燥、着火、燃烧、燃尽,窑内气固混合充分,传热效率高,污泥着火时间短,燃烧速度快,燃烧彻底,通过设在筒体内壁上靠近窑头一端的防板结装置防止污泥在高温下发生板结,延长回转窑的使用周期,通过将回转窑焚烧炉与污泥干化装置进行耦合,利用污泥焚烧烟气干燥污泥,并且采用烟气处理装置净化后的低温烟气调控进入污泥干燥装置的烟气温度,在满足干燥装置温度要求的前提下,确保混合烟气的含氧量维持在较低水平,提高污泥干燥装置运行安全性。运行安全性。运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及污泥处置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污泥处理处置
,涉及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及污泥处置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泥焚烧作为一种污泥减量化、无害化最为有效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是未来的污泥处理处置的主流手段。常见的污泥焚烧设备有鼓泡流化床焚烧炉和回转窑焚烧炉。鼓泡流化床焚烧污泥,要求污泥的含水率在55~65%,而回转窑焚烧污泥,则需要污泥的含水率低于30%,否则需消耗大量的辅助燃料。
[0003]污泥含水率小于30%的污泥呈颗粒状或干粉状,为松散物质,采用回转窑进行焚烧,现有技术一般从窑头进料、窑尾出渣,污泥随回转窑筒体转动,从窑头向窑尾移动,逐渐实现干燥、着火、燃烧及燃尽等过程。然而,由于窑头燃烧器一直运行,污泥在窑头向窑尾移动过程中,在干燥段被燃烧器明火灼烧,在燃烧段又处于高温环境,随回转窑筒体转动易形成板结圈,随着时间增加,板结圈越来越厚,严重影响回转窑的运行,只有停炉强制破除。另外回转窑焚烧炉焚烧污泥产生的高温烟气中,虽含有大量粉尘、各类污染气体,但同时也含有大量热量。
[0004]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新的回转窑来克服板结圈的问题,并根据该回转窑的特点探索一条污泥处置系统以回收利用高温烟气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采用逆流式回转窑焚烧污泥,使污泥从窑头向窑尾方向移动,污泥焚烧烟气从窑尾向窑头方向流动,实现污泥快速预热、干燥、着火、燃烧、燃尽;窑内气固混合充分,传热效率高,污泥着火时间短,燃烧速度快,燃烧彻底;通过设在筒体内壁上靠近窑头一端的防板结装置防止污泥在高温下发生板结延长回转窑的使用周期。同时提出了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污泥处置系统,将回转窑焚烧炉与污泥干化装置进行耦合,充分利用污泥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热量。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包括用于污泥焚烧的回转窑本体,所述回转窑本体具有窑头、窑尾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窑头与窑尾之间的筒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窑尾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渣口,并在所述窑尾的端部设有启动燃烧器和一次风进口,在所述窑头的端部设有进料装置,侧面设有第一烟气出口,所述进料装置的出料口穿过窑头伸入所述筒体内,所述第一烟气出口连接二燃室,所述二燃室的顶部设有第二烟气出口;所述筒体在水平方向上呈倾斜布置,靠近所述窑头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窑尾的一端,所述筒体内壁上靠近窑头的一端设有防板结装置,所述防板结装置包括若干固定在所述筒体内壁上的块状凸缘,所述块状凸缘在所述筒体的周向上均匀布置,并在所述筒体的轴向上排列若干列。
[0008]进一步,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连接在进料斗底部的螺旋给料器,所述螺旋
给料器的出料口穿过窑头伸入所述筒体内。
[0009]进一步,所述二燃室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渣口。
[0010]进一步,所述二燃室上靠近所述第一烟气出口的一端设有辅助燃烧器和二次进风口。
[0011]进一步,所述块状凸缘为耐火砖,该耐火砖倾斜布置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该倾斜方向与所述筒体的转动方向相同。
[0012]进一步,所述耐火砖的倾斜角度为15
°
~45
°

[0013]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污泥处置系统,包括烟气混合装置、污泥干燥装置、烟气处理装置以及上述的回转窑,所述第二烟气出口依次连接烟气混合装置和污泥干燥装置,所述污泥干燥装置上设有与烟气混合装置相连的烟气入口、与烟气处理装置的进风口相连的烟气出口、连接湿污泥储罐的污泥喷嘴以及与所述回转窑中进料装置相连的出料口;所述烟气处理装置的出风口分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连接烟气混合装置,所述第二出风口连接烟囱。
[0014]进一步,所述烟气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烟气管道依次连接的污泥干粉收集单元、烟气净化单元、烟气除臭单元、烟气洗涤单元以及烟气脱白单元,所述烟气脱白单元的出风口为烟气处理装置的出风口。
[0015]进一步,所述污泥干粉收集单元为布袋除尘器,所述布袋除尘器的底部设有与刮板机相连的固体物出口,该刮板机的出料口连接进料装置。
[0016]进一步,所述烟气净化单元为塔式干法脱硫器或烟道式干法脱硫器,所述烟气除臭单元为除臭设备,所述烟气洗涤单元为碱液喷淋塔,所述烟气脱白单元为烟气脱白装置。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采用逆流式回转窑焚烧污泥,使污泥从窑头向窑尾方向移动,污泥焚烧烟气从窑尾向窑头流动,实现污泥快速预热、干燥、着火、燃烧、燃尽;窑内气固混合充分,传热效率高,污泥着火时间短,燃烧速度快,燃烧彻底;通过设在筒体内壁上靠近窑头一端的防板结装置防止污泥在高温下发生板结,延长回转窑的使用周期。
[0019]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污泥处置系统,将回转窑焚烧炉与污泥干化装置进行耦合,充分利用污泥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热量,并且采用烟气处理装置净化后的低温烟气调控进入污泥干燥装置的烟气温度,在满足干燥装置温度要求的前提下,确保混合后烟气的含氧量维持在较低水平(≤10%),提高污泥干燥装置运行安全性,并且还能够减少烟气排放,有利于节能减排。
[0020]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22]图1为实施例中的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焚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24]图3为实施例中的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污泥处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回转窑本体1、窑尾1.1、筒体1.2、窑头1.3、启动燃烧器1.4、一次风进口1.5、辅助燃烧器1.6、二次风进口1.7、防板结装置1.8、二燃室2、烟气混合装置3、污泥干燥装置4、污泥干粉收集单元5、烟气净化单元6、烟气除臭单元7、烟气洗涤单元8、烟囱9、烟气脱白单元10、冷渣机11、进料装置12、进料斗12.1、螺旋给料器12.2、刮板机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包括用于污泥焚烧的回转窑本体(1),所述回转窑本体(1)具有窑头(1.3)、窑尾(1.1)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窑头(1.3)与窑尾(1.1)之间的筒体(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窑尾(1.1)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渣口,并在所述窑尾(1.1)的端部设有启动燃烧器(1.4)和一次风进口(1.5),在所述窑头(1.3)的端部设有进料装置(12),侧面设有第一烟气出口,所述进料装置(12)的出料口穿过窑头(1.3)伸入所述筒体(1.2)内,所述第一烟气出口连接二燃室(2),所述二燃室(2)的顶部设有第二烟气出口;所述筒体(1.2)在水平方向上呈倾斜布置,靠近所述窑头(1.3)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窑尾(1.1)的一端,所述筒体(1.2)内壁上靠近窑头(1.3)的一端设有防板结装置(1.8),所述防板结装置(1.8)包括若干固定在所述筒体(1.2)内壁上的块状凸缘,所述块状凸缘在所述筒体(1.2)的周向上均匀布置,并在所述筒体(1.2)的轴向上排列若干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12)包括进料斗(12.1)和连接在进料斗(12.1)底部的螺旋给料器(12.2),所述螺旋给料器(12.2)的出料口穿过窑头(1.3)伸入所述筒体(1.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燃室(2)的底部设有第二出渣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燃室(2)上靠近所述第一烟气出口的一端设有辅助燃烧器(1.6)和二次进风口(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逆流焚烧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凸缘为耐火砖,该耐火砖倾斜布置在所述筒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煜何春龙丁堂文彭泽均王睿李俊何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峰卡万塔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