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片材及其在提供防水结构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87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离片材(1),其包括聚合物载体层(2)、第一粘合剂层(3)、第二粘合剂层(4)、以及任选的第一离型膜(5)和第二离型膜(6)。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隔离片材的方法,一种用于使基材防水的方法,一种防水的基材,以及所述隔离片材用于将屋面膜粘结到屋顶基材的用途。基材的用途。基材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隔离片材及其在提供防水结构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使用不透水隔膜来使地上和地下建筑物结构防水的领域。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面自粘分隔片材,其可用于提供防水的屋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领域中,通常称为膜的聚合物片材用于保护地下和地上建筑物,例如地下室、隧道以及平坦和低坡度屋顶,以防止水渗透。例如,施加膜以防止水通过裂缝进入,所述裂缝由于建筑物沉降、载荷变形或混凝土收缩而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用于平坦和低坡度屋顶结构的防水的屋面膜可以作为单层或多层膜体系提供。在单层体系中,使用由单层防水层组成的屋面膜覆盖屋顶基材,该防水层可以用增强层如纤维材料层增强。在多层体系中,使用由不同或类似材料的多个防水层组成的屋面膜。单层膜与多层膜相比具有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但它们对尖锐物体的刺穿所引起的机械损伤的抵抗力也较低。
[0003]通常用于防水和屋面膜的材料包括塑料,特别是热塑性塑料,例如增塑聚氯乙烯(p

PVC)、热塑性烯烃(TPE

O、TPO)和弹性体,例如乙烯

丙烯二烯单体(EPDM)橡胶。沥青材料也用于提供膜,因为它们提供良好的抗环境因素的性能,同时与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相比具有相对低的成本。沥青组合物通常用合成聚合物改性以提高低温下的耐UV辐射性、韧性和挠性。防水和屋面膜通常以卷的形式被运送到建筑工地,运输到安装地点,展开,并粘附在待防水的基材表面上。根据安装位置,其上粘附膜的基材可以由各种材料组成。基材可以是例如混凝土、金属或木材甲板,或者它可以包括绝缘板或盖板和/或已有的防水或屋面膜。
[0004]屋面膜必须牢固地固定到屋顶基材上,以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来抵抗由于风荷载而施加在其上的剪切力。根据用于将屋面膜紧固到屋顶基材的方式,屋顶系统通常分为两类。在机械附接的屋顶系统中,通过使用螺钉和/或带刺的板将屋面膜紧固到屋顶基材。机械紧固使得能够实现高强度结合,但是它仅在机械紧固件将膜固定到表面的位置处提供到屋顶基材的直接附接,这使得机械附接的膜易于颤动。在完全粘合的屋顶系统中,膜通常通过使用粘合剂组合物间接粘合到屋顶基材上。这些类型的系统具有优于机械粘附系统的优点,即屋面膜基本上在其整个表面上附着于屋顶基材的表面。因此,至少在原理上不需要增强层来改善膜的机械稳定性,因为不使用穿透膜片的机械紧固件来将膜附接到基材。
[0005]防水和屋面膜可以通过使用几种技术,例如通过接触粘结或通过使用自粘膜而附到各种基材上,以提供完全粘附的体系。在接触粘结中,首先用溶剂或水基接触粘合剂涂覆膜和基材表面,之后使膜与基材表面接触。在膜与基材接触之前,接触粘合剂的挥发性组分被“闪蒸”以提供部分干燥的粘合膜。接触粘结的主要缺点涉及与自粘膜相比安装过程缓慢、在溶剂基粘合剂的情况下显著排放挥发性化合物和在水基接触粘合剂的情况下在低温下的应用受限。
[0006]用于提供完全粘附的屋顶系统的自粘膜包含涂覆在膜表面上的粘合剂组合物的预施加层。通常,预施加的粘合剂层覆盖有离型膜以防止过早的不期望的粘附并保护粘合
剂层免受水分、污垢和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使用时,移除离型膜,并且在不使用额外粘合剂的情况下将膜固定到基材上。具有由离型膜覆盖的预施加的粘合剂层的自粘膜也称为“剥离粘性膜”。
[0007]增塑PVC和沥青膜通常用于提供完全粘附的绿色屋顶和暴露的混凝土屋顶系统。在这些类型的屋顶系统中,挥发性化合物从膜材料向粘合剂层的迁移可能导致粘合性质的劣化和膜从基材表面分层。因此,PVC和沥青基膜通常含有一个或多个阻挡层,以防止或至少延迟增塑剂和其它挥发性化合物从膜迁移到粘合剂层,或者相反。这种迁移屏障的存在增加了膜构造的复杂性,并因此增加了这种膜的生产成本。此外,使用聚合物膜更新老化的沥青基屋顶系统是有风险的,因为沥青材料中所含的挥发性组分倾向于迁移到新安装的膜,导致聚合物膜材料的降解。
[0008]因此,仍然需要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其能够使用简化的方法来提供新的绿色屋顶、暴露的混凝土屋顶和老化沥青屋顶系统的更新。
[0009]专利技术概述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离片材,其能够通过基于使用市售可得的屋面膜的简化方法来构建新的绿色屋顶、暴露的混凝土屋顶和翻新老化的沥青屋顶系统。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离片材,其能够提供具有降低的材料和安装成本的完全粘附的屋顶系统。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如权利要求1中所限定的分离片材。
[0013]令人惊讶地发现,双面自粘隔离片材能够提供完全粘附的绿色屋顶、暴露的混凝土屋顶和老化沥青屋顶系统的翻新,而不使用自粘屋面膜或接触粘合剂。因此,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隔离片材,可以降低完全粘附的屋顶系统和翻新的沥青屋顶系统的安装和材料成本。
[0014]本专利技术的隔离片材的一个优点是,可以使用没有防止挥发性化合物迁移的阻挡层的聚氯乙烯和沥青膜来提供完全粘附的屋顶系统。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在其它独立权利要求中给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面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0016]附图简要说明
[0017]图1示出了隔离片材(1)的横截面,其包含聚合物载体层(2)、第一粘合剂层(3)、第二粘合剂层(4)、以及第一离型膜(5)和第二离型膜(6)。
[0018]图2.1

图2.4示出了用于使基材防水的方法的示意图。
[0019]图3显示了防水结构的横截面,该防水结构包含基材(7)、隔离片材(1)和膜(8),其中膜(8)通过第一粘合剂层(3)与聚合物载体层(2)粘结,聚合物载体层(2)通过第二粘合剂层(4)与基材(7)粘结。
[0020]图4示出了用于测量双面粘合片材的保持力的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1至3中各层的厚度比例不是按真实比例的。例如,聚合物载体层(2)的厚度与第一粘合剂层(3)和第二粘合剂层(4)的厚度的比率实际上远高于图1至3中任一个所示的比率。
[0022]专利技术详述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隔离片材(1),其包含:
[0024]i)具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聚合物载体层(2),
[0025]ii)第一粘合剂层(3),其覆盖所述载体层(2)的第一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0026]iii)第二粘合剂层(4),其覆盖所述载体层(2)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0027]iv)任选的第一离型膜(5),其覆盖所述第一粘合剂层(3)的与所述载体层(2)的侧面相对的面向外的表面,和
[0028]v)任选的第二离型膜(6),其覆盖所述第二粘合剂层(4)的与所述载体层(2)的侧面相对的面向外的表面,其中
[0029]第一粘合剂层(3)由第一粘合剂组合物构成,第二粘合剂层(4)由不同于第一粘合剂组合物的第二粘合剂组合物构成。
[0030]以“聚(多)”开始的物质名称表示形式上每分子含有两个或更多个在它们的名称中出现的官能团的物质。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隔离片材(1),包含:i)具有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的聚合物载体层(2),ii)第一粘合剂层(3),其覆盖所述聚合物载体层(3)的第一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iii)第二粘合剂层(4),其覆盖所述聚合物载体层(2)的所述第二主表面的至少一部分,iv)任选的第一离型膜(5),其覆盖第一粘合剂层(3)的与聚合物载体层(3)的侧面相对的面向外的表面,和v)任选的第二离型膜(6),其覆盖所述第二粘合剂层(4)的与所述聚合物载体层(3)的侧面相对的面向外的表面,特征在于第一粘合剂层(3)由第一粘合剂组合物组成,第二粘合剂层(4)由不同于第一粘合剂组合物的第二粘合剂组合物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的隔离片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载体层(2)具有至少0.15mm、优选0.35

5.0mm的厚度和/或至少0.35m、优选0.55

5.0m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离片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载体层(2)由多孔泡沫材料组成,优选包含闭孔泡沫。4.根据权利要求3的隔离片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孔泡沫选自乙烯

乙酸乙烯酯泡沫、聚氨酯泡沫、乙烯丙烯二烯单体泡沫、聚烯烃泡沫、聚氯乙烯泡沫和增塑聚氯乙烯泡沫。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片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具有至少25μm、优选35

500μm的厚度,和/或所述第二粘合剂层具有至少45μm、优选55

1500μm的厚度。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片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组合物是耐增塑剂的压敏粘合剂。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片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组合物是丙烯酸类压敏粘合剂,优选地包含至少65wt%的至少一种丙烯酸类聚合物AP。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片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合剂组合物是热熔压敏粘合剂,优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益哲魏勤
申请(专利权)人:SIKA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