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通气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11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通气管结构,包括通气管、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底座、支座和上盖,所述支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座上开设有喇叭口,所述底座上下贯穿开始有通孔,所述通气管经所述通孔与所述喇叭口相连通,所述上盖的开口内设置有三抓卡扣,所述上盖经所述三抓卡扣与所述支座的喇叭口连接,所述上盖内侧壁密封设置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与所述三抓卡扣的交接处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槽与所述喇叭口经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气槽与通气管相连通,从而使通气槽变成常开式结构,常开式结构可以自适应调节箱体内压力,可靠性更高。可靠性更高。可靠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箱通气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变速箱技术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变速箱通气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通气孔是给变速器通气用的,变速箱长时间运行会发热,里面的油就会热胀,并使内部的压力变大,如果没有通气口的话,油就会冲坏油封导致漏油。另外通气孔除了平衡压力外还需要防水,防尘,避免导致变速器内部生锈、磨损加大,出现异响,损坏变速器。
[0003]现有的一般采用常闭式单向阀通气孔,当变速箱运行时压力通过通气管顶开管口的弹性阀体,平衡气压,常闭式单向阀只能在变速箱运行时起到平衡气压作用,因为有弹性阀体的结构,变速箱内为长时间持续一个正压来推动阀体,对于变速箱油封时间久了会存在漏油现象,有点在油液还会从通气孔漏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通气管结构,
[0006]包括通气管、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底座、支座和上盖,所述支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座上开设有喇叭口,所述底座上下贯穿开始有通孔,所述通气管经所述通孔与所述喇叭口相连通,所述上盖设置为下端开口上端闭合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上盖的开口内设置有三抓卡扣,所述上盖经所述三抓卡扣与所述支座的喇叭口连接,所述上盖内侧壁密封设置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与所述三抓卡扣的交接处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槽与所述喇叭口经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四爪卡扣、密封圈,所述第二连接端经所述四爪卡扣卡进变速箱孔内。
[0007]可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设置有钣金扣,所述钣金扣用以将所述通气管安装在变速箱的侧壁上。
[0008]可选的,所述密封圈设置为氟橡胶圈。
[0009]可选的,所述三抓卡扣与所述上盖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三抓卡扣固定焊接在所述上盖的开口内。
[0010]可选的,所述上盖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滑纹。
[0011]可选的,所述上盖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氟碳涂层。
[0012]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通气槽与通气管相连通,从而使通气槽变成常开式结构,常开式结构可以自适应调节箱体内压力,可靠性更高,相比于常闭式结构,结构更加简单并且成本低,且钣金扣的设置便于通气管自由安装在变速箱的任意位置,防水防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第一连接端结构剖视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

通气管,2

第一连接端,3

第二连接端,4

底座,5

支座,6

上盖,7

喇叭口,8

三抓卡扣,9

通气槽,10

四爪卡扣,11

密封圈,12

钣金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

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通气管结构,
[0020]包括通气管1、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端2、第二连接端3,所述通气管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3与所述通气管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2包括底座4、支座5和上盖6,所述支座5设置在所述底座4上,所述支座5上开设有喇叭口7,所述底座4上下贯穿开始有通孔,所述通气管1经所述通孔与所述喇叭口7相连通,所述上盖6设置为下端开口上端闭合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上盖6的开口内设置有三抓卡扣,所述上盖6经所述三抓卡扣与所述支座5的喇叭口7连接,所述上盖6内侧壁密封设置有通气槽9,所述通气槽9与所述三抓卡扣的交接处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槽9与所述喇叭口7经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3包括四爪卡扣10、密封圈11,所述第二连接端3经所述四爪卡扣10卡进变速箱孔内,
[0021]所述底座4的表面设置有钣金扣12,所述钣金扣12用以将所述通气管1安装在变速箱的侧壁上,钣金扣12的设置便于通气管1自由安装在变速箱的任意位置;
[0022]所述密封圈11设置为氟橡胶圈,氟橡胶圈具备耐腐蚀性质,大大提高密封圈11的实用寿命;
[0023]所述三抓卡扣与所述上盖6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三抓卡扣固定焊接在所述上盖6的开口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抓卡扣与所述上盖6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一体成型结构便于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
[0024]所述上盖6的外侧壁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便于增大操作人员的手部摩擦力,进而便于上盖6与支座5的安装;
[0025]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第二连接端3经四爪卡扣10卡进变速箱孔内,第一连接端2与通气管1经钣金扣12安装在变速箱的侧壁上,再将上盖6经三抓卡扣与支座5的喇叭口7连接,通过通气槽9与通气管1相连通,从而使通气槽9变成常开式结构,常开式结构可以自适应调节箱体内压力,可靠性更高,相比于常闭式结构,结构更加简单并且成本低,且钣金扣12的设置便于通气管1自由安装在变速箱的任意位置,防水防尘;
[0026]所述上盖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外表面设置有氟碳涂层,防护层对上盖6起到防护的效果,通过设置氟碳涂层,起到了耐磨和抗黏着的效果。
[00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通气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管、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底座、支座和上盖,所述支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座上开设有喇叭口,所述底座上下贯穿开始有通孔,所述通气管经所述通孔与所述喇叭口相连通,所述上盖设置为下端开口上端闭合的圆柱形结构,所述上盖的开口内设置有三抓卡扣,所述上盖经所述三抓卡扣与所述支座的喇叭口连接,所述上盖内侧壁密封设置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与所述三抓卡扣的交接处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槽与所述喇叭口经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四爪卡扣、密封圈,所述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代士青赵挺廖程亮樊华春张海冲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