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蠕变绝缘胶带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8650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耐蠕变绝缘胶带及制备方法,包括这样的步骤:将橡胶背衬层胶料压延得到橡胶背衬层大卷;将丁基自粘层胶料喂入挤出机,挤出在Gamma射线辐射交联的橡胶背衬层大卷上得到耐蠕变绝缘胶带,或者将丁基自粘层胶料挤出在橡胶背衬层大卷上再经过Gamma射线辐射交联得到耐蠕变绝缘胶带。由于橡胶背衬层胶料包含丁基橡胶及共轭二烯类橡胶,而共轭二烯类的聚合物如天然橡胶,SBR等在辐射下会产生交联,通过丁基橡胶、天然橡胶或SBR的复配可以获得交联程度可控的可辐射交联的混合物。辐射交联相对比与化学交联,不需要引入硫化剂等助剂,不会引入硫原子,氧原子、氮原子等杂原子,因而交联后的产品更纯净,耐热性更好。耐热性更好。耐热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蠕变绝缘胶带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耐蠕变绝缘胶带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融合防水绝缘胶带在电缆接头的绝缘保护中已获得广泛的应用,用户对绝缘胶带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在高温比如80℃恒定伸长下不能因为蠕变产生裂纹并逐步扩大开裂。目前现有技术虽然公开了一些绝缘胶带,但是均没有能够达到此要求的。比如CN110408349中涉及的一种绝缘胶带,自粘层和橡胶层主要为丁基橡胶、纳米陶瓷粉和凹凸棒土等组成;湖北舒氏实业在CN105111949A公开一种由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和有机硅胶作为基体的绝缘胶带,结构为单层。再比如谢宝明在CN103320038A中公开了一种高压绝缘胶带及其制造方法,其基膜层为PE,胶层为丁基橡胶、丁苯橡胶、天然橡胶等;科建高分子CN101921556A和CN113861876A中公开的绝缘胶带。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蠕变绝缘胶带及制备方法,根据该制备方法制备的耐蠕变绝缘胶带不会在80℃恒定伸长下因为蠕变而产生裂纹。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A1,将橡胶背衬层胶料压延得到橡胶背衬层大卷;步骤SA2,将橡胶背衬层大卷用钴

60辐射源进行辐射交联,得到Gamma射线辐射交联的橡胶背衬层大卷;步骤SA3,将丁基自粘层胶料喂入挤出机,挤出在Gamma射线辐射交联的橡胶背衬层大卷上得到耐蠕变绝缘胶带;其中,橡胶背衬层胶料包含丁基橡胶及共轭二烯类橡胶。
[0006]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A3中,将丁基自粘层胶料喂入挤出机,挤出在离型纸的下表面上及Gamma射线辐射交联的橡胶背衬层大卷的上表面上得到耐蠕变绝缘胶带。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外一种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B1,将橡胶背衬层胶料压延得到橡胶背衬层大卷;步骤SB2,将丁基自粘层胶料喂入挤出机,挤出在橡胶背衬层大卷上,得到复合半成品;步骤SB3,将复合半成品用钴

60辐射源进行辐射交联,得到耐蠕变绝缘胶带;其中,橡胶背衬层胶料包含共轭二烯类橡胶。
[0008]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B2,将丁基自粘层胶料喂入挤出机,挤出在离型纸的下表面上及橡胶背衬层大卷的上表面上,得到复合半成品。
[0009]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橡
胶背衬层胶料质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丁基橡胶:25

45份;共轭二烯类橡胶:10

20份;抗氧剂:0.2

1份;增粘树脂:2

8份;颜料:0.5

1.5份;填料3:10

30份;填料2:10

30份;硬脂酸:1

2份;偶联剂:0.5

1.0份。
[001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丁基自粘层胶料质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丁基橡胶:10

20份;共轭二烯类橡胶:3

10份;液体聚异丁烯:10

26份;填料:30

50份;填料:6

26份;颜料:0.5

1.5份;增粘树脂:5

15份。
[001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SA3及步骤SB3中,用钴

60辐射源进行辐射交联时,剂量率为100Gy/min,总剂量为50kGy~150kGy。
[0012]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共轭二烯类橡胶为天然橡胶5#、天然橡胶10#、天然橡胶20#、SBR无规共聚物或SBS嵌段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耐蠕变绝缘胶带,由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包括:贴合在一起的丁基自粘层及橡胶背衬层,丁基自粘层的厚度为0.5mm

1.0mm,橡胶背衬层的厚度为0.7mm

1.2mm。
[0014]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隔离层,其中,隔离层的厚度为0.05mm

0.2mm,与丁基自粘层贴合在一起。
[0015]专利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耐蠕变绝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虽然通常丁基橡胶在辐射下会产生断链,分子量降低,机械强度下降,本身并不适合于使用辐射交联技术;但由于橡胶背衬层胶料包含丁基橡胶及共轭二烯类橡胶,而共轭二烯类的聚合物如天然橡胶,SBR等在辐射下会产生交联。所以本专利技术通过丁基橡胶、天然橡胶或SBR的复配可以获得交联程度可控的可辐射交联的混合物。辐射交联相对比与化学交联,不需要引入硫化剂等助剂,不会引入硫原子,氧原子、氮原子等杂原子,因而交联后的产品更纯净,耐热性更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耐蠕变防水绝缘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压延工艺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分条工艺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复合工艺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辐照交联工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种耐蠕变绝缘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作具体阐述。
[0023]如无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原料均通过一般商业途径购买,所有未提及的测试标准是国标。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耐蠕变绝缘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5]如图1所示,耐蠕变绝缘胶带上至下依次包含贴合在一起的3层,分别为隔离层L1、
丁基自粘层L2、橡胶背衬层L3。第一层隔离层L1的厚度为0.05mm

0.2mm。第二层丁基自粘层L2的厚度为0.5mm

1.0mm,优选为0.6mm

0.8mm。第三层橡胶背衬层L3的厚度为0.7mm

1.2mm,优选为0.8mm

1.0mm。在实际实施中,宽度可以选择剪裁,第二层丁基自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A1,将橡胶背衬层胶料压延得到橡胶背衬层大卷;步骤SA2,将所述橡胶背衬层大卷用钴

60辐射源进行辐射交联,得到Gamma射线辐射交联的橡胶背衬层大卷;步骤SA3,将丁基自粘层胶料喂入挤出机,挤出在所述Gamma射线辐射交联的橡胶背衬层大卷上得到耐蠕变绝缘胶带;其中,所述橡胶背衬层胶料包含共轭二烯类橡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SA3中,将所述丁基自粘层胶料喂入所述挤出机,挤出在离型纸的下表面上及所述Gamma射线辐射交联的橡胶背衬层大卷的上表面上得到耐蠕变绝缘胶带。3.一种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B1,将橡胶背衬层胶料压延得到橡胶背衬层大卷;步骤SB2,将丁基自粘层胶料喂入挤出机,挤出在所述橡胶背衬层大卷上,得到复合半成品;步骤SB3,将所述复合半成品用钴

60辐射源进行辐射交联,得到耐蠕变绝缘胶带;其中,所述橡胶背衬层胶料包含丁基橡胶及共轭二烯类橡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SB2,将所述丁基自粘层胶料喂入所述挤出机,挤出在离型纸的下表面上及所述橡胶背衬层大卷的上表面上,得到所述复合半成品。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耐蠕变绝缘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橡胶背衬层胶料质量份数比,包括以下组分:丁基橡胶:25

45份;共轭二烯类橡胶:10

20份;抗氧剂:0.2

1份;增粘树脂:2

8份;颜料1:0.5

1.5份;填料3: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明选吴海涛秦安康陈烨
申请(专利权)人:科建高分子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