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空间作业的新式加油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527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小空间作业的新式加油漏斗。包括漏斗主体、支撑架、调节杆、第一紧固圈、延伸管、第二紧固圈和连接管;所述漏斗主体整体为中空“倒锥型”结构,所述漏斗主体的偏上端外侧壁包绕有施力旋转盘,所述施力旋转盘整体为环形结构,所述施力旋转盘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漏斗主体的小口径侧下端设计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过渡管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过渡管的下端设计有第一适配螺纹管,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的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有延伸管,将漏斗主体引至小空间外侧,将小空间作业转换成了大空间作业,操作难度大大降低,实用性大大增强。强。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小空间作业的新式加油漏斗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小空间作业的新式加油漏斗。

技术介绍

[0002]工业领域中,尤其是炼油、化工的装置区内,中小型轴瓦式高压电机的应用非常普遍。这种类型的高压电机仍然采用在机身后侧设置冷却风扇的方式来给电机降温。通过封闭的管束状风道将热量带出,风道一般设计在机身正上方,这样电机的非轴伸端油箱就夹在了冷却风扇外罩与后机身之间,空间狭小。当需要更滑非轴伸端润滑油时,具体操作时,一般有两种方式。其一,操作人员需要把手臂探入内部将加油孔打开,擦拭干净周围,用小口径的小油壶往加油孔处倒油,操作人员手持小油壶将手臂探入内部加油,过程中润滑油难免溢出,造成环境污染、增加擦拭操作,甚至将外侧的杂质带入油箱内部,可能对轴瓦造成一定的伤害,另外油箱加注足量需要重复加注多次才可完成,工作效率较低。其二,利用常规的漏斗加油,将漏斗直接放置在加油孔处,用提油机直接往漏斗内加注,操作时作业人员仍然需要手持加油管将手臂探入内部,若提油过快,漏斗内油流速不及,在小空间内油会在漏斗溢出,操作人员不好把控,另外观察油镜发现加注已足量,漏斗内仍有余油时,操作人员无法及时截止,继续流入油箱,可能造成加油超量,此时操作人员需要将多余的由放出,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展示了一种适用于小空间作业的新式加油漏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现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适用于小空间作业的新式加油漏斗,包括漏斗主体、支撑架、调节杆、第一紧固圈、延伸管、第二紧固圈和连接管;
[0006]所述漏斗主体整体为中空“倒锥型”结构,所述漏斗主体的偏上端外侧壁包绕有施力旋转盘,所述施力旋转盘整体为环形结构,所述施力旋转盘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漏斗主体的小口径侧下端设计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过渡管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过渡管的下端设计有第一适配螺纹管,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的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的下端设计有第二适配螺纹管,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的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的下端设计有第三适配螺纹管,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的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的下端设计有第一主密接圈,所述第一主密接圈整体为中空扁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主密接圈与
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过渡管、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及所述第一主密接圈上下同心且内径相同;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的外径,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的外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设计在所述漏斗主体的上端内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为长圆柱体结构,所述支撑架的中心位置设计有支撑圆盘,所述支撑圆盘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支撑圆盘的内侧设计有内丝螺纹,所述支撑圆盘与所述支撑架自成一体,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调节杆整体为“T型”结构,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中心位置设计有施力头,所述施力头整体为扁圆柱体结构,所述施力头与所述调节杆自成一体;所述施力头的下端的所述调节杆的主体部位设计有调节螺纹杆,所述调节螺纹杆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调节杆的最下端设计有橡胶堵头,所述橡胶堵头整体为“倒梯形”结构,所述橡胶堵头与所述调节杆自成一体;所述调节螺纹杆可与所述支撑圆盘螺纹连接;所述橡胶堵头的最下端面直径与所述过渡管的内径相匹配。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紧固圈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紧固圈内侧设计有内丝螺纹,所述第一紧固圈的一侧端面处设计有第一紧固圈挡板,所述第一紧固圈挡板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紧固圈挡板与所述第一紧固圈自成一体;所述延伸管整体为“L状”中空结构,所述“L状”结构的短边顶端设计有第一副密接圈,所述第一副密接圈整体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副密接圈与所述延伸管自成一体;所述“L状”结构的长边前端设计有延伸管连接头,所述延伸管连接头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延伸管连接头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延伸管连接头与所述延伸管自成一体;所述延伸管连接头的前端设计有第二主密接圈,所述第二主密接圈整体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二主密接圈与所述延伸管自成一体;所述第二紧固圈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紧固圈内侧设计有内丝螺纹,所述第二紧固圈的一侧端面处设计有第二紧固圈挡板,所述第二紧固圈挡板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二紧固圈挡板与所述第二紧固圈自成一体;所述连接管整体为“倒L状”中空结构,所述“倒L状”结构的短边顶端设计有第二副密接圈,所述第二副密接圈整体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二副密接圈与所述连接管自成一体;所述“倒L状”结构的长边前端设计有第一连接螺纹管,所述第一连接螺纹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连接螺纹管的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第一连接螺纹管与所述连接管自成一体;所述第一连接螺纹管的下端设计有第二连接螺纹管,所述第二连接螺纹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连接螺纹管的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第二连接螺纹管与所述连接管自成一体;所述第二连接螺纹管的下端设计有第三连接螺纹管,所述第三连接螺纹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三连接螺纹管的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第三连接螺纹管与所述连接管自成一体;所述第三连接螺纹管的下端设计有第四连接螺纹管,所述第四连接螺纹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四连接螺纹管的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第四连接螺纹管与所述连接管自成一体;所述第一主密接圈与所述第二主密接圈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副密接圈与所述第二副密接圈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紧固圈与所述第二紧固圈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紧固圈可套入所述延伸管,使所述第一副密接圈在所述第一紧固圈挡板的作用下而不脱出;所述第二紧固圈可套入所述连接管,使所述第二副密接圈在所述第二紧固圈挡板的作用下而不脱出;所述第一主密接圈与所述第一副密接圈相匹配后,所述第一紧固圈与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螺纹
连接;所述第二主密接圈与所述第二副密接圈相匹配后,所述第二紧固圈与所述延伸管连接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螺纹管、所述第二连接螺纹管、所述第三连接螺纹管、所述第四连接螺纹管上下同心且内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螺纹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管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螺纹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连接螺纹管的外径,所述第三连接螺纹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四连接螺纹管的外径。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设计有延伸管,将漏斗主体引至小空间外侧,将小空间作业转换成了大空间作业,操作难度大大降低,实用性大大增强。
[0011]本技术设计有调节杆,通过与过渡管的配合,不仅可以控制润滑油的流速,而且可以及时截停,避免了多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小空间作业的新式加油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主体、支撑架、调节杆、第一紧固圈、延伸管、第二紧固圈和连接管;所述漏斗主体整体为中空“倒锥型”结构,所述漏斗主体的偏上端外侧壁包绕有施力旋转盘,所述施力旋转盘整体为环形结构,所述施力旋转盘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漏斗主体的小口径侧下端设计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过渡管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过渡管的下端设计有第一适配螺纹管,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的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的下端设计有第二适配螺纹管,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的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的下端设计有第三适配螺纹管,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的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的下端设计有第一主密接圈,所述第一主密接圈整体为中空扁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主密接圈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过渡管、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及所述第一主密接圈上下同心且内径相同;所述第一适配螺纹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的外径,所述第二适配螺纹管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适配螺纹管的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小空间作业的新式加油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设计在所述漏斗主体的上端内部,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为长圆柱体结构,所述支撑架的中心位置设计有支撑圆盘,所述支撑圆盘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支撑圆盘的内侧设计有内丝螺纹,所述支撑圆盘与所述支撑架自成一体,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漏斗主体自成一体;所述调节杆整体为“T型”结构,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中心位置设计有施力头,所述施力头整体为扁圆柱体结构,所述施力头与所述调节杆自成一体;所述施力头的下端的所述调节杆的主体部位设计有调节螺纹杆,所述调节螺纹杆外侧设计有外丝螺纹;所述调节杆的最下端设计有橡胶堵头,所述橡胶堵头整体为“倒梯形”结构,所述橡胶堵头与所述调节杆自成一体;所述调节螺纹杆可与所述支撑圆盘螺纹连接;所述橡胶堵头的最下端面直径与所述过渡管的内径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小空间作业的新式加油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圈整体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紧固圈内侧设计有内丝螺纹,所述第一紧固圈的一侧端面处设计有第一紧固圈挡板,所述第一紧固圈挡板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第一紧固圈挡板与所述第一紧固圈自成一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军王萌石涛郭玉华薄育民董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