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9128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运输装置,包括主体,主体具有容置腔,主体的底部设有行走轮,主体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贯穿主体并与容置腔连通的出料口,容置腔的底面为导向面且导向面与出料口平齐,导向面靠近出料口的一端所在的高度低于导向面远离出料口的一端所在的高度,容置腔内设有可移动的刮板,主体上设有驱使刮板靠近或远离出料口的第一驱动组件,主体上还设有可转动的导向板及驱使导向板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驱使导向板在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卸料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产生了便于混凝土装卸、省力的技术效果,并且能够减少混凝土在混凝土运输装置内残留。够减少混凝土在混凝土运输装置内残留。够减少混凝土在混凝土运输装置内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运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0003]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采用在工地上配置混凝土搅拌机制备混凝土,或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将制备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由于混凝土搅拌机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体积较大,配置混凝土搅拌机的位置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卸料的位置与需要混凝土的场地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目前一般采用手推车从混凝土搅拌机或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处装满混凝土后运输到需要混凝土的场地进行卸料,卸料时需要将手推车倾斜较大角度将混凝土从手推车的顶部倒出,操作起来并不方便并且相当费力,同时采用这种方式卸料部分混凝土会残留在手推车中,若清理不及时混凝土干燥后会附着在手推车的内壁上,造成手推车的容积减少,影响手推车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运输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卸料不方便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混凝土运输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容置腔,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主体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贯穿所述主体并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容置腔的底面为导向面且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出料口平齐,所述导向面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所在的高度低于所述导向面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所在的高度,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可移动的刮板且所述刮板与所述容置腔的至少一个内壁抵接,所述主体上设有驱使所述刮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出料口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主体上还设有可转动的导向板及驱使所述导向板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使所述导向板在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切换;当所述导向板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导向板与所述主体的外侧壁贴合并覆盖所述出料口的开口处,此时所述导向板覆盖所述出料口的一面为第一面;当所述导向板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导向面平齐。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刮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竖板及连接两个所述竖板的横梁,两个所述竖板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相对的两个内壁一一对应抵接,所述主体上设有容纳部分所述横梁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刮板的移动方向一致。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及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伸入所述滑槽内且所述丝杆的轴向与所述刮板的移动方向一致,所述横梁上设有与所述丝杆相配合的螺纹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及所述第二滑槽分别位于所述刮板的相对两侧,所述横梁部分伸入所述第二滑槽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连通的定位槽,所述横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滚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还设有导流管及与所述导流管连通的接头,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导流管连通的出水口,部分所述出水口朝向所述竖板且另一部分所述出水口靠近所述导向面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设有可转动的转动轴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导向板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及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件输出端的主动轮,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导向板的一端设有从动轮且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还设有挡板,所述导向板处于第二工位时与所述挡板抵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外侧壁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向远离所述主体的方向延伸。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采用了设置在主体上的容置腔容纳混凝土并通过移动主体即可将混泥土移动至需要混凝土的场地,向容置腔中倾倒混凝土时导向板保持在第一工位,此时导向板覆盖主体上的出料口使混凝土能够保持在容置腔中,将主体移动至目标场地后启动第二驱动组件将导向板由第一工位切换至第二工位,此时混凝土沿容置腔内倾斜设置的导向面向出料口处移动,混凝土穿过出料口后沿导向板落向地面从而实现卸料,无需将主体倾斜较大角度即可将混凝土倒出,且卸料过程中第一驱动组件驱使刮板移动即可将附着在容置腔内壁的上的混凝土刮下,使内壁上的混凝土落到导向面上并沿导向面移动至容置腔外,其解决了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卸料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产生了便于混凝土装卸、省力的技术效果,并且能够减少混凝土在混凝土运输装置内残留。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混凝土运输装置中导向板处于第一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混凝土运输装置中导向板处于第一工位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混凝土运输装置中导向板处于第二工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混凝土运输装置中导向板处于第二工位时的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混凝土运输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混凝土运输装置另一剖面的剖视图;
[0022]图7为图6中A出的放大图。
[0023]上述附图中:1、主体;11、容置腔;12、出料口;13、导向面;14、凸出部;15、第一滑槽;16、第二滑槽;17、定位槽;18、出水口;19、导流管;2、行走轮;3、刮板;31、横梁;32、竖板;33、滚轮;4、第二驱动组件;41、第二驱动件;42、主动轮;43、转动轴;44、从动轮;45、皮带;5、导向板;51、第一面;6、第一驱动组件;61、第一驱动件;62、丝杆;63、第一齿轮;64、第二齿
轮;7、接头;8、挡板;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凝土运输装置,用于将混凝土从制备处运输到需要混凝土的场地。
[0026]请参照图1至图4,所述混凝土运输装置包括主体1及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底部的行走轮2,所述主体1具有容纳混凝土的容置腔11,所述主体1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贯穿所述主体1并与所述容置腔11连通的出料口12,且所述容置腔11的底面为与所述出料口12平齐的导向面13,所述导向面13靠近所述出料口12的一端所在的高度低于所述导向面13远离所述出料口12的一端所在的高度,以引导所述容置腔11内的混凝土向所述出料口12处移动进行卸料。
[0027]具体的,所述主体1上还设有可移动的刮板3及驱使所述刮板3靠近或远离所述出料口12的第一驱动组件6,所述刮板3与所述容置腔11的至少一个内壁抵接,所述刮板3在所述第一驱动件61的驱使下移动时可将附着在所述容置腔11内壁上的混凝土刮下,且刮下的混凝土会沿所述刮板3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运输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容置腔,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其中一个侧面设有贯穿所述主体并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容置腔的底面为导向面且所述导向面与所述出料口平齐,所述导向面靠近所述出料口的一端所在的高度低于所述导向面远离所述出料口的一端所在的高度,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可移动的刮板且所述刮板与所述容置腔的至少一个内壁抵接,所述主体上设有驱使所述刮板靠近或远离所述出料口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主体上还设有可转动的导向板及驱使所述导向板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使所述导向板在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切换;当所述导向板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导向板与所述主体的外侧壁贴合并覆盖所述出料口的开口处,此时所述导向板覆盖所述出料口的一面为第一面;当所述导向板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导向面平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竖板及连接两个所述竖板的横梁,两个所述竖板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相对的两个内壁一一对应抵接,所述主体上设有容纳部分所述横梁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刮板的移动方向一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及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伸入所述滑槽内且所述丝杆的轴向与所述刮板的移动方向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东俊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国通生华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