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应用及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750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2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应用及组合物,具体为所述白囊耙齿菌PR2发酵后菌丝体的乙醇提取物在防治植物病毒病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公开了包含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与氨基寡糖素或褐藻寡糖中的一种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按照合理比例混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对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效果,防效高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而且所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与氨基寡糖素或褐藻寡糖配合施用后,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也具有显著地增效作用。方面也具有显著地增效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应用及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应用
,具体涉及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应用及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自然界中,很多植物都会受到病毒侵染而引起病毒病,由于病毒对寄主的绝对寄生性,因此病毒病常有“植物癌症”之称;植物感染病毒后可显著降低作物的产量、品质和货架寿命。由于病毒的变异速度非常快,所以新的病毒毒株不断出现,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2020年发布的数据,目前已知有大约 1300 种病毒,在我国每年由于病毒感染作物造成的损失高达200亿美元,植物病毒引起的损失已是世界人口生存的威胁之一。
[0003]目前,植物病毒病的防治主要是采用化学药物,它虽然对病毒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防控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问题。生物源抗病毒剂是一种新的生物农药,具有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不杀伤天敌、保护人畜安全等特点;并且具有用药量少、持效期长、成本低廉等优点,是实现产业化生物防治的关键。
[0004]专利CN106399132B《一株白囊耙齿菌及其应用》提供了一种白囊耙齿菌菌株(Irpex lacteus)PR2,该菌株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3190;并公开了所述菌株提取物在促进农作物生长或促进农作物增产中的应用,目前没有关于将白囊耙齿菌用于防治植物病毒病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应用及组合物。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在防治植物病毒病中的应用;所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为白囊耙齿菌PR2菌丝体的乙醇提取物。
[0007]优选地,所述植物病毒病为烟草植株PVX病毒病;所述烟草植株PVX病毒病的病原为马铃薯X病毒。
[0008]由于所述PR2提取物诱导的是非特异性抗性,所以理论上可以提高植物对多种病毒的抗性,包括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退绿病毒等。
[0009]所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制备包括发酵所述白囊耙齿菌PR2,将发酵液离心过滤,得菌丝体的步骤以及将菌丝体采用乙醇进行提取的步骤。
[0010]具体地,上述制备方法中,发酵采用的发酵培养基的原料组成为:马铃薯提取液1000ml、酵母膏1.0g、蛋白胨3.0g、葡萄糖15.0g、琼脂17.0g。
[0011]具体地,所述马铃薯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30分钟,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毫升。
[0012]具体地,上述制备方法中,发酵的条件为:接种量为5~15%(体积百分数)、发酵培养温度为20~30℃,培养4~6天。
[0013]具体地,上述制备方法中,采用乙醇进行提取的步骤为:将菌丝体干燥、粉碎,加入乙醇冷浸20~30h,然后超声提取0.5~1.5h;重复提取2~4次,合并滤液,即得。
[0014]具体地,所述乙醇提取的操作为:将菌丝体在50℃下干燥、粉碎,加入乙醇冷浸24小时,然后超声提取2h;重复提取2次,合并滤液。
[0015]所述乙醇的加入量为菌丝体(干燥后)重量的15~30%;每次提取加入乙醇的量相同。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述应用的组合物,包括上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与氨基寡糖素或褐藻寡糖中的任一种的组合。
[0017]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与氨基寡糖素的质量比为1:5~5:1。
[0018]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与氨基寡糖素的质量比为1:3~1:1。
[0019]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与褐藻寡糖的质量比为1:4~4:1。
[0020]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与褐藻寡糖的质量比为1:2~2:1。
[0021]优选地,所述组合物中白囊耙齿菌提取物的浓度为7.5mg/ml,氨基寡糖素和褐藻寡糖的质量百分含量均为90%。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在防治植物病毒病中的应用,所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对植物病毒病的防效远高于现有抗病毒制剂(氨基寡糖素和壳寡糖),提供了一种新的生物源抗病毒制剂,安全高效、对环境友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且所述提取物绝对用量少、成本低。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组合物,在将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与氨基寡糖素或褐藻寡糖配合施用后,可以显著提高对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效果,防效高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而且所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与氨基寡糖素或褐藻寡糖配合施用后,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也具有显著地增效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绝非仅限于此。以下所述为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描述本专利技术,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5]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制备:所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可以按照专利CN106399132B中公开的植物诱抗剂的制备方法制得,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发酵培养:将4℃下保存在试管斜面上的白囊耙齿菌PR2的菌种,接到PDA培养基上,25℃培养一周,琼脂挖块接种于装有50mLPDA培养液的250mL三角烧瓶,于25℃,180r/min下旋转摇床
上培养3天作为种子,以10%量接种入装有150mL发酵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同样条件下培养5天,终止发酵,得种子液。
[0026]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
[0027]发酵培养基配方:马铃薯提取液1.0L,酵母膏1.0g,蛋白胨3.0g,葡萄糖15.0g,琼脂17.0g。
[0028]马铃薯提取液的制备:取去皮马铃薯200克,切成小块,加水1000毫升煮沸30分钟,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毫升。
[0029]2.乙醇提取:将发酵液离心过滤,得菌丝体,将菌丝体在50℃下干燥、粉碎,加入乙醇冷浸24小时,然后超声提取2h;重复提取2次,合并滤液,即得。所述乙醇的加入量为菌丝体干燥后重量的20%;每次提取加入乙醇的量相同。
[0030]实施例1 室内烟草植株PVX病毒病的防治步骤一、烟草培养:取铺满营养土的育苗盘,底部加水浸透后,将烟草种子用镊子点于营养土表面,每穴盘点种四棵,四周支起后覆保鲜膜保湿,放于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应用,所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为白囊耙齿菌PR2菌丝体的乙醇提取物,其特征在于,用于防治烟草植株PVX病毒病和促进烟草植株生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囊耙齿菌PR2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将保藏的白囊耙齿菌PR2依次经培养活化、种子培养得种子液;将所述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得发酵液;然后将发酵液离心过滤得菌丝体;最后将所述菌丝体进行干燥、粉碎,使用乙醇冷浸后超声提取得所述白囊耙齿菌PR2菌丝体的乙醇提取物。3.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应用的组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英王胜王洪凤王庆彬朱常香石磊徐宇飞靳雨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