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珩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白僵菌孢子反应堆灭杀榛园害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750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孢子反应堆产生白僵菌灭杀榛园害虫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杀虫效果显著的方法。采用田间秸秆堆成立方体,接入白僵菌后大量生长繁殖形成孢子反应堆,通过孢子反应堆中分生孢子在田间扩散接触杀死榛园里的主要害虫榛实象。具体做法涉及斜面菌种活化、一级和二级菌种繁殖、单体反应堆及体系构建。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灭杀榛园害虫,具有材料来源广泛,作用的时间长,节约人力,杀虫效果好,绿色环保无污染,充分的响应了国家提出的生物妨害,以菌治虫的政策。以菌治虫的政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白僵菌孢子反应堆灭杀榛园害虫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孢子反应堆产生白僵菌灭杀榛园害虫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榛子有“坚果之王”的美誉,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以及经济价值。随着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榛子被确定为优选树种,因地制宜的发展榛子产业对于山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据统计,我国平欧杂交榛栽培面积达到120万亩,全国各地人工栽培面积有了迅猛的发展,榛子产业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榛子栽培过程中,榛实象甲和榛椿象等害虫可导致榛园大量减产甚至绝收。目前,国内较严重虫害面积约102万亩左右,通过施用化学农药控制虫害。然而,化学农药具有毒性,残留将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存在人体健康风险隐患。虫害导致榛子产量下降和化学农残引发食品安全问题两大痛点对榛子产业的发展造成巨大阻碍。研发有效控制榛园害虫的绿色安全生物菌剂,是同时解决以上问题的最好办法,目前国内外尚无榛子专性生物杀虫产品。在此背景下,一种规模化灭杀榛园害虫的技术应运而生,将成为榛园害虫生物防治的终极武器。解决虫害和农残问题的同时实现榛子保质提量,有利于我国榛子产业绿色环保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杀虫效果显著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采用田间桔梗堆成方块,接入白僵菌菌种形成孢子反应堆大量产生白僵菌分生孢子,通过提高榛园生物菌剂的密度,提高杀灭榛园里的害虫的效率,具体做法如下:(1)斜面菌种活化:白僵菌接种于PDA培养基,培养条件:温度25℃,黑暗培养3d后,选取生长势旺的菌种作为母种进行一级菌种袋接种;(2)一级菌种袋灌装灭菌:基质原料玉米、小麦粒(浸泡过夜后过水煮至过芯)、棉籽壳、玉米芯粉按25:25:30:20的比例装入菌种袋,加套环和透气盖后,高压蒸汽灭菌121℃,2

3h;(3)一级菌种菌种繁殖:将活化的斜面菌种接种至菌种袋,温度25℃,暗培养10

15d,待白僵菌菌丝长满整个菌种袋后作为一级菌种,进行菌种的扩大化培养;(4)二级菌种袋培养基的灌装灭菌同一级菌种;(5)二级菌种菌种繁殖:将培养后的一级菌种按1:50的比例接入二级菌种袋内,培养方法同一级菌种袋的培养:温度25℃,暗培养10

15d,待白僵菌菌丝长满整个菌种袋后作为二级菌种;(6)单体反应堆搭建:将秸秆(先用清水泡发至水饱和)和菌剂交叉进行堆叠。每层秸秆厚30cm,均匀铺洒一层二级菌种和清水,再重复堆叠秸秆和二级菌种,最后覆盖遮光网和塑料膜保湿,待孢子堆表面全部长满白色的分生孢子后去掉最外层的塑料膜;(7)反应堆体系构建:根据搭建榛园的面积、地形、气候、虫口密度以及榛树品种设计合适的反应堆,涉及参数:单体大小、数量、位置、菌剂施用量,基本标准:单体大小8

12m3,数量1堆/15亩,菌剂施用量30kg/堆;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灭杀榛园害虫,具有以下的优点:制作孢子反应堆所需要的材料来源广泛,可以就地取材;白僵菌反应堆形成的时间短,孢子反应堆作用的时间长;不需要人力或者机械进行辅助,利用大自然的风力进行传播,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杀虫效果好,有力的保障了榛子的产量;本技术绿色环保无污染,充分的响应了国家提出的生物妨害,以菌治虫的政策。
具体实施方式
[0004]本实例以东北某榛园为例,具体如下:(1)斜面菌种活化:白僵菌接种于PDA培养基,培养条件:温度25℃,黑暗培养3d后,选取生长势旺的菌种作为母种进行一级菌种袋接种;(2)一级菌种袋灌装灭菌:基质原料玉米、小麦粒(浸泡过夜后过水煮至过芯)、棉籽壳、玉米芯粉按25:25:30:20的比例装入菌种袋,加套环和透气盖后,高压蒸汽灭菌121℃,2

3h;(3)一级菌种菌种繁殖:将活化的斜面菌种接种至菌种袋,温度25℃,暗培养10

15d,待白僵菌菌丝长满整个菌种袋后作为一级菌种,进行菌种的扩大化培养;(4)二级菌种袋培养基的灌装灭菌同一级菌种;(5)二级菌种菌种繁殖:将培养后的一级菌种按1:50的比例接入二级菌种袋内,培养方法同一级菌种袋的培养:温度25℃,暗培养10

15d,待白僵菌菌丝长满整个菌种袋后作为二级菌种;(6)单体反应堆搭建:将秸秆(先用清水泡发至水饱和)和菌剂交叉进行堆叠。每层秸秆厚30cm,均匀铺洒一层二级菌种和清水,再重复堆叠秸秆和二级菌种,最后覆盖遮光网和塑料膜保湿,待孢子堆表面全部长满白色的分生孢子后去掉最外层的塑料膜;(7)反应堆体系构建:根据搭建榛园的面积、地形、气候、虫口密度以及榛树品种设计合适的反应堆,涉及参数:单体大小、数量、位置、菌剂施用量,基本标准:单体大小8

12m3,数量1堆/15亩,菌剂施用量30kg/堆;由此可见,利用孢子反应堆生产大量白僵菌灭杀榛园害虫的方法效果显著,成本低廉,制作简单,且环保又实用,所述的孢子反应堆技术同样适用于其他种类的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种类在农林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000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任何局部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白僵菌孢子反应堆灭杀榛园害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田间秸秆,接入白僵菌后大量生长繁殖形成孢子反应堆,通过孢子反应堆中分生孢子在田间扩散接触杀死榛园里的主要害虫榛实象甲,具体做法如下:(1)斜面菌种活化:白僵菌接种于PDA培养基,培养条件:温度25℃,黑暗培养3d后,选取生长势旺的菌种作为母种进行一级菌种袋接种;(2)一级菌种袋灌装灭菌:基质原料玉米、小麦粒(浸泡过夜后过水煮至过芯)、棉籽壳、玉米芯粉按25:25:30:20的比例装入菌种袋,加套环和透气盖后,高压蒸汽灭菌121℃,2

3h;(3)一级菌种菌种繁殖:将活化的斜面菌种接种至菌种袋,温度25℃,暗培养10

15d,待白僵菌菌丝长满整个菌种袋后作为一级菌种,进行菌种的扩大化培养;(4)二级菌种袋培养基的灌装灭菌同一级菌种;(5)二级菌种菌种繁殖:将培养后的一级菌种按1:50的比例接入二级菌种袋内,培养方法同一级菌种袋的培养:温度25℃,暗培养10

15d,待白僵菌菌丝长满整个菌种袋后作为二级菌种;(6)单体反应堆搭建:将秸秆(先用清水泡发至水饱和)和菌剂交叉进行堆叠,每层秸秆厚30cm,均匀铺洒一层二级菌种和清水,再重复堆叠秸秆和二级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珩刘剑锋程云清张兴政贺红利杨博王宁王亚茹胡献文毛琳萍
申请(专利权)人:魏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