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75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包括镜框、镜腿和扬声器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前音腔中的声波从第一出音孔传出,且第一出音孔靠近佩戴者耳孔,从而使得佩戴者能有效获得声波,来保证获取到声音的清晰,而同时,后音腔中的声波能从第二出音孔和第三出音孔传出,使得从第一出音孔传出后的声波在扩散时,能与从第二出音孔和第三出音孔传出的声波之间通过声偶极子原理达成一定的抵消,以此有效减少扩散开的声波,即能有效减少传播到其他地方的声音。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扬声器模组功率不变,能保证佩戴者接收到的声音清晰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声音泄漏,降低个人信息泄漏的概率。信息泄漏的概率。信息泄漏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AR眼镜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元宇宙是一种新兴概念,元宇宙一种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和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而其中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眼镜是能作为元宇宙的感官体验的一个重要接口。
[0003]对于用户听觉的满足是AR眼镜所希望达到的一个效果,因此现在常见的AR眼镜内多会配置有扬声器。但是,现在的大部分AR眼镜在声音播放方面往往忽略了隐私性,其播放的声音的泄漏问题严重,存在较大的个人信息泄漏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者多个。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镜腿和扬声器模组,所述镜框和镜腿相铰接,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和扬声器单体,镜腿的底侧设有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所述镜腿的顶侧设有第三出音孔,所述第二出音孔和第三出音孔到佩戴者耳孔的距离均大于所述第一出音孔到佩戴者耳孔的距离,所述第一出音孔到第二出音孔的距离不小于10mm,所述第三出音孔设于第一出音孔正上方,所述壳体嵌装于镜腿内,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支架,所述扬声器单体设于支架上,所述扬声器单体和支架将壳体的空腔分隔为相互不连通的前音腔和后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泄音孔、第二泄音孔和第三泄音孔,所述第一泄音孔和前音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泄音腔和第三泄音腔均和后音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音孔和第一泄音孔的形状和面积相同,并叠于第一泄音孔上,所述第二出音孔和第二泄音孔的形状和面积相同,并叠于第二泄音孔上,所述第三出音孔和第三泄音孔的形状和面积相同,并叠于第三泄音孔上。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第一出音孔和第一泄音孔的形状和面积的相同并相叠能保证从前音腔传出的声波不发生较大的改变,第二出音孔和第二泄音孔的形状和面积的相同并相叠和第三出音孔和第三泄音孔的形状和面积的相同并相叠能保证从后音腔传出的声波不发生较大的改变,从而前音腔中的声波从第一出音孔传出,且第一出音孔靠近佩戴者耳孔,从而使得佩戴者能有效获得声波,来保证获取到声音的清晰,而同时,后音腔中的声波能从第二出音孔和第三出音孔传出,使得从第一出音孔传出后的声波在扩散时,能与从第二出音孔和第三出音孔传出的声波之间通过声偶极子原理达成一定的抵消,以此有效减少扩散开的声波,即能有效减少传播到其他地方的声音。由此,本技术在扬声器模组功率不变,能保证佩戴者接收到的声音清晰的前提下,能有效减少声音
泄漏,降低个人信息泄漏的概率。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扬声器单体设有振膜和磁钢,所述振膜设于前音腔内,所述磁钢设于后音腔内。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音腔的容积为0.12cm3~0.32cm3。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音腔的容积与所述后音腔的容积的比例为0.1~1。经大量实验和测试,该设置下后音腔所传出的声波和前音腔所传出的声波的抵消效果好,来有效减少扩散到周围的声波。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腿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壳体的顶侧、底侧、左侧和右侧分别和容置腔的顶侧、底侧、左侧和右侧相贴。由此,能有效保证第一出音孔和第一泄音孔的充分相叠、第二出音孔和第二泄音孔的充分相叠和第三出音孔和第三泄音孔的充分相叠,减少声波从某一泄音孔传到某一出音孔发生的改变或者泄露。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音孔的面积和第二出音孔的面积的比例为1~2.5。经大量实验和测试,该设置下第一出音孔所传出的声波和第二出音孔所传出的声波的抵消效果好,来有效减少扩散到周围的声波。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音孔的面积和第三出音孔的面积的比例为0.8~1.5。经大量实验和测试,该设置下第一出音孔所传出的声波和第三出音孔所传出的声波的抵消效果好,来有效减少扩散到周围的声波。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音孔到佩戴者耳孔的距离不大于5mm。以此,能有效保证第一出音孔传出的声波能有效到达佩戴者耳孔处,以减少其声波被抵消的概率,以保证传到佩戴者耳孔处的声音清晰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的爆炸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于第一出音孔处的剖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于第二出音孔处的剖视图。
[0019]图中:1.镜框、2.镜腿、3.扬声器模组、21.第一出音孔、22.第二出音孔、23.第三出音孔、20.容置腔、31.壳体、32.扬声器单体、33.支架、311.第一泄音孔、312.第二泄音孔、313.第三泄音孔、310.前音腔和320.后音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述中涉及到的第一出音孔的面积指第一出音孔上平行于第一出音孔的顶面的各个平面的截面面积,且第一出音孔的各个截面面积相同;第二出音孔的面积指第二出音
孔上平行于第二出音孔的顶面的各个平面的截面的面积,且第二出音孔的各个截面面积相同;第三出音孔的面积指第三出音孔上平行于第三出音孔的顶面的各个平面的截面面积,且第三出音孔的各个截面面积相同。
[0021]第一泄音孔的面积指第一泄音孔上平行于第一泄音孔的顶面的各个平面的截面面积,且第一泄音孔的各个截面面积相同;第二泄音孔的面积指第二泄音孔上平行于第二泄音孔的顶面的各个平面的截面的面积,且第二泄音孔的各个截面面积相同;第三泄音孔的面积指第三泄音孔上平行于第三泄音孔的顶面的各个平面的截面面积,且第三泄音孔的各个截面面积相同。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参考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的一种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包括镜框1、镜腿2和扬声器模组3。
[0024]镜框1和镜腿2通过转轴装置相铰接,使得镜腿2能于镜框1上折叠或者展开。
[0025]镜腿2的底侧,即在佩戴时镜腿2用于架于耳朵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出音孔21和第二出音孔22,即第一出音孔21和第二出音孔22处于同一平面上,镜腿2的顶侧,即与镜腿2底侧相反的一侧上设有第三出音孔23,第一出音孔21能作为定向出音孔。
[0026]第一出音孔21到佩戴者耳孔的距离不大于5mm,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音孔21到佩戴者耳孔的距离优选为5m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框、镜腿和扬声器模组,所述镜框和镜腿相铰接,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和扬声器单体,镜腿的底侧设有第一出音孔和第二出音孔,所述镜腿的顶侧设有第三出音孔,所述第二出音孔和第三出音孔到佩戴者耳孔的距离均大于所述第一出音孔到佩戴者耳孔的距离,所述第一出音孔到第二出音孔的距离不小于10mm,所述第三出音孔设于第一出音孔正上方,所述壳体嵌装于镜腿内,所述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支架,所述扬声器单体设于支架上,所述扬声器单体和支架将壳体的空腔分隔为相互不连通的前音腔和后音腔,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泄音孔、第二泄音孔和第三泄音孔,所述第一泄音孔和前音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泄音腔和第三泄音腔均和后音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出音孔和第一泄音孔的形状和面积相同,并叠于第一泄音孔上,所述第二出音孔和第二泄音孔的形状和面积相同,并叠于第二泄音孔上,所述第三出音孔和第三泄音孔的形状和面积相同,并叠于第三泄音孔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AR眼镜声音泄漏的音腔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斌邓鸿滨王之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