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伯特专利>正文

电联接装置和车载压缩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690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2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联接装置和车载压缩机。电联接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电路板上具有从所述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的开孔,在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侧处所述开孔周围具有电连接处;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侧,并且所述螺栓的螺柱部分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侧穿过所述电路板的开孔并延伸出所述电路板的第一侧;以及衬套,所述衬套抵靠电路板的第一侧并且所述衬套的内圈与延伸出所述电路板第一侧的所述螺栓的螺柱部分接合,并且所述衬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连接处接触并导电连接,所述衬套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另一导电体导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联接装置通过衬套来传导大电流负载并具有稳定的连接结构以应对振动和温度循环。有稳定的连接结构以应对振动和温度循环。有稳定的连接结构以应对振动和温度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联接装置和车载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联接装置,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用于承载大电流的电联接装置和包括其的车载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现有的电子装置,电子部件通过表面贴装(SMD),焊接或压配技术连接至印刷电路板。但对于高功率的车载压缩机而言,大功率输入/输出部件通过上述方式组装存在失效风险,这是因为大电流负载引起的发热,温差和所处安装环境的高温,振动等原因。无论是大的电流负载、振动冲击还是温差导致的热胀冷缩均可能损坏电路板上的连接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0004]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联接装置,包括:
[0005]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电路板上具有从所述第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二侧的开孔,在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侧处所述开孔周围具有电连接处;
[0006]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侧,并且所述螺栓的螺柱部分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侧穿过所述电路板的开孔并延伸出所述电路板的第一侧;以及
[0007]衬套,所述衬套抵靠电路板的第一侧并且所述衬套的内圈与延伸出所述电路板第一侧的所述螺栓的螺柱部分接合,并且所述衬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连接处接触并导电连接,所述衬套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与另一导电体导电连接。
[0008]可选地,在所述的电联接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处构造成围绕所述开孔的环形电连接带。
[0009]可选地,在所述的电联接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螺栓的螺柱部分螺纹连接至所述衬套的第一端。
[0010]可选地,在所述的电联接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另一导电体具有通孔并通过穿过所述通孔螺纹连接至所述衬套的第二端的另一螺栓来固定并电连接至所述衬套。
[0011]可选地,在所述的电联接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为平螺栓头并具有小于2mm的厚度。
[0012]可选地,在所述的电联接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衬套的外圈具有至少一个平面部。
[0013]可选地,在所述的电联接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螺栓的螺柱部分与所述衬套螺纹连接区段的长度大于3mm,所述衬套的总长度小于等于12mm。
[0014]可选地,在所述的电联接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衬套由铜或铜合金制成。
[0015]可选地,在所述的电联接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螺栓由铁或钢制成,并经镀锌、镍、锡等处理。
[0016]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压缩机,所述车载压缩机的电子控制单元包括根据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电联接装置。
[001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联接装置通过衬套来传导大电流负载并具有稳定的连接结构以应对振动和温度循环。
附图说明
[0018]参照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
[0019]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电联接装置的截面图;
[0020]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联接装置的螺栓;以及
[0021]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电联接装置的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考图1至图3来介绍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联接装置。电联接装置包括:电路板1,电路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电路板1具有从第一侧11延伸至第二侧12的开孔13。尽管图中仅示出一个开孔13和相对应的连接结构,但实际上在电路板1上可包括多个这样的开孔13和与之对应的连接结构。在电路板1的第一侧11开孔13周围具有电连接处14。螺栓22从线路板1的第二侧穿过开孔13,具体而言,螺栓22的螺栓头21抵靠电路板的第二侧12,并且螺栓的螺柱部分22从电路板1的第二侧12穿过电路板的开孔13并延伸出电路板的第一侧11并由衬套3接收。衬套3抵靠电路板的第一侧11并且衬套3的内圈33与延伸出电路板第一侧11的螺栓的螺柱部分22接合,并且衬套3的第一端31与电连接处14接触并导电连接,衬套3的与第一端31相对的第二端32与另一导电体5导电连接。通过该布置,线路板通过衬套3来与输入或输出单元电联接,衬套3与线路板1稳定连接,以应对任何振动或热循环,并且衬套3具有较大的截流面积,由此可承受大的电流且更易于散热。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处14可为开孔13外周的一个或多个连接点或一段或多段圆弧,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处14可为围绕开孔13的环形电连接带。在其他实施例中,电连接处14可具有其他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栓的螺柱部分22螺纹连接至衬套3的第一端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另一导电体5为电源输入或输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另一导电体5具有通孔51并通过穿过通孔51并螺纹连接至所述衬套3的第二端32的另一螺栓4来固定并电连接至衬套3,由此通过衬套3来将另一导电体5电连接至电路板1。在一些实施例中,另一导电体5可通过其他方式连接至衬套3的第二端32,例如衬套的第二端可具有其他连接特征或者另一导电体5可通过焊接连接至衬套3的第二端32。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栓22的螺栓头21可为如图所示的平螺栓头,即螺栓头21具有基本相同的厚度,以使得其在线路板1的第二侧12处具有最小的厚度,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栓22的螺栓头21具有小于2mm的厚度,由此使得根据本技术的连接结构不会在线路板的第二侧占据过大空间。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栓22的螺栓头21具有用于拧紧的特征,例如一字或者十字槽23。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3的外圈34具有至少一个平面部341,由此便于在拧紧螺栓22时衬套3 利用夹具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3的外圈34可为外六角形或具有外六角形的区段。螺栓22拧紧扭矩需设置成保证衬套3与线路板的电连接处14在车辆震动时保持接触,并且需要保证不破坏线路板。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栓的螺柱部分22与衬套3螺纹连接区段的长度h1大于3mm,由
此保证两者的连接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3的总长度小于等于12mm,由此便于衬套第二端处的另一螺栓4的安装而并不占用过多高度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3可由铜或铜合金制成,例如CUSN0.15。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栓2由铁或钢制成,并经可镀锌、镍、锡等处理。
[0024]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载压缩机,其中车载压缩机的电子控制单元包括根据各个实施例的电联接装置。
[002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电联接装置通过衬套来传导大电流负载并具有稳定的连接结构以应对振动和温度循环。
[0026]本申请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申请的原理,其中清楚地示出或描述了各个部件而使本技术的原理更容易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或变化。故应当理解的是,这些修改或者变化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1),所述电路板(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1)和第二侧(12),所述电路板(1)上具有从所述第一侧(11)延伸至所述第二侧(12)的开孔(13),在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侧处所述开孔(13)周围具有电连接处(14);螺栓(2),所述螺栓的螺栓头(21)抵靠所述电路板的第二侧(12),并且所述螺栓的螺柱部分(22)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二侧穿过所述电路板的开孔(13)并延伸出所述电路板的第一侧;以及衬套(3),所述衬套(3)抵靠电路板的第一侧(11)并且所述衬套(3)的内圈(33)与延伸出所述电路板第一侧的所述螺栓的螺柱部分(22)接合,并且所述衬套的第一端(31)与所述电连接处(14)接触并导电连接,所述衬套(3)的与所述第一端(31)相对的第二端(32)与另一导电体(5)导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处(14)构造成围绕所述开孔(13)的环形电连接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的螺柱部分(22)螺纹连接至所述衬套的第一端(31)。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宋恒鑫沈于蓝李惠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