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模组用基板、发光模组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731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模组用基板、发光模组及灯具,其中发光模组用基板包括基材及加强件,基材设有导电连接端,加强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基材连接为一体,且加强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导电连接端中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固定。与导电连接端中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固定。与导电连接端中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模组用基板、发光模组及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模组用基板、发光模组及灯具。

技术介绍

[0002]如今LED柔性灯丝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白炽灯的地位和市场占有地位,这源于LED柔性灯丝灯更长的使用寿命、更低的功耗及更高的能耗转化率。鉴于LED柔性灯丝本身具有质地柔软脆弱、易于变形的特性,在生产灯具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使LED灯丝受到拉力或弯扭力,由此引起灯丝不良,此外在重力作用下,灯丝基材或者导电线路相对于导电连接端下坠,因而长时间使用灯具可能出现灯丝受到重力作用而导致不良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模组用基板,能够克服当前同类产品中,灯丝的整体线路容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受损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的发光模组用基板包括基材及加强件,基材设有导电连接端,加强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基材连接为一体,且加强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导电连接端中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固定。
[0005]加强件的设置限制了导电连接端与基材、基材本身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相互拉伸或弯扭的形变幅度,在确保发光模组用基板仍具有形变能力的前提下,加强件所产生的拉伸形变或弯扭形变的形变量即为当前导电连接端与基材之间的拉伸形变量或弯扭形变量,能够避免导电连接端与基材之间、基材本身产生大范围的拉伸形变或弯扭形变,由此从根源上消除了导电连接端与基材断开的隐患。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基材设有导电线路,发光模组用基板具有沿基材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重叠区段,加强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导电线路均沿基材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重叠区段。
[0007]如此设置,导电线路位于重叠区段内,含有导电线路的基材部分所能产生的拉伸形变或弯扭形变不超出加强件所产生的拉伸形变或弯扭形变,由此加强件限制了导电线路的形变幅度,可以防止发光模组用基板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发生导电线路意外断开的事故。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加强件沿基材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突出于基材中的至少一端,加强件中至少有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灯身的固定端。
[0009]如此设置,发光模组用基板能够通过加强件的固定端与灯身形成可靠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加强件包括贴合于基材的中部加强段,中部加强段沿基材的长度方向连续延伸并一体形成固定端,固定端至少突出于基材的一端。
[0011]如此设置,发光模组用基板通过固定端与灯身连接不会影响到基材上的导电线路,因而在通过固定端将发光模组用基板连接于灯身时,能够避免导电线路意外断开。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基材包括柔性基板,柔性基板设有导电线路,导电线路在
柔性基板的端部连接或者形成导电连接端。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连接端与基材分体成形并固定连接,加强件包括尾部加强段以及中部加强段,尾部加强段连接导电连接端与基材,中部加强段沿基材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基材连接为一体;导电连接端中的至少一部分与尾部加强段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固定。
[0014]如此设置,尾部加强段能够限制导电连接端与基材之间的形变幅度,中部加强段能够限制基材以及导电线路的形变幅度,导电连接端与尾部加强段能够相对静止并共同顺应基材形变,使得导电连接端从发光模组用基板中断开、以及基板本身断裂的几率进一步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基板上导电线路受损的几率。
[0015]引入中部加强段,发光模组用基板具有更好的抗弯扭强度,力学性能显著提升,能够克服当前同类产品中存在的极易受损的缺陷,显著降低了发光模组用基板以及基板上的导电线路损坏的概率。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发光模组用基板包括加强区段,尾部加强段与中部加强段均连续地延伸并通过加强区段。
[0017]如此设置,相较于已有的类似产品,发光模组用基板受力后原本由导电连接端和导电线路承担的应力和应变被尾部加强段和中部加强段分担,且因为尾部加强段与中部加强段的抗拉强度更高,故二者都具有显著的,牵制发光模组用基板过度张拉的作用,在加强区段内,无论是基板材料本身,或是基板上的导电线路都不会产生集中应力或出现局部应变过大。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连接端至少包括设于基材同一端的第一触片及第二触片,尾部加强段至少包括连接第一触片与基材的第二加强段、连接第二触片与基材的第三加强段;在加强区段内,中部加强段择一连接第二加强段或第三加强段。
[0019]如此设置,既可以提高中部加强段与尾部加强段的相互关联性,使得尾部加强段受力后能够将力和形变传递给中部加强段,消除基材与导电连接端之间、导电线路、基材本身极易受损的弊端,提高发光模组用基板的产品可靠性,还可以避免因中部加强段同时连接第二加强段及第三加强段引发产品短路。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连接端至少包括设于基材同一端的第一触片及第二触片,尾部加强段至少包括连接第一触片与基材的第二加强段、连接第二触片与基材的第三加强段;在加强区段内:
[0021]第二加强段位于中部加强段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中部加强段与第二加强段间距设置且并排延伸;及/或,
[0022]第三加强段位于中部加强段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中部加强段与第二加强段间距设置且并排延伸。
[0023]如此设置,同样可以提高中部加强段与尾部加强段的相互关联性,使得尾部加强段受力后能够同步使中部加强段受力并产生形变,消除基材与导电连接端之间、导电线路、基材本身极易受损的弊端。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连接端还包括第三触片,第三触片设于基材上远离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的端部,加强件与第三触片固定连接。
[0025]如此设置,两端均设有导电触片的发光模组用基板的承重能力更强,不容易引起
第三触片与导电线路之间断路,因而允许发光模组用基板以悬吊状态安装连接在灯具中。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连接端包括多个触片,基材的两端各至少设有一个触片。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中部加强段设于基材的侧面并沿基材的长度方向延伸,中部加强段的宽度尺寸小于基材的宽度尺寸,且中部加强段在宽度方向上的两边不超出基材在宽度方向上的两边。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中部加强段包括多个沿基材的长度方向并排延伸的加强分支。
[002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光模组,包括发光芯片及上述发光模组用基板;发光模组用基板还包括设于基材的导电线路,发光芯片固定连接于导电线路并沿基材的长度方向布设于基材的侧部。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基材为透光件;及/或,发光模组还包括设于基材的荧光层;及/或,导电线路与加强件位于基材的异侧,发光芯片与导电线路位于基材的同侧。
[0031]如此设置,基材也可以导光和扩大发光面积,设置荧光层可以根据需求改变发光芯片所发出的初始颜色,导电线路不容易与加强件接触,消除了导电线路和发光芯片被短路的隐患。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模组用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10)及加强件(30),所述基材(10)设有导电连接端(40),所述加强件(30)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材(10)连接为一体,且所述加强件(30)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导电连接端(40)中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组用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10)设有导电线路(20),所述发光模组用基板具有沿所述基材(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重叠区段,所述加强件(30)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导电线路(20)均沿所述基材(10)的长度方向延伸通过所述重叠区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组用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0)沿所述基材(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突出于所述基材(10)中的至少一端,所述加强件(30)中至少有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灯身的固定端(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模组用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30)包括贴合于所述基材(10)的中部加强段(31),所述中部加强段(31)沿所述基材的长度方向连续延伸并一体形成所述固定端(34),所述固定端(34)至少突出于所述基材(10)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组用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10)包括柔性基板,所述柔性基板上设有导电线路(20),所述导电线路(20)在所述柔性基板的端部连接所述导电连接端(4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模组用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端(40)与所述基材(10)分体成形并固定连接,所述加强件(30)包括尾部加强段(32)以及中部加强段(31),其中:所述尾部加强段(32)连接所述导电连接端(40)与所述基材(10),所述中部加强段(31)沿所述基材(1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基材(10)连接为一体;所述导电连接端(40)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尾部加强段(32)的至少一部分相对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模组用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模组用基板包括加强区段,所述尾部加强段(32)与所述中部加强段(31)均连续地延伸并通过所述加强区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模组用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端(40)至少包括设于所述基材(10)同一端的第一触片(41)及第二触片(42),所述尾部加强段(32)至少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触片(41)与所述基材(10)的第二加强段(321)、连接所述第二触片(42)与所述基材(10)的第三加强段(322);在所述加强区段内,所述中部加强段(31)择一连接所述第二加强段(321)或所述第三加强段(322)。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模组用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端(40)至少包括设于所述基材(10)同一端的第一触片(41)及第二触片(42),所述尾部加强段(32)至少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触片(41)与所述基材(10)的第二加强段(321)、连接所述第二触片(42)与所述基材(10)的第三加强段(322);在所述加强区段内:所述第二加强段(321)位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钱军郑昭章马玲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杭科光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