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触电结构的智能安全充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触电结构的智能安全充电站。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站常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固定在地面或墙壁上,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使用较为方便;
[0003]现有的充电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常规充电或者快速充电;
[0004]传统的充电站充电线容易发生缠绕,在充电使用时充电线过长容易导致缠绕,对充电造成一定的麻烦,防漏电性能差,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漏电,对使用者和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防触电结构的智能安全充电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防触电结构的智能安全充电站,可以将充电线进行收集缠绕防止线缆长期裸露在外,容易老化,同时漏电传感器会对充电接口进行检测,若发生漏电的现象会及时的通知工作人员,可以对机箱内进行散热,降低了安全隐患,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触电结构的智能安全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和充电机构(3);机箱(1):其下端设置有底座(4),机箱(1)上表面的四角均设置有支撑柱(7),机箱(1)的前端通过合页铰接有箱门(5);充电机构(3):其包括线缆(31)、电源线(32)、变电箱(33)、绕线轮(34)、电机(35)、漏电传感器(36)、充电接口(37)和绝缘胶套(38),所述变电箱(33)设置于机箱(1)内部后壁的下端,电源线(32)的左端穿过机箱(1)右端设置的进线口一与变电箱(33)右端设置的输入端电连接,绕线轮(3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机箱(1)右端的中部,电机(35)设置于机箱(1)内部的右壁,电机(35)输出轴的右端与绕线轮(34)轴承的左端固定连接,线缆(31)均匀的缠绕在绕线轮(34)中部的转轴上,线缆(31)的上端接口处设置有漏电传感器(36),漏电传感器(36)的上端设置有充电接口(37),绝缘胶套(38)设置于机箱(1)右端的进线口二处,线缆(31)的下端穿过绝缘胶套(38)与变电箱(33)右端设置的输出端电连接;其中:还包括单片机(2),所述单片机(2)设置于机箱(1)内部的底壁,单片机(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电机(35)的输入端与单片机(2)的输出端电连接,漏电传感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泽昌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